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来生再见》:我们如何抵抗遗忘(文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9日08: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文 羽

  这是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空气中笼罩着迎接圣诞的气息,承平日久的我们,坦然接受着一切,都因这个遥远的老人的即将到来而变得格外兴致勃勃。我望着何顿的《来生再见》很发了一阵子呆——封面上那些双手合十跪在死去战友身边的中国军人,身后是巨大的黑色背景。“他们是过去对侵略的抵抗者,同时也是现在被遗忘的抵抗者!”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是的,我们这个从巨大时间与空间走过来的民族,本来应该有着丰富的记忆,但我们又是何等地健忘。还有,我们该迎接、面对和怀有虔诚之心的历史之海是那样的浩瀚,我们的记忆、沉思或感佩,不应该陷入单一和绝对,比如对于抗日战争这场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事件,作家艺术家应该有更多样的、更有温度的书写,从这个意义上讲,何顿的《来生再见》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先辈们的拼死抗战,以及这些抗战者们解放后的遭际,构成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里面流淌着中国人深沉的家国之思、理性之辨,同时这一切根本不是硬塞给我们大家的,而是从具体的艺术描写与构思中体现出来的,源于作家何顿对历史的那份独特认识。从小说中我们最直接感受到的是人物起伏无定的命运,是他们起落无常、倔强而无奈的样态,从他们的命运中读者大概不难看出,在我们这个曾经积贫积弱的国家走过那么多的弯路,每个人的命运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的年代里,都会被一次次的改写。当今生活与过去之间的联系是无法进行逻辑推断的,人物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注脚。而且,当今与过去在某些方面经常显露出惊人相似的狰狞,以至于我们有时难以再找出二者的界线——主人公过去在枪林弹雨中的出生入死,不仅没有换来后来生活的顺风顺水,而且陷入更大的困窘。我们看得出,以主人公黄抗日为代表的一代人的经历,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国家经历的曲折,以及这些曲折对他们的影响。他们所先后经历过的多个历史时期,都给人生留下难忘的印记,他们吃尽国破家亡的苦头,后来又饱经了世事艰难之沧桑。他们不求回报、未求表彰,但他们不应被忘记。

  小说对抗日战争描写的新意,在于还原了平民参加抗战的多样形态,以及国民党参与抗战的真实情形,作品形象而冷静地告诉世人,处于抗日战争历史中心的,是一些有着相当不同命运的人们的具体遭际,他们的命运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些偶然成为战争中的必然,更看到一些必然在那些不正常的年代中被撞击得粉碎的脆弱。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抗战题材小说、电影、戏剧作品中,个体人物的鲜活、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是被有意遮蔽的,大历史中的个体往往成为观念的傀儡,小人物在参与历史书写中所发挥的具体的作用被抽掉,他们行为的多样性被剥离,沦为在抽象观念中挣扎的提线木偶。

  而《来生再见》中以黄抗日为代表的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际,细致地反映了在宗法制社会条件和背景之中,以及安土重迁的社会历史传统之下,面对战争时人们的复杂心态,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义无反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具体的战争现实中,他们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而作家也没有忘记告诉我们,构成正义战争主旋律的,是那些卑微的人们玉石俱焚的决绝。他们以意志和躯体的长城,筑起了精神的纪念碑,这是战争中中国人的主流。创作上的这种努力无疑是对抗战书写中出现的某些娱乐化、传奇化的有力反拨。

  不遮蔽历史,而是着力于让历史的真相在具体的情形中得到再现,既反映了作家的高度责任感,更反映了作家的忧患意识,何顿经常为我们民族中不少人的宽容及健忘而遗憾。他意在用朴实而生动的笔墨,真实地还原历史,旨在告诉下一代人,中国有过这么一群群不畏强暴的勇士,曾经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而舍生取义。但他们没有得到应有对待,他们即便在作为被历史忘记的抵抗者出现的时候,也要抱着同样的热心为下一代留下宝贵的教训。小说写到,这些先辈们在战场上超度安葬战友时,怀着质朴而执著的意愿,乞求在下一世能够成为麻雀、鹦鹉或者八哥,远远地飞离可怕而可恶的战争;但他们在拼命的时候,则像献祭一样大吼“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抗战胜利后,他们没有迎来胜利果实的恩泽,相反却得到一个个不公正的对待。面对现实对他们的不公,这些老兵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们这一代人是给下一代人做基石的,很悲哀,但值。我们这代人把下几代的苦都吃了,让下几代人少吃点苦,这就是值。”对这样的人,对这样的精神,我们能够遗忘吗?

  看得出,虚构与非虚构的交融是《来生再见》的又一显著特点,这与其说是延续了何顿一贯的写实风格,不如说是为了适应叙事与主题的需要,虚构与非虚构,揉碎了再拼接,以及时而历史、时而现实、时而“心理”、时而“物质”,何顿笔触的游走自如,正缘于抵抗遗忘的强大意志与自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