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国家公祭”时,我们该想些什么?(何建明)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创作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2日10: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何建明
  

  12月13日,是我国确立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纪念77年前日军占领南京时实施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在这期间,我用了近一年业余时间完成了60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这些天各种媒体纷纷转载连载, 30万册图书处在脱销之中,数以千万的网民争相阅读。这有点超乎我事先想象。不过,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本身和国家公祭活动,我确实在创作此书时就有这种期待,那就是: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悲剧,中国人必须牢记,必须认识,必须有深刻的民族反思。

  在数个月沉浸在血淋淋的大屠杀事件的史料和当事人口述等采写调查的一次次剧痛与悲愤之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连串的问题:

  第一问:日军固然可恨、残暴,他们的血债必须让我们民族记住一千年。但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公祭”今天才有?而日军当时在进入南京后的第五天就在南京飞机场搞了一次“公祭” ——公祭他们从上海打到南京城过程中阵亡的官兵。明明是侵略者,他们却能对他们官兵的生命如此重视,而今天如果不是因为同日本关于钓鱼岛的争端,我们国家会不会有人想起以公祭的形式祭祀我们30万的亡灵呢?还有,整个抗日战争中我们伤亡的总人数是3500万哪!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可他们年年在广岛举行公祭,相比之下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

  第二问:南京大屠杀事件几乎人人皆知,恰在我写之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就是坚持说还没有一个中国人写过它。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后来查了一下,真的发现没有一个中国人完整地将这一事件用纪实体文学形式写下来。零零碎碎有一些,但都比较单一、片面。一写就是血淋淋的场面和一些幸存者的口述,结果日本人就是不服。怎么才能让日本人看了我们的作品也“心服口服”呢?

  第三问:为什么日军就那么容易打进了我们的首都——南京,又如此疯狂地残杀那么多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我们的同胞就那么容易被机枪、军刀射死砍死吗?而我从史料中看到,有不少场合,我们那些中国军人在放下武器后被日军押到长江边集体屠杀,几千人倒在日军一个班、一个排的机枪下,却极少有人奋起反击,多数人企图躲在别人的身子底下期待逃生;更有甚者,在撤离南京城时,几千中国军人在混乱中相互残杀致死六七千人……

  第四问:明明是30余万人被屠杀,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审判过了,为什么日本人几十年来就是死活不承认有那么多人,甚至连与中国友好的人士也认为没有死那么多人?因为我看到:我们几十年来,没有一次完整地对死亡者进行搜寻和统计,都是些“大约” 、“估计”的数字,一会儿“警察厅长”说南京沦陷时“城里还有20多万人” ,一会儿又有人说“应该加各地逃难进城的约有50多万人” 。相比之下,日军对自己的每一位阵亡者一开始就一一登记造册。我们呢,至今仍只有几万死亡者的名单。

  唉,看过浩浩漫漫的史料与实地采访,有太多的“问号”在我心中想问国人。于是我在作品的最后提出了“十问国人” 。

  为什么中国多汉奸?

  不用说,南京大屠杀肯定是日本人干的。但为什么日本人能制造如此令人发指的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我们不得不注意其中与中国有关的原因,即我们内部多汉奸,他们事实上帮了日本人不少忙。

  在南京保卫战的初期,我方军民数十万人共同对敌,日军像瞎子摸大象的时刻,却有无数汉奸突然冒出,他们明的、暗的冒出来为日军点灯引路,毁我要害。有位当年的中国守城军人如此说:“当时的南京城基本上在开战之前就已经被炸毁了大半。这里不得不说一些可恶的汉奸。当时南京一到晚上根据命令是要实行全城宵禁的,所有灯火都要熄灭以免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但却意外地发现街道那边居然有个地方有火把在晃动,接着火把附近就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第二天才听说西门附近守军储备军火的地方遭到了轰炸,弹药损失很大,而那个晃动的火把应该就是潜伏在城内的汉奸所为。看到这则材料我当时真的很生气,也很悲痛,这是怎样的心理在作祟?我百思不得其解。汉奸为日军的飞机指示轰炸目标,除用火把外,电筒也是重要工具。后来有一次巡城的宪兵在轰炸后抓住一个汉奸,第二天,即被下令枪毙。那个男人很年轻,二十出头,却痞气十足,听说本是青帮的流氓后来被日本人收买了,专门为日军轰炸机引导轰炸目标。除轰炸之外,汉奸利用投毒的方式来毒害我们的士兵。有一次在医院吃饭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班的士兵被送来洗胃,食物中毒,后来才发现是他们喝水的水井被人投了毒,全班士兵除了少数人未中毒之外,大部分中毒严重。虽然经过紧急抢救活了大部分,还是有一名士兵因为中毒太深去世,想来应该也是城内汉奸的‘杰作’ ……”

  古人曰:居其地,而献其土,视为不忠。食君禄,而弑其主,视为不义。

  看看今天我们的社会:卖国取利者,喜取小利者,毫无忠义、爱玩是非者遍地皆是。这些人一旦遇到像当年日军侵略的时代,肯定就是汉奸。

  我们的民族是否还有血性?

