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文艺工作座谈会 >> 正文

文艺观念的拓展和批评理论的创新(陆贵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6日08:38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陆贵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推动当代文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和标志性的重要意义。他提出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对建构文学本质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具有拓展性和创新性的指导价值。

  批评理论和文艺观念的相互关系

  恩格斯把“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确立为“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公和创造者。历史不是空的。历史只不 过是人的实践活动过程的记录而已。历史是人的历史。因此,完全可以从史学观点中顺理成章地引申出人学观点。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必然同时也是文学的主体。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关注人民群众在文学中的主体地位。当马克思、恩格斯看到狄更斯等作家的小说的主人公开始从“表现国王和王子”转向“描绘穷人和受轻视 的阶级的生活和命运、痛苦和欢乐”时,他们意识到在“小说性质方面发生了一场彻底的革命”。他们把以狄更斯为代表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称为“时代的旗 帜”。列宁庄严宣称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服务”。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一直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的宗旨和根本目标。这是他们文艺思想的精髓 和灵魂。因此,用人民观点观察和评论人民文学,实在是合乎逻辑和理所当然的事情。

  艺术观点和审美观点本属相近的同一系列的概念。艺术中有审美,审美中有艺术。两者具有彼此重叠、相互包含的词义。从学理和实践的关系看,德国古 典哲学所倡导的审美更富于形而上的哲学泛化的意味,不易把文学中的艺术品位、艺术质态、艺术元素落于实处,难以得到更加清晰的显示和呈现。提出观察和评论 文学的艺术观点,可以使审美艺术化,把审美对文学的要求更加具象化和感性化,对凸显文学的艺术品格和提升文学的艺术境界极其有利。其次,当文学作为艺术生 产的产品和作为文艺创作的作品发生矛盾时,文学活动既要追求利益原则,又要坚守艺术原则,既要遵循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又要服从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作为 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强调文学的艺术特性、艺术品位、艺术质态、艺术魅力是完全必要的。艺术观点的提倡,对优化文学的审美属性,提升文学的艺术境界具有不 可忽视的意义。

  文艺批评是文艺观念在实践层面上的展开。批评理论作为运动着的美学,必然折射出与之相应的文艺观念。我们从动态的、活性的、实践的美学和文论中 可以捕捉、领悟和体察到与之相应的文学本质。可见,历史观点、人民观点、艺术观点和美学观点,蕴涵着批评模式和文艺观念的相互关系,展示出对文学本质的完 整把握:历史观点体现出文学的社会历史本质;人民观点体现出文学的人学本质;艺术观点体现出文学的艺术本质;美学观点体现出文学的审美本质。这四大观点全 面地深刻地揭示了文学的系统本质,即文学的本质是社会历史本质、人学本质、艺术本质和审美本质的有机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结构理论和意识形态属性的框架内,追求上述四大观点的完美融合和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本质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要求。

  批评观点实践功能的逻辑展开

  从历史观点评文艺。批评家应当疏导作家关注历史的生态、律动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通过对作为“历史书记官”的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艺术描写的批评,肯定了他们的创作和作品生动而又深刻地表现了时代的变 迁、历史的转型和社会的进步。他们的书写描绘了法国和俄国从封建宗法制向市民民主制的嬗变,包括经济、阶级、政治、文化、宗教、社会风俗和家庭伦理关系的 巨大转折。

  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逢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当代中国,理应产生伟大的作家和作品。这方面的作品实在太少,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品,几乎寥若晨星。这是有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的。

  文艺批评家应当疏导作家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和作品,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讴歌现代化建设的光辉业绩,赞美改革开放给中国大地带来的历史 巨变,充分肯定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同时作为人文知识分子也应当清醒地感受到被泛化了的潜在的或显在的商品交换原则和极端膨胀了的利益原则对社 会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强化和优化文艺批评的批判功能是完全必要的。马克思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 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2页)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令人忧虑的社会现象,如:钱权交易、官商勾结情况非常严重;分配不公、 两极分化现象十分突出;腐败现象、畸变现象、病态现象、奢侈现象、丑恶现象、异化现象有所滋长;正在滋生、蔓延并越演越烈拜金主义,造成信仰缺失、价值迷 乱、道德滑坡,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文艺批评家应当培育自己的忧患意识,力主公平和正义,敢于针贬时弊,触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敏感性问题和深层 次矛盾,揭露和抨击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负面现象,涤荡笼罩在人们头上的精神雾霾,营造纯净清澄的公共空间,从而通过发挥文艺的批判功能,增强文艺批评的 正能量和影响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文艺批评的关注、期待和信任。惟其如此,才能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全发展,构建社会文明的良性生态。

