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中国梦强军梦的青春映象(雷从俊)

——战士作者宋启系列作品的主题表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4日10:47 来源:解放军报 雷从俊

  “战士作家”,虽然不是作家的主体,但出自战士之手的作品却往往更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由于置身火热战斗生活、文化储备比较扎实,不少业余作者对军营生活的感知十分敏锐,题材素材信手拈来且生动鲜活,思维和写作时时充满灵动和发现。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90后女兵宋启,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她入伍一年多就有2部中篇小说和系列散文在重要文学刊物发表,产生了不俗的影响。尤为可贵的是,宋启和携手同行的战友们,既是中国梦、强军梦的忠实践行者,也是于训练战斗间隙秉笔记梦的辛勤耕耘者。在双重纬度上,青春军旅展开了饱含激情的“超越攻击”。

  ——编 者 

  作为一个从地方大学携笔从戎的“理工女”,一个入伍刚刚两年的上等兵,一个工作训练任务非常繁重的班长骨干,宋启的“文学感觉”是清新质朴、敏锐火热而又丰富复杂的。在这种感觉中,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于笔端,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集腋成裘,一系列作品如清泉甘露,涓涓而来,秀逸晶莹。读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文字不仅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青年一代对强国梦强军梦的热切追求,也折射着一个禀赋优异、起步扎实的女作者不为人知的努力。

  宋启引起读者关注的时间并不长。去年5月份,她的中篇小说《十六岁的生命册》在《中国作家》(2014年第5期)发表,被《中华文学选刊》(2014年7期)转载,并荣获第四届“剑门关文学奖”时,许多人基本上忽略了作者,甚至战友们也不相信这篇行云流水的小说竟然出自身边的小女兵之手。如果说《十六岁的生命册》着重写“我”与晨曦、罗楠、张一柯、林浩等几位同学在生命的青春期、高考的冲刺期所经历的困顿与成长、奋斗与憧憬,那么《军营玫瑰静静开》则主要表现军营生活的坚持与坚守;《向你奔跑》《家乡的春光》则是对训练战斗生活的感悟,对时代英雄的咏叹。而她新近发表的中篇小说《奔跑的女兵》(载《解放军文艺》2014年第11期),不仅以亲切的故事、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女大学生士兵的艰难转型、华丽转身和“凤凰涅槃”的种种况味,而且从主题到语言,都于积极、健朗中透着青春军旅的力与美。诚如一位评论家撰文所言,“《奔跑的女兵》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具有青春朝气,积极向上,为着梦想不懈追求的‘90后女兵’形象,读来让人振奋、欣慰,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正能量”。

  《奔跑的女兵》以主人公“我”亦即“肖格”,参军入伍和兵之初的经历为线索,把少年时对军营的懵懂向往,大学毕业面临种种抉择之际与“首长”偶遇后对军营的深刻理解,以及入伍、训练、执行重大任务等故事和细节巧妙融为一炉,在散板般的节奏中呈现出来,堪称大学生士兵的心灵史。质朴诚恳的叙事,自然开放的架构,恬静而诗性的语言,使作品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奔跑”,也称“跑步前进”,既是部队最基础、最常规的训练科目,也是一个非常具有向度、动感和力量的词汇。而在作品中,“奔跑”,在情节推进中不知不觉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成为年轻战士一往无前的精神,成为命运遇到挫折时奋力前进的惯性,成为军旅生涯苦而无悔的坚持。就像宋启自己在一篇散文中表述的那样,“在奔跑的过程中,我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奔跑,作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经过作者巧妙设计,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贯穿全篇。从“登车的时候,我朝六号车厢的方向奔跑”,到看到征兵办排好的队伍时“我只顾向前跑,没有回头看爸爸妈妈一眼”;从思绪闪回和做梦时种种奔跑的场景,到训练时新兵连班长那句“爬着你也要把三公里爬完”;从“我”最大的愿望是想让爸爸妈妈“看到我成为一名坚强奔跑着的女兵”,再到林雨队长那句充满爱与鼓励的“嗨,小孩,快跑!”等等。跑、奔跑,类似的动词每重复一次都愈见力度、愈见深度。可以说,这个意象不仅成为作品的“关键词”,实际上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叙事线索。

