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文艺工作座谈会 >> 正文

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李佩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5日09: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佩甫

  每一个文学工作者都有自己最熟悉的写作领域,或者叫“领地”。我的“领地”在平原,是生活着几千万人口的大平原。这里一马平川,四季分明,平均 气温16.8℃,植物丰茂,可以说“插根棍子都可以发芽”,是历史上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中原腹地,也是儒家文化浸润最深的一块土地。这里鸡犬相 闻、人口密集,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是被后人修饰过的,已经没有原始的东西了。在这块地域生活的人们可以用16个字概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不择手段、生生 不息。

  多年来,我一直行走在平原上,每年都会下去走走、看看,也可以说是在研究平原。平原是我的家乡。在文学创作上,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原”,就 有了一种“家”的感觉。可以说,我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的“亲人”,当我写他们的时候,我是有痛感的。所以,我一直是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当作 我的写作方向。我是把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当作“植物”来写的,写“土地与植物(人)”的关系和生命状态。我曾经把自己数十年对这块土地的认知与探索写 在了我的3部长篇和一些中短篇小说里,如“平原三部曲”《羊的门》《城的灯》《生命册》等。

  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高速旋转式的变化常常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是目瞪口呆。思考在大变革甚至大迁徙中的中原人的 生存状态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就像是前方突然失去了目标。比如,30年了,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土地的承包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有的一家一户的承包制转向 租赁制或向大户集中,由于农民一批批地流入城市,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乡村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乡村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原始意 义的农耕社会正在土崩瓦解。在平原,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已逐渐演变为流动着、迁徙中的一个个“背着土地行走的人”。他们或个体、或家族、或群体,在大变革的 潮流中被夹裹着四处奔突,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旧有的生活方式。比如,杭州、深圳有中原农民群体组成的出租车司机群落。我出差时了解,他们多数是豫东平原上走 出的“周口帮”,一问就说:周口的。比如:北京有经营蔬菜的乡帮(多来自豫北)、当保姆的乡帮(多来自豫南,一问就是:驻马店的)、搞建筑的乡帮(多是豫 北、豫东的,一问就说:林州的);往西,新疆有大批从拾棉花开始而留下的现在成为小商贩群体和承包土地的河南乡帮……他们过着一个带一家,一家带一族,一 族带一村,以村为群体的、先漂泊后定居的“复制、印染式”的生活方式。这是连根拔起的一种生活,是疼痛与憧憬并存的一种生活。

  我所居住的城市郑州30年来一直在大拆大建,道路每天都在变化,常常从外地出差回来,就认不得回家的路了。每当我看见坐在马路牙子上端着大碗吃 饭的民工时,心里就疼,我就觉得我是他们中的一个,就像伊朗剧作家阿巴斯说的那样,作为一个作家,当“车轮滚滚向前时,我们仍要关心那些趴在铁轨上酣睡的 蝴蝶”。

  比如,在我住的小区里,早年曾有一个小伙子,他每天在小区里打扫卫生也捎带着收破烂,见人就点头。前些天,我跟他聊天,很惊讶地发现他不但已娶 妻生子,