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长征书写与赋文创作 ——读邓碧泉《长征百赋》(陈立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6日09:43 来源:解放军报 陈立人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之际,邓碧泉创作的大型文学专著《长征百赋》,近日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长征百赋》以赋为体裁,共计百篇,分上下两卷。上卷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由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长征,写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下卷自遵义会议后写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到达陕北。各篇目既依体例,独立成篇,又前后衔接,脉络贯通。每赋单独吟哦,音韵和谐,情景交融,是精致美文,而连缀诵读则波澜起伏,气势磅礴,铿锵书写红军长征伟大业绩,深情赞颂中国革命狂飙突进年代的光辉精神,是一部壮丽的历史长卷。

  史诗般的红军长征,曾经催生了数量巨大、体裁多样、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长征百赋》独辟蹊径,以赋的形式书写长征,结集为一部大型文学专著,这在长征题材的书写中是不多见的。它把长征这一重大历史题材与赋这一古典文学体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实现了长征书写与赋文体创作的双丰收。

  其一,《长征百赋》发挥赋的文体魅力,使长征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文学书写别开生面。作品把长征出发地、途经地、目的地作为关键节点,主要用地域作为写作单元和要素,以地名名篇,从写景入手,由景及事,由景及人,由景生情。既发挥了赋侧重写景的优势,也符合长征以路为经纬的题材特点,使题材与体裁相辅相成,珠联璧合。作者运用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发挥赋“体物浏亮”的文体魅力,努力把红军征程描绘得真实生动,形象感人。比如,为了书写红军过草地的赋作,作者踏访川西北高原,“行行止止于松潘草地”“寻寻觅觅于若尔盖‘陷阱’”,体验了草地的种种艰险,于是《松潘草地赋》中对红军过草地就描写得感人肺腑:“风雨交加,衣衫干而复湿;饥寒交迫,肠胃吞而又吐。手牵手,爬行于白昼;背靠背,坐卧于夜幕。硬吞树皮之涩,强咽草根之苦。斯时也!寻食即打仗,生存则幸福。”体验式书写字字带血,句句含悲,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发挥赋重文采、求骈偶、讲韵律的文体特色,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如写湘江之战之惨烈:“杀敌刀白,威震全州之狼;战士血红,气凌兴安之罴。古岭头边,洒遍健儿热血;米花山槽,堆满勇士尸体。”音韵铿锵,掷地有声。

  其二,《长征百赋》发挥题材对体裁的推动作用,在赋的文体创新上有所突破。古代赋文多为表达士大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情怀,格调深沉悲怆。《长征百赋》反其道而行之,将笔触直接指向众目关注的社会重大题材,坚持高格调,提供正能量,通篇洋溢着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一扫古代赋文苍凉的格调,注入了昂扬向上的思想力量。赋文篇幅短小,以千字文为常见,容量有限。书写红军长征,题材厚重,体量宏大,首先要突破赋的这个瓶颈。作者借鉴《长征组歌》《长征组诗》的套路,采用组赋的形式写长征,为以赋写作大型题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长征百赋》遵循赋的文体规范,不逾规,又不守成,求新求变。在文法上不拘泥前人,也不重复自己。在语言表达上追求声律谐协,骈比对仗的古典之美,同时注意行文活泼,韵散相间,体现口语化和现代化的审美趋向。此外,作品利用赋文与图画相生相从的关系,每篇赋佐以一至两幅照片,使赋文与图片相互呼应,增强作品的形象性和现场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