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超越小我 方见天地(倪海峰 楚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1月03日15:03 来源:人民日报 倪海峰 楚 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即、阖家团圆之时,逛庙会、看春晚、听音乐会、外出旅游,人们有很多欢度春节的文化方式可以选择。这些方式是否有“年味”?它们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竭诚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来稿请投电子信箱wenyipl@163.com,字数在500以内。

——编 者 

  诗人康华平善于在拥抱自然中聆听自然的献歌,他先后出版了诗集《回归与出发》《性灵的祈祷》《山河在望》《大爱无边》,取得了不小的文学成就,但很少张扬,甚至不惧被冷落。这显然是诗人超越自我、追求大我的结果。

  康华平的诗襟怀宽广,自然清新。在《放在眼里》这首诗中,诗人没有局限于一己之我、瞬时之我、碎片之我,而是在拥抱世界万物中超越自我世界,“其实,放在眼里的不能仅仅只有自己/也许,有时自己也不是自己。”放在眼里的不能仅仅只有自己,是一种境界;有时自己也不是自己,则是更高的境界。在《借我一双慧眼》这首诗中,诗人“突破狭小的自我和空间,让幽闭的心自由舒展”,不为狭隘的自我而生活,不在意无聊的恩怨,即使生命短暂,也要热烈绽放。清代文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诗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康华平的诗努力在把握世界万物与自我世界的关系、自我与非我的关系的基础上超越自我世界,达到了高远的境界。

  康华平的诗富有哲理,润物无声。有些诗看似直白,实则富有韵味。在《一垄碧绿的菜畦》这首诗中,诗人“融入厚重清新的土地”,追求自然和本真,并“在无边的静寂中聆听生命的献歌”。这既不是我占有物,也不是物我两分,而是我融于物。在《一个月亮》这首诗中,诗人没有仅写诗人眼中的月亮,而是写出众人眼中的月亮。月亮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同的,一个月亮把历史读残,一个月亮把生命画圆,一个又一个月亮啊,个个殊异各自非凡。眼前与天边的月亮,田间与山湾的月亮都是不同的。诗人只有真正放下自我,才能看到不同的月亮。

  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坚决反对作家像鸟儿似的为自己唱歌,并把这种自私自利的、胆怯畏缩的感情引为骄傲,相反,诗人不能只是自我表现,而应胸怀天下,拥抱万物。在这方面,康华平是坚定的践行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