  令人困惑的是,有些作家理论家不仅不去伴随历史前进的脚步奋力进取,既不表现高歌行进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也不揭露和批判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 往往专事夸大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消极面,表现出阻遏历史发展的情绪和思潮。如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复古主义,“虚”掉了革命和改革的历史性成果,通过诅咒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宣扬今不如昔,妄图把历史拉向倒退。再如宣扬极端的“自然中心论”者以赞美和维护自然生态为口实,反对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开发, 阻遏、抵御和否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些情绪和思潮,反映出一种向后看的历史观。

  从人民观点评文艺。批评家应当疏导作家书写人的生态、命运和发展前景。作家批评家都应当关注文艺表现人的生态,凸显人文关爱,增强作品的人文意 蕴,弘扬文艺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更加自觉地培育人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批评家应当疏导作家通过自己创作和作品,推动社会现代化的 历史进程的同时,努力培育和促进人自身的现代化。提倡在表现社会变革和历史转折中塑造现代化的人。通过塑造和歌颂现代化的人,更加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健 康发展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以实现历史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双向互动,营造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良性生态。相当多的作品,表现了被现代化 大潮抛掷到生活边缘和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描写他们生活的艰涩和困顿,给他们送温暖,缓解他们生存的压力,更需要通过揭示现代化历史进程给他们带来的实际 利益,消除他们对现代化的隔膜感和冷漠感,鼓起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对改变自己命运的祈盼,只能寄希望于深层次的改革,从现代化 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得到实惠。我们注意到,特别是一些农业题材的影视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地表现了具有变革意识和现代意识的领班人带领农民艰苦创业,改 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把贫穷落后的旧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些脚踏实地奔小康的实践不仅开始踏上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征途,而且培育了农民 的现代化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能否“改变旧环境,创造新环境”(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4页)视为区别“新人”和“旧人”的重要标 志。当代农业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表现改变旧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实践,塑造了一批体现和践行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创业者和新人形象。

  然而,从现代化的大局和历史发展趋势看,理应对文艺批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时代是大变革和大转折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 掀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必然产生一批批划时代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才巨匠和伟大人物。可以想象,如果时下能够出现创造出超越当代 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尖端的发动机和创造出高于音速30倍的航天器的科学技术大师,一定会成为人民群众所爱戴的中华民族的英雄。一个民族,只有攀登科学技术巅 峰,占领文化思想高地 ,才能挺起坚韧的胸,抬起高傲的头。各种领域中的人杰才俊、社会精英,都是新时代的新人形象的楷模和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塑造新人形象,才能从 正面充分有力地表现新的现代意识、新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具有现代意识的现代人应当具有历史的主体地位、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意识、创新变革意识、先进 的精神文明意识、高尚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情操。他们作为走在历史前沿的弄潮者和领潮者,具有“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气。

  为了实现社会历史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必须培育作为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的人的现代化,使他们具有实现社会历史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意识。塑造新人形象,造就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要求作家艺术家评论家争做社会主义新人。

  从艺术观点和美学观点评文艺。评论家应当关注和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和审美品位,弘扬文艺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精神,引导作家创造出史诗般的精品力作。

  为了提高文艺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弘扬文艺的美学精神,必须正视和研究新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文艺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实践和 学理的结合上,研究文艺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矛盾。从传统的文艺创作的意义上说,文艺是作品,解析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的关系,追求文艺的审美价值;从文艺生产 的意义上说,文艺是产品,追求文艺生产和文艺消费的关系。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和一般的物质生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探讨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与文 艺生产和文艺消费两大系列的内在的二重化的矛盾是学术界必须解决的理论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应当全面地理解和处理文艺作为文艺创作的作品和文艺作为文艺生产 的产品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困扰和纠结多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即文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艺的审美属性和商品属性、文艺的审美和功利的 关系问题。文艺产品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社会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职能。但对精神生产来说,应当坚守艺术自身 的相对的自主性、自律性和独立性,不能惟利是图,充当市场和金钱的奴隶,只追求票房价值和消费利润,造成作品的平庸低劣、粗制滥造、冗长乏味、以量代质, 导致文艺的超商品化和极端的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作家、艺术家、评论家,信仰、理想和文化操守更加可贵。有志向、有抱负的中 国当代文艺工作者应当努力提升文学的艺术境界和审美品位,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追求真善美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价值。求真、向善、寻美,是人类的美好天性。歌颂和肯定真善美,批判和否定假恶丑,是作家艺术家评论家的神圣天职。 真是美的根基,善是美的光辉。不真不善的美是不可理喻的。反真反善的美,必然会滑向假恶丑。作家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通过两种相反相成的表现方 式:或直接肯定美;或通过否定丑的方式间接地肯定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秉持理想、公平和正义的严肃的作家艺术家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表达了对新 生事物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作需要合理的虚构,但也要尽可能地防止缺乏生活根据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还有一些作家专事描写社会的“黑暗面”。他们 对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的书写是消极展览,不是积极批判;或只表现焦灼和无奈,激不起人们改造旧环境和丑恶现象的决心;或艺术格调灰冷,使读者感受不到温暖 和阳光,看不到前途和希望。还有人公然宣扬“毁灭理想”、“躲避崇高”、“削平价值”、“消解深度”,或倡导什么“反艺术”和“反美学”,不加鉴别地亵渎 经典,对体现真善美的人物进行“恶搞”,把人世间的事物故意写成“恶有善报”、“善有恶报”,违背社会良心和大众伦理情操。少数写作者表现出一种狷介和狂 傲的姿态,他们采取所谓“民间立场”,专事描写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多余人”、“橡皮人”、“旁观者”、“诅咒者”和“离心者”形象,以发泄对现实的怨怒 和不满。所有这些消极的文学现象,与推动社会历史的现代化进程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不相适应和不相协调的。

  中国文学应当努力表现中国精神

  中国文学是中国精神的载体,当代中国文学应当努力表现当代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当代中国经验、中国实践相融合的结晶。以“和合文化”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文 化,适应着时代变革和历史发展的需要,扬弃了其中的思想杂质和负面元素,开始现代化转型,得到创新性发展,实质上被中国化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改制和重 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缔造成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所谓“天人合一”,说明人必须尊重自然,但不意味着消解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 性,只能简单地、被动地、消极地屈从于“天”;不再封闭保守,而是力倡开放创新;不再是向后看,而是满怀豪情性地面向未来;不再是“天不变,道也不变”, 而是打破和铲除超稳定的宗法制的社会历史结构和文化思想结构,消除带有浓郁专制色彩的“人治”,走向追求公正、民主的“法治”;“和合文化”开始得到了积 极理解和创造性运用。这种“和合”,不再是“庸合”、“静合”和“降合”,而开始走向“竞合”、“胜合”和“赢合”。中国精神表现为以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 主义的新发展和被其改制和重塑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和合文化”相融通形成的文化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或历史精神,以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 不息为特征的人文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括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文学艺术中的中国精神是通过语言和文本表现出来的。

  倡导历史观点,有利于提升和弘扬中国的历史精神或时代精神;倡导人民观点,有利于提升和弘扬中国的人文精神;倡导艺术观点,有利于提升和弘扬中 国的艺术精神;倡导美学观点,有利于提升和弘扬中国的美学精神。时代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的总体结构和完美融合凸显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寓于 中国当代文学所表现的时代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之中,并通过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美学精神得到突出和彰显。

  作家批评家应当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神圣天职,更加自觉地遵循社会理性,提高作品的历史深度,弘扬文艺的历史精神或时代精神,推动现代化的历史进 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家批评家应当倾心关注文艺与人的生态的关系,表现人文关爱和人文精神,提高人的现代化素质,增强人的历史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 造性,把表现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视为同一个过程序和同一件事情。表现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提升文学的艺术境界和审美品位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加鲜 明地展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时代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作家、艺术家、评论家、理论家应当追求上述四大观点和四大精神相互关系的良性生态。四大观点之间既统一又倾斜,可以偏重,但不能偏废。用历史观 点去人民观点,用人民观点去历史观点,用艺术观点和美学观点去历史观点和人民观点,用历史观点和人民观点去艺术观点和美学观点,都会造成这样那样的偏执、 畸形和病态。从四大观点体现出来的四大精神的相互关系来说,用历史精神反对人文精神,用人文精神反对历史精神,用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反对艺术精神和美学精 神,用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反对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不妥当的。因此,我们应当主张历史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美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和完美融合。鲜明 地、完整地、有效地表现和揭示中国精神,理应成为中国文学的历史使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