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沈从文困顿中 突围的后半生(邱向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25日09:51 来源:海南日报 邱向峰
张新颖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年8月张新颖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年8月

  国内外不少关于沈从文的传记大都概览其一生历程,而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本传记则重点展现其由“文学”移至“花花朵朵,坛坛罐罐”的后半生,展现其从事物质文化史和文物研究的心路历程,进而探讨时代潮流与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关系,并反思在时代和社会冲击下知识分子如何葆有独立性,这样的角度还是新颖独特的。

  1949年后,沈从文从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这可说是他在困顿中找到的一条突围之路,其间虽有难以想象的挣扎与苦痛,但却换来内心相对的自如与宁静。

  这种转向固然与沈从文独特的“自我”精神有关系,但他对文物研究的关注在他的前半生已多次露出蛛丝马迹。汪曾祺回忆:“我在昆明当他的学生的时候,他跟我(以及其他人)谈文学的时候,远不如谈陶瓷、谈漆器、谈刺绣的时候多。”他自己在《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一文里,更直接透露这个选择漫长的“潜伏”历程:“我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这点初步知识让他这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这种转向背后还与他的创作理路与审美情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家知道,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不喜欢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他擅长从边缘角落里发现历史。在他眼中,“真正的历史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器物正凝聚着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研究器物,正是关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独特性。他在博物馆与一些考古文献和文物资料对话,这样的“抒情考古学”延续了文学性质,有美的精神在里面。在沈从文的一生中,“美”可说是他唯一依靠。在他儿子回忆中,一颗古树、一片芍药花,一件瓷器、一座古建筑都成为沈从文欣赏并赞美的对象。

  沈从文坦言,人一生发展下来,如果把聪明才智多用在对付人的得失竞争上,就会把原始人的嗅觉、视觉、听觉,甚至于综合分析能力,都压抑下去了。沈从文的自我来自“过去全部生命的积累”,这种不同于他人的独立性,让他在经历社会大转折时更易遭受痛苦,痛感也更加强烈。而一旦越过这种痛感,其成就自是巨大的。一个人要坚持去做学问,并不只是一种精神的消耗。“如果学问做得很用心,同时也会滋养一个人的生命和精神。”沈从文晚年孜孜不倦与坛子、罐子、绸子、缎子等打交道即是很好的印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