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大视野 新视角(王纪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5日10:35 来源:解放日报 王纪人

  很多作家都写过上海,着眼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怀旧回望的,也有呈现当下的,有的则兼而有之。一般来说,怀旧回望之作以有历史的厚重感为上品;着眼当下的,则以观照的敏锐和视角的新颖独特为佳。吴崇源的长篇小说《穿越上海》应该属于后者。着眼当下也有各种题材可写,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多样杂色,时代的变动不居,是所有作家亲历的,但多数作家避免写较大的题材,他们限于生活经验的狭小也只能从平凡世界中择取一角,然后苦心经营,并发掘出某些人生真谛,虽已如此也难免显得平淡;写得精致细巧,大抵是这类作品唯一的取胜之道。

  《穿越上海》摒弃了这类写法,它的视野显然大大拓宽了,视角也更见新颖。它侧重写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奋斗中的曲折历程,他在创业过程中与政府、国有企业、银行、中外投资者乃至法院等方方方面面发生交集;他有亲属、同事、男女朋友、贵人、敌手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凡此都构成了一张更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多角度多方位地打捞起社会生活的形形色色,并予以有力度的发掘和表现,使读者看到了大时代的多个面相以及社会人群的众生相。

  小说描写了多种所有制交集下的企业经济活动,人与人的交往纠葛,以及从中表露出来的人性。作为正规优质的民营企业,苏泰达的实业公司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与此同时,他的优质资产也受到某些人的觊觎。当苏泰达在美国寻求风险投资未见眉目时,公司却遭遇了空前的危机乃至灭顶之灾。先是产品“吃死人”的投诉和媒体不实报导,接着法院送来了传票,股东要求退股,联合调查组准备进驻,有关方面来电要求停产,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所有这些异常活动都出于一国有企业老总盛昌发的策划,目的是整垮苏氏的企业与并购。

  小说一上来就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博弈,写一方如何步步紧逼,一方如何危机公关逐一化解。前者拼凑了遍及司法、媒体、银行等在内的联立阵线,实际上是利用职权公器沆瀣一气为非作歹的一群腐败分子结成的利益集团。小说逐渐揭开了他们的丑恶嘴脸和卑鄙用心,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其中盛昌发的性格刻画尤显深度。他口口声声要保卫和增强国有企业,实际上国有企业已经被他们一些高管蛀空化为私产。小说写了盛昌发如何从反感国企改制中的化公为私,到眼红别人暴富自己也如法炮制,乘改制之风,轻而易举地通过将其中一个企业抵押,又用银行贷款买下化为私产的乾坤大转移,以及挪用公款炒股,私分房产,包养情妇,生活奢侈糜烂等不正之风。盛昌发不是老虎,不过是只苍蝇,但他与许多贪官一样,总能在社会变化中找到寻租的机会。围绕着一群贪官污吏和富商的奢侈生活,小说写了KTV包房、夜总会、私人会所以及种种豪华场所,男人们一掷千金,女人们沉浸在奢华的物质之中,她们互相展示着各自拥有的独一份的奢侈品。

  丁婕的初恋男友甫从美国归来,惊讶于上海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甚至超过了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与美国也大异其趣。在女性形象中,丁婕其实是许多男性倾慕追逐的“奢侈品”,她不承认自己是交际花,而是公关专家,靠融资公关或危机公关赚取项目费,但她公关的最后法宝可能就是性交易,最后“金盆洗手”。小说围绕主人公刻画了爱慕他的几个女性形象,发妻是义字当头,再婚妻是情字当头,大学女副教授是痴字当头,丁婕应是情性兼有。

  小说将主人公苏泰达定位为海归的中青年才俊,他抱着用实业报国的志向从美国回到上海办厂,并且恪守“待人以仁,独立思考”的立身行事的原则,这就使他不同于一些靠不正当手段或仅靠机遇发家的暴发户,真正代表了今日社会新兴的经济力量。可以说他是在历经艰难中创业的,即使在化解“吃死人”风波后,又因借贷无门,不得不签下被盛昌发并购的协议。即便在盛昌发东窗事发无力并购时,也屡屡为资金短缺所困,差不多要到手的美国风投公司的贷款,也因该公司的倒闭而失去。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影响了苏泰达公司产品的销售和资金回收,只得变卖部分家产才转危为安。虽然政府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也由于社会的腐败现象,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小说把这种困难曲折的过程化为生动丰富波澜起伏的情节,并使这一情节链构成了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叙事结构模式,相当引人入胜。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以理想主义的色彩,他不仅长得气宇轩昂,宽以待人,成为许多女性的爱慕对象,也同样得到企业职工的爱戴。他提高管理和劳动的分配比例,实施“劳动价值回归”,使职工买得起住房;他放弃资本分红,只领管理工资,用于发展企业和做慈善:他在市区办起了多个“拉兹洗浴中心”,并带领职工进入汶川参与救灾。甚至他打算把企业送给国家,这自然不切实际。所有这一切并非出于沽名钓誉,而来自于他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观。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获得心灵自由,也为了让他所能惠及的人群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

  《穿越上海》以独特的姿态完成了对新世纪上海的一次“穿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