  《奔跑的女兵》注重矛盾冲突的安排,但这里矛盾冲突主要是自我的、内在的。如大学毕业时自己面临的何去何从,对未来军营生活的想象与忐忑,在思乡思亲之情与军营钢铁纪律之间的调和,训练和执行重大通信保障任务时的苦累与欢欣等等。“我”与外界最大的矛盾冲突,也无外乎对当初视为“女魔头”的林雨种种严苛要求的不解与腹诽。与自我的、内在的矛盾相较,作者更注重把笔墨投注于“我”所耳闻目睹的“外界”矛盾冲突,并着意于这些矛盾冲突对“我”心灵成长、思想发育的影响。如,当初很有希望“杀进北大”的同学素莉因为家庭负担问题而放弃高考外出打工对“我”的种种触动,后来得知她靠自身努力重返校园并和“我”一样从大学参军入伍时的意外惊喜;当兵体检时第一个认识的战友陈丹虚构出显赫的家庭背景给我带来的失落,当她接到军校录取通知书后坦陈家境实情时引发出“我”由衷地佩服和敬重。种种情状,不仅使“我”多了成长的动因,也反衬出“我”的笃定和质朴。当然,最能让“我”感知军人奉献精神和生死大义的当数林雨那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当年的恋人牺牲了,她军校毕业后主动申请来到恋人生前所在部队,用自己的卓越和付出继续着爱军奉献的深情“接力”。从她把“我”换下来,主动请命,随部队赴地震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直到不慎被飞石击中,壮烈牺牲。作为彼此互相依偎、互相参与的生命,林雨为期不长的从军经历和前后面临的两次牺牲,究竟包含多少现实的矛盾、心灵的冲突和永远无法揭示的隐秘,只待“我”去用一生去体验了。或许,一名军人真正的成长与成熟,就在其间。

  在情节徐徐展开、故事的娓娓道来中,作者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除却内心细腻而阳光,不断从稚嫩走向成熟的“我”肖格;漂亮、干练而又刚柔兼济的林雨;虚荣而又不失坦率的陈丹而外,还有些人物也格外重要。如,仅寥寥数笔提到的“我”在火车上偶遇的“首长”,无疑是“我”人生的航标和精神的高地。因为“就是那次与绿军装最近的接触,让我看清了浓雾中的方向。”再如,“爸爸”“妈妈”,他们不仅是生“我”养“我”的人,更重要的还是“我”挺进精神高地过程中坚强的托举者。或许是因了通常意义上父女情深的缘故,《奔跑的女兵》中更多地提及“爸爸”这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作品写到,当“我”有什么想法向爸爸征求意见时,通常情况下,他的答复是“不行”,但是当“我”向他说出当兵的愿望时,“我从爸爸的眼里看到了惊喜和赞许”。接下来,令人感动的父爱,始终像一股股热流,在“我”心间流淌。为了在大雪封堵高速公路的情况下按时赶到省城体检,“爸爸”当机立断“走普通公路”而且连夜行进,全程陪同;当“我”初入军营打开行装时,一眼看到了“爸爸”“妈妈”情意殷殷的“从军寄语”……表面上看,“爸爸”“妈妈”把女儿送到部队就再也没出现过,而实际上他们永远是“奔跑的女兵”身后坚实而又慈爱的支持者。有人说“母爱体现着人性原则,父爱体现着社会原则”。在“爸爸”“妈妈”身上,这句话得到了恰切的印证。也正是因了爱的充盈,人物形象才散发着坚毅、温暖而持久的人格魅力。

  “相逢是首歌/歌声是你和我/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青春,是诗是歌,更是军营的有生力量和活性基因。军营,是青春如歌的舞台,也是热血聚合、豪情激荡,放飞梦想、报国有为的地方。宋启的一系列作品,无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所描写刻画的人物无论是“我”、战友还是同龄人,都能让人感受到青春的炫彩和生命的亮色。这些踏着中国梦、强军梦时代强音不懈追求、爱军精武的时代骄子,给人以新的期待和希望。

  (图片制作:方 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