  我看到在许多大屠杀现场有这样的场景:那些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愚蠢和迟钝得像木头一样!当时,逃至下关或被押至下关的中国军人有几万人,他们不是没有人看出日本兵在一步步引他们进入死亡的圈套,而且相当多的时候,已经见了日军端起机枪朝自己的胸膛开火了。然而,枪杀现场却罕见有人站出来带头反抗,绝大多数人只是抱头弯腰躲枪杀,或者是期待别人的身子能够挡住飞来的子弹,结果是:你死我死大家全死了……这种场面太多,太惨!太叫人胆裂心寒。

  胆怯是人的天性,但没有血性的军队、没有血性的民族,遇到像日本侵略者这样灭绝了人性的军队,惨遭大屠杀是必然的。

  在数万日军的队伍里,有许多人留下了战时“日记” ,中国军队里的部分幸存者后来也写过一些文章,但我却稀见日本军人投降的例子。都说日本人有武士道精神,其实武士道源于我国最初的武术之中,可为什么我们这些发明和创造了武士道精神的后代们如此示弱、无为?他们为何宁可丢去宝贵的生命,而不起来进行哪怕是无谓的反抗呢?

  不是绝对没有机会。我看见几个幸存者和日军的回忆里这样描述:有时一个班、一个排的日本兵,用几挺机枪、几十支步枪,便将几千人的中国俘虏、中国百姓杀得一个不剩——个别没死的是因为倒在尸体中间装死才幸存下来!

  当年的日本人在侵华时,他们在国内都有一种说法,叫作一个日本人能抵一百个中国人。这话听起来,有点牛。但很多时候却被证实了。在“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的有关资料里,我看到了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我因此感到特别的郁闷、感叹:中国人真的不如日本人?几百年都改变不了?我们民族的血性何在?

  其实,今天的中国人更缺少血性。我们现在像一个虚弱的胖子,外表很好看,其实不中用!这不中用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里缺少坚强的、坚定的信仰和敢于牺牲的基因!我们的唱功远胜于实际的本领。

  中华民族从来不是好斗的民族,我们从没想过侵略别人,我们一直在祈求世界和平。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祈求和平而放弃强体硬骨的血性精神。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是软弱可欺的民族,是永远没有希望的也是不可能真正走向强盛的民族!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注意点细节?

  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不注意细节的人,是不可能成大器的;一个不注意细节的国家,同样不可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争议,我看了那么多双方不同人士(尤其是中国和日本两方人士)的论点与观点,差异的地方就是关于到底是“30万人”还是“不到30万人”的问题,是该不该把近10万的中国军人算进去的问题。至于像个别日本极端分子所说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等话,根本没人信,因为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早已定论,中国南京的军事法庭也对此有法律判决。然而,有一点不能不提醒国人:我们在对待和处理有关被日本军队残害致死的人数和人员分类问题上的混乱,确实有时让他人抓住了话柄。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不说,战后几十年了,不同政府、不同组织,也多次对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进行过统计、调查,但都是不全面的、零碎的、临时性的,缺乏严谨的、科学的、系统的、精细的调查与统计,这就给某些别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钻了空子,甚至中立的和友好的人士也感到无助于我们。

  但是日本人,他们对广岛、长崎惨遭原子弹轰炸而遇难者的统计却非常精细——每年都要把名单在纪念日时重新整理、补充,这项工作至今仍在进行。而我们呢?我知道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进行过几次寻找幸存者和遇难者的调查活动,其他部门、其他组织也有过类似的活动,但因为朱成山他们的资源与能力有限,故有关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人与人数始终没有弄清楚,而且给我的感觉是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哪届政府、哪个人想真正把它弄明白。

  300000,这个数字好大呀!300000人排列在一起,向我们走来,将是何等的气势!300000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如果横在我们面前,又将是何等的恐怖与悲惨!他们可都是被野蛮的侵略者屠杀而亡的呀!可——可我们依然还不知他们姓何?名何?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人是否还在寻找和惦记他们?

