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重现历史里的失踪者(海铭)

——谈李硕儒、胡玉琦历史小说《千古商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10日14:01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海铭

  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故事的耀眼光环下,范蠡这一人物可以说在历史上是有所遮蔽的。近年来,多有作家回归历史,借历史的波诡云谲,凸显胸中对过往和当下的体认。 《千古商圣》也是如此。这部作品虽然是小说体裁,但李硕儒、胡玉琦选择重提范蠡,将他的一生波澜带回当下时空,在当下“戏说”乱象横生的出版市场上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春秋时代是个哲思滔滔、盛产大家的年代。一代商圣范蠡,在吴越争雄和与西施的情恋传说中惊鸿一瞥后,史书中便再难觅其踪影。这位集儒道于一家、重于经世致用的先贤,是如何在入世到出世中顿悟的?如何从功名的巅峰中意识到连年争霸势必民生凋敝,从而急流勇退锐意经商,走上以民富带国强的艰难历程的?作品营造出了当年的时代氛围,描绘出春秋文化中忠、侠、勇的底色,故事悬念迭起,令人不睹不快、难于释手。作者虽然明知道范蠡的题材偏冷,但仍然不愿意放弃这样的尝试,我觉得这是对于历史作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唤回历史人物的生命,使之为当今国人提供思考的进路。

  小说择取的历史,距今两千五百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两位作者均潜心钻研秦汉历史多年,在40余万字的小说中纳入了大量的真实史料,让那些一国亡、一邦兴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千丝万缕地与小说中几十个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千古商圣》的两位作者被史料中所包含的这颗孤独灵魂深深地震撼,精心发掘,逼真再现了消失在我们身后几十个世纪的那个时代、那段历史。这部作品既然涉及如此宏大的框架,迭出的人物、故事,很容易在写作中陷入技术主义的细碎模式,但如果以线性历史发展进程为线索,结构往往又失之简单平淡,人物个性被历史事件淹没不显。这也是如今许多历史题材长篇小说面对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挑战,作者带着探究范蠡这样一位有着独特历史贡献,引领华夏商脉的人物为什么会被遮蔽的疑问进入史料分析。接下来小说的结构就不再是单线的,而是复调的。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经历和春秋时期越国、吴国、楚国等的历史并不是分离的,相反联系得非常紧密,他是一根主线,扯动这条主线,小则各个人物命运,大则整个春秋时期的政治史战争史,这些东西都被调动起来了。

  这部作品并没有过多渲染范蠡作为一代商业奇才的传奇色彩,反而将他的性格细致地在种种日常活动和对话中展现。这样的写法,把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呈现得更加细腻传神,更令在史料、传说中一定程度上被模糊化的范蠡还原为真实、复杂、丰满的个体形象。作者在大历史格局中讲小故事,透过对范蠡、西施、慧游、奕石等人物命运的描写,在场面描述和人物刻画上不吝笔墨,也对历史、商业等领域的规律性内容有着深入透彻的解读,使这部小说内涵厚重,有灵魂、有主题、有故事、有反思,谈坎坷,论输赢,品得失,话古今,以史喻今,以虚构照史实,使读者从中获得诸多的人生启迪。

  谈到创作《千古商圣》的缘起,在身为作家、编剧、学者的李硕儒看来,因为范蠡寒微的出身,才最了解生民之苦;正因为他的悲悯之心,才知道天地之危;正因为他学富五车、救世之心之烈,才突破楚国等级制度之限,远赴越国扶弱击吴,实现了他“功名之学”的初衷。然而,当他辅佐勾践灭吴复越后,范蠡改弦更张,急流勇退,带着他的妻儿、近侍,隐五湖、建陶山,将目光投向了天下苍生,他与民同耕同贾,以自己的智慧才华,勤耕耘、巧经商,已达济民、富民之愿。远在两千多年之前,这位起自青萍之末的寒士,就以其狂热的入世之心建功立业,一举升至上将军之位后,又以其冷峻的观察体验毅然退出名利场,以出世之心建立、培植并终生实践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可以说,他才是那个政治乱浊、哲思纷纭的时代绝无仅有的清醒者、超前者、无私者、脚踏实地为民谋福造福的大悲悯者。

  近来,涉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不少作品要么拘泥于史料,没有灌注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人文哲思,导致作品思想贫弱,要么停留在戏说演绎表面,缺少对民族过往的尊重,历史性被娱乐性冲淡。 《千古商圣》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写出了他对财富的认知和态度。既称“商圣” 、“文财神” ,他对财富有一种先知先觉的理念,即财富是宝贵的,因为没有财富的支撑,民不能富,国不能强,你的使命感再大、悲悯心再厚,也难了心愿。为此,他以治国之智慧谋略经商,真可谓百战百胜;然而财富积累之后,他不奢靡不挥霍,不传于后世子孙,而是用来济民富民,带富一片,将财富用于公益事业,因而形成了自己的财富理念、财富道德、财富传承法。他的这些理念,仍是今天摆在人类面前的迫切命题,对于当今我们国家民族的富者、贫者都可称楷模,可资研究借鉴。这部作品通过范蠡艺术形象的塑造,尽力展现了附着在他身上的儒学、道学和东方商学的精髓,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尽了一份力,为民族血脉的延流尽了一份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