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00后”小不点儿闯入诗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5日11:18 来源:北京日报 路艳霞

  《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即将出版,七代诗人共汇一本诗集

  “00后”小不点儿闯入诗坛

  《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将于近期出版。这本书由《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邱华栋担任主编,诗人、诗评家周瑟瑟担任执行编选者。在对2014年的诗歌创作进行盘点时,该书编者首次将生于1940年代至2000年代的七代诗人的作品齐聚于一个选本,这些诗人中有的是年近古稀的老者,有的则是刚刚步入学龄的孩童,他们共同书写了这一年充满变数的“诗歌江湖”。

  00后诗人:一动笔就很生猛

  翻开《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开篇之作是一篇题为《骨头》的诗歌:“我们的骨头/穿上了人肉/我们一笑它就笑/我们哭了它也哭/我们的心里有神秘/我们的骨头会和我们一起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这首诗的作者董其端竟然是一个6岁男孩,而他也是该诗集中年龄最小的作者。

  “00后诗人上来得很猛,有的甚至很成熟了。”周瑟瑟说,此次诗集中入选的00后诗人,最大的不过13岁,拿他们的作品来打头炮,其实是自己刻意为之的做法。他同时认为,这样一群小诗人的集体涌现,是2014年诗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11岁的徐毅凭借一首《饥饿的种子》入选《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他的父亲徐庶是重庆《渝报》的副总编。据徐庶介绍,徐毅至今已在各大诗歌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作,稿费也拿了几千元,比自己挣的稿费还要多。在儿子6岁时,这位父亲便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写诗,“每天上学前会让他读两首诗,临睡前再读童话、散文。每周会让他写一首诗,还有就是多观察。”

  起初,徐毅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训练,可是几年坚持下来,这个男孩突然有了灵感。他的一首新作《冰冻未来》这样写道:“鱼儿睡了/花儿谢了/树上的叶子/染黄了肆虐的风/冬住在这里/也快悄悄地走了/留下万里冰山/冰冻自己的未来 ……”徐庶说,读着这首诗,他觉得孩子长大了。

  对于经历了多年诗坛风雨的周瑟瑟来说,00后诗人的作品简直令他震惊,因为这些诗让他发现了一个诗歌与世界的秘密,那就是直接写作所能达到的惊人效果,尤其是当剥离了一切外在的伪装之后,诗歌回到了婴孩一样干净与鲜活的本真境界。“想一想什么才是好诗,什么才是本真的诗歌写作。很多人忙乎了大半辈子,连道路都走错了。”周瑟瑟评论道。

  80后诗人:跳出网络小圈子

  借助互联网崛起的80后诗人,曾是在诗坛中引发关注的一个群体,在梳理这些人今年的诗歌创作时,周瑟瑟有了一个强烈的感觉:今年埋头写作的诗人更多了,他们在坚持诗歌语言与现代性的探索,并寻找着突破口,一些80后诗人甚至是为此而痛苦的。

  李成恩的一首《我的辛亥传》入选《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诗中,这位80后女诗人以个人视角来回顾辛亥革命的那段历史。她认为,自己的创作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历史写作,“我试图跳出网络诗歌小抒情,并以有意义的写作来回击当代诗歌粗鄙化的倾向。”

  31岁的白木也有诗作入选,并且也在试图摆脱互联网的束缚。他说,十几年前自己和很多人一样,从网络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很多年过去之后,自己却再也不愿意在网上折腾了。“这七八年来,其实我出来的时候少了,因为我有一种羞愧感,我没有达到诗如泉涌的状态。”他选择以支教、行脚等方式来修炼自己的心灵,“和过去不同的是,我的生命充实了,诗歌的样貌也发生了变化。”白木说,“我现在用词越来越简单,底蕴却越来越深厚。”

  “诗越写越难,需要或呈现出的变化也就越多,这也是写诗有意思的地方。”另一位80后诗人王东东感慨道,诗歌的困难就是生活的困难,诗歌的至福就是生活的至福,真正的诗人应该是真正在生活的人。

  80年代诗人:借微信重新动笔

  就在80后诗人开始自觉地走出网络的同时,他们的一些前辈却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重回人们的视野。此次《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就有一部分诗歌是从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中收集到的,而这些诗歌的作者中,不乏上世纪80年代就已登上诗坛的老一代诗人。

  四川大学教授向以鲜曾是诗坛的一个传奇人物。上世纪80年代,他的诗作《割玻璃的人》获《诗歌报》首届中国探索诗大赛特等奖,奖金1000元,这首诗也因此被称为那个年代“最贵的诗”。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却陷入了沉寂。直到去年,成都的一场雾霾令他诗情骤然激发,于是他以强悍的姿态重新拿起笔。这几天,向以鲜的最新诗集《唐诗弥撒曲》刚一上市,就在网上卖断了货,成为诗歌界少有的奇观。

  值得注意的是,向以鲜的诗作如今多通过他的微信、微博等渠道对外发表。他自己认为,这种写作方式和以前在刊物上发表诗歌作品,并没有本质区别,仅仅是媒介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已。而对于和他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来说,选择在微博或微信上写诗,则另有一番意义。

  46岁的杨政年轻时在诗歌界很活跃,但此后他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写诗,却从未公开发表自己的作品。如今,他把自己的诗歌新作放在微信朋友圈里,既能够让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又能让自己与热闹的诗歌圈子保持一定距离,杨政认为这是一种妥帖的“生存方式”。有些朋友会用自办的公众号传播杨政的诗作,他记得,自己的一首诗被人拿去朗诵录音,那条微信的阅读量数以千计。

  在向以鲜看来,一群上世纪80年代的诗人重新投入创作,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社会的急剧变化,迷茫又充满希望的未来,让他们充满了写作的冲动。而周瑟瑟则注意到,这群创作者通过微信、微博传播作品,既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获奖,而是出于内心对诗歌的热爱,“他们的写作既延续了80年代的人文精神,又有现代诗歌的先锋气质,也有基于他们的生活与写作经验的成熟表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