  我们不知道。我们活着的人没有帮助他们完成此愿,我们无言以对300000亡灵。

  亡灵在金陵的莫愁湖里哭泣。亡灵在下关的长江里呜咽。亡灵在钟山岭上呼喊——呼喊什么时候把他们的名字记住,呼喊什么时候才能让日本右翼分子们的嘴闭上……

  在当时拉贝先生他们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留下了一份份史料,我经常为这些洋人们所写的记载日军抢劫后他们住处丢失物品的单子而感叹,因为这些物品单上不仅把每一样丢失或损坏的东西记录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一个杯子几元几毛、日本兵损坏的一张桌子少了一条腿等等这样的细节都清晰无误地写在纸上、装入文件档案内。相比之下,我们呢?

  有一句话必须告诉国人:我们再强大,也绝不能忽视哪怕是并不重要的细节。

  我们的军队就没有改进的地方吗?

  日军攻克南京城后的第五天,其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进城那天,日军在中华门至“总统府”路段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 。这是“皇军”显耀他们的“伟大胜利” ,有当时的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本土在那一天也同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活动。对日本而言,那一刻是他们梦想成真的“光荣” ,因为4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丰臣秀吉就在做着试图吞并大清帝国的梦想。日本人的这个梦想用了近400年的时间,能不让这帮强盗“欢欣鼓舞”嘛!

  在这次“入城仪式”上,有一幕我们国人基本上没听说过,也没见过,因为查阅敌我双方的历史资料,我看到了——在松井石根检阅自己的“英勇部队”时,有一个方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个个穿着整齐的军服,每人胸前挂着一个用白布包着的盒子,官兵们将这个盒子用同样的白布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然后挺着胸膛—— “那个白色的盒子格外醒目地刺入我们的眼睛,他们可都是我们的战友和老乡的遗骨及遗物……看到这些,我们的心情异常沉痛,发誓要为他们报仇! ”这是日本兵当天写下的“日记”里的话。那一幕,我感觉十分恐怖,也十分震撼,因为它让我想到了许多——

  它让我想到了日本军人的教育与培养:他们平时接受“效忠天皇” 、“为国荣耀”的信仰,即使天崩地裂也很难改变;许多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多数也是几个月前才拿到入伍通知书的。参军入伍,到中国打仗,我看到许多士兵写的“日记”里描述:接应征通知的那一刻,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尤其是他们的父母亲和妻子及兄弟姐妹,都捧着通知书,边哭边流着泪说自己家人总算有了为天皇效忠的机会!这种“爱国” 、“尊皇”之心,尽管好像有点洗脑一般,但比比我们的军队呢?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们当时的军队是拉壮丁式的“征兵” ,青壮年被征兵,完全不是自愿的,是哭着喊着硬被拉走的,这样出去的军队能打得赢战斗吗?所以中国军队当时听起来守城部队数量上比日军多出一倍,但真正的战斗力其实并没有多少。这是造成日本军队横扫我苏南大地的重要原因。

  它让我想到了日本军人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相互之间的关心帮助:射击、杀人、克敌制胜,每一套都有不能随意更改的铁律。“入城仪式”上这一日军方队胸前挂的盒子里装的是这些阵亡日军的遗骨或遗物。我看到日军士兵从离开家乡到登陆上海后一路到南京的“战地日记” 。他们也常常有自己熟悉的人阵亡,因为来到异国他乡,每个中队除了一名指挥官如我们的连长一样外,只配一名医官,其余的全是战斗员。当一旦出现阵亡者后,活着的战友们就得马上处理阵亡者的尸体,他们或将其掩埋,有时来不及掩埋就一把火烧了——这样做是为了“不让中国人践辱他们的灵魂” (日本军人的话) 。日本人做事许多方面让我感到很野蛮不可思议,但这也是这个大和民族强盛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撑。他们的士兵和军官,对身边倒下的战友,为了激励和纪念他,往往会从战友尸体上割下一块头皮、剪下一束毛发、甚至砍下一根手指或一根脚趾,他们认为把死者身上的东西留下一块带回本土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试想一下,一个每时每刻用死去的战友的灵魂来激励自己意志的军队,会是什么样的战斗力?

  日本人侵略中国,特别是在“淞沪大战”和日本人说的“南京会战”时,日本军队所用的部队很值得我们研考:他们所征用的部队叫做“乡土部队” ,即每个联队、每个中队(一个联队相当于一团的编制、一个中队相当于一个加强连队)都是以每个行政区域名字命名的,如“京都” 、“大阪”联队,下面可能是“福冈中队” 、“熊本”中队、“宫崎”中队等等。日本军队如此编制好处何在?我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点:战时能迅速征集大量兵源,由于日本平时对预备军人有一套完整的训练和管理机制,所以一旦国家需要大量兵源,这样以一个行政区域征兵和调集队伍,会组织得很好和有序。同时对每个参战者、每个家庭都有相互的触动和激励,甚至是牵制作用;在战斗中,由于用行政区域编制部队,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哪个地方的人、哪个单位的球队,荣誉感自然而然地产生,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尤其是战场上,除了相互激励、相互配合,还有相互牵制的巨大作用。比如张三当了英雄,一旦把这消息传到家乡,某某家的男人在战场上“立了功” ,这份“荣誉”会让家人和家族及区域里的人都振奋;相反,如果李四在战场上当了逃兵,他自己丢不起这个人就别说了,这样的消息传回老家,父母、妻子怎么办?家乡人也会骂死他。所以日本军队这样的编制有巨大的战斗力与牵制作

