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狼密码》的叙述策略(老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9日08: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老 九

  新世纪以来,小说的主流意识似乎成为创作的一大热点。小说题材和叙述的宏大性也带动了文学类图书的销售,而且与小说同步或稍晚出现的相关影视剧也在热播,从而使得一些长篇小说借助影视剧走红。长篇小说《狼密码》,从出版到上市都是属于慢热型。李迎兵在《狼密码》中所表现的叙述策略,也有别于同类题材的宏大性。

  我以为,这与李迎兵在《狼密码》中的叙事策略及价值追求似乎有某种微妙的关联。这种叙事策略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人公刘渊的塑造上,既在“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框架下,其叙述与主流意识形态所肯定的“人民话语”相暗合,从而又潜在地展现为某种普世情怀合理性的肯定,并达到与小说不同人物命运的殊途同归和宏大主题的默契。也就是说,李迎兵在《狼密码》里的叙述策略,既要展现小说审美品格与人性深度,又要突出作为枭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历史周期率,并由之引发作家的现身说法,以及对全书复杂化题旨和思想性的强调。

  《狼密码》取材于1700多年前匈奴贵族刘渊离开西晋都城洛阳返回离石、左国城起兵造反的历史故事。小说一开篇千年狼谷刘渊打狼,给了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并进而在随后成为一种叙述的策略。

  这种策略性表现在:一方面,“历史枭雄”刘渊的人物塑造可以在更高层面与主流意识所勾连,作为人类世界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一分子,它赋予其正当性声称者一种道义的正当性与历史的使命感,从而也就成为一种策略性借势;而在另一方面,叙述中关注普通人物角色的命运,比如小沅姐妹俩出逃的沿途经历,以及惠帝身边嫔妃舞娘和妮儿之死,刘渊老师崔游之死,等等,无不在关注芸芸众生中贴近“大众”的话语。此种叙述策略,使《狼密码》在市场上获得了某种成功。因此,这种意义的多歧性使得“纯文学”小说文本与“大众话语”的阅读文本有了共生性的可能,二者之间在这里调和之后,就具有了极大的弹性,从而赢得了某种叙述的先机,甚或还增强了小说阅读的快感。

  在传统小说的文本叙事中,最为常见的是“正邪对立”的叙事框架,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鲜明的二元对立模式。李迎兵显然不满足这样,他要创新、整合、打破,从而确立自己的叙述取向,甚至风格。《狼密码》中的人物关系包括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以及八王之乱的相关人物,他们与刘渊之间的关系;刘渊与石勒等部将、刘渊与子女、刘渊与呼延玉、单氏、小沅等夫人和嫔妃,这些人物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复杂化、生活化、多元化的描写。

  众所周知,创造一个独具个性的小说人物难度之高。再难则是,在读者对“历史枭雄”有据可查的认识下,作家再去添加人物个性化的艺术元素。而李迎兵笔下的刘渊,就是让读者体会到了那种不可能的可能性。首先,作家避开刘渊励精图治大展才略的诸多宏大抒写,而是关注其内心不被读者注意的柔弱的另一面,比如他和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甚或西晋诸王之间的关系,他和自己部将的关系,他和身边女人们的关系,他和子女的关系,种种。在儿女情长中,最能体现刘渊的性格,尤其他喝醉时的疯话,即已把他的个性推向极致。就连刘渊最后的死,醉倒在御驾马车里,也是很有意味的。《狼密码》的引子部分,颇有好莱坞大片的悬念感,写了三个人,小沅——刘渊的嫔妃,刘和——刘渊的长子,刘聪——刘渊的四子。开头的虐杀俘虏,小沅冷眼旁观,大胆的刘聪给胆小的刘和杀人示范,都昭示了后来他们不同的命运,也昭示了刘渊的命运,甚或昭示了整个历史颓势。当然,这种抒写似乎是刘渊性格复杂性的具体化,个性化——刘和,代表懦弱;刘聪,生性残忍,代表狼性的凶狠残酷;小沅美得超绰,又代表刘渊儿女情长的一面。如此说来,人性和狼性交替——狼性发作,刀下神鬼不留;人性肇始,天性柔弱爱美。人物的左右矛盾与内在的精神斗争,恰恰昭示了时代产生的多元化人物,也为那个时代的悲剧大结局埋下了技巧性的伏笔。在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中,我们体会到这种繁复变化的叙述结构,文字简约、平易的风格会使得小说文本更具艺术张力。

  显而易见,传统小说对于主流话语合理性论证是有其特定规律可循的。福柯揭示了“纯文学”文本的演化过程,他说:“我更愿去了解某种被遗忘、被忽视的非文学的话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过程进入到文学领域中去的。”福柯的话,正好与胡平评论《狼密码》所说的“独创性语言在辅助性语言的辅助下”的话有了某种暗合。

  我已经注意到李迎兵抒写宏大历史的难度和难点所在。比如,叙写历史小说的难度还在于,在众多的的历史资料下,将人物性格更水乳交融的交付历史,交付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李迎兵有自己的历史观,其历史观不是“克罗齐”式的,他要独辟蹊径。于是,就将线性叙述的现实主义和扑克牌式结构的现代主义相结合,试图寻找形式和内容的契合点;将人物命运和故事演化进行了跳跃式抒写,试图体现一种自省自知反刍式的理性态度;将诸多乡俗、文化、个人生存体验融入历史,将人物命运交给那个年代,将人性和狼性同时笊出,从历史的角度去赋予人物性格多元化,赋予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更为广博的爱的意义及多种拆解视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