  再看看我们的“国军” ,一盘散沙。平时既没有预备兵役制,更不用说民防意识和全民备战体系的建立以及国民军事训练机制等等。“拉壮丁”制的兵役、部队编制又以各个派系组成,如此的混杂纷乱,仅此一点,与日军相比,仗未打,就基本上先输了一半!

  今天的军队难道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新一代人应该牢记些什么?

  从很多可以获取的信息中,我们能够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今天日本的年轻一代其实真正知道南京大屠杀的人很少,除了有他们不是很愿意了解别国历史的原因外,日本官方对南京大屠杀的否定和右翼势力不断在颠倒是非、胡说八道,使得这样的历史真相不能很好地向日本年轻的国民讲明,因此十有八九的日本青年是不了解二战时期他们的国家给中国和亚洲及世界带来的深重罪孽。相反,这些年,日本右翼势力一手制造的钓鱼岛等领土的争议,形成了国与国、民众与民众之间很浓的敌对情绪,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当代日本青年自觉自愿去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日本人怎么想、怎么看历史,我们能用的办法有限。

  中国年轻的一代如何看待如南京大屠杀事件,如何从中保持和校正自己的爱国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不能不说,我们的年轻一代都很聪明,有能力,辨别意识也很强。但他们身上也有不少毛病,比如对历史并不会像老一代特别是亲身经历的人那么刻骨铭心、那么执著坚定,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教育,国家现在建立了抗战和南京大屠杀的公祭纪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个仪式上的一次沉默与哀悼,只能产生在大环境、大氛围中的瞬间感动与触动,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冷静的思考,形成主张与观念,并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认识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及时代层面中种种深刻的问题后,才能在一个人内心构筑起信仰、坚定住主张。

  中国的年轻一代,在历史问题上需要认认真真地补充这些课程。责任、荣誉、国家,中国的年轻人,也应该把这六个字的内容,以中国人的方式和理解去陶铸在内心并付之崇高的行动中。

  追求永久和平,我们准备好了吗?

  战争并非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国家的命运和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命运,其实也可能会瞬间出现完全违背人们意志的结局。今天难道就不是这样了吗?

  中国现在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又与世界第一大、第三大经济体平起平坐且有可能在日后替代美国成为头号经济体。加之,我们有十三亿人口,于是“中国威胁论”等等论调这些年频繁出现,周边的大小国家都在围着我们起哄、甚至是拼着命死咬。从东方的我们,向太平洋西岸展望,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他们似乎不会改变与我们长久较量,无论如何掩饰,无论如何高调,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竞争也好、斗争也好,都将越来越激烈……我们希望以邻为善,和平共处,但他们并不这么想。他们的利益至上和制度本质,决定了他们与我们崛起的对立和斗争。以为仗着经济利益的相互依赖便可掩饰越来越严重的冲突与心理分化,以为他们可能放弃扼杀甚至毁灭我们的企图,那太天真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与战争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否则国家还要它干嘛?各国的军队还有何必要存在?干嘛都在忙着更新武器?以及留着联合国干嘛用?我们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提醒我们的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这样的危险时刻,每天都有,每个人都可能遇上,南京大屠杀的事也可能还会重演……到那个时刻,我们该怎么办?想一想南京大屠杀的悲剧,我们就知道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中国今天如此强盛,我们为防止新的“南京大屠杀”准备了什么?我认为,所有这些问号,都是对和平的拷问。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所以我写《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一书,最大的创作体会是:假如和平是我们永远的追求,那么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必定也是我们不能动摇的信仰。

  60万字新作写完当晚,我写下了一首诗,以表内心的一份寄托和希冀。现摘选几句:

  活着的

  为了死去的

  公祭

  那个黑暗而

  野蛮、卑鄙的

  屠城记忆——

  …………

  公祭去吧,我的同胞兄弟

  当南京城的哀鸣号响起时

  我们不应再对

  和平的信仰断断续续

  保持警惕,保持清醒

  创造繁荣,练就本领

  方可让美好的生活

  长久与温馨

  方可让古国的土地

  不再沾染鲜血

  来,我们一起摘朵白花

  去献给那些沉默的亡灵

  向他们轻轻说一声:安息

  安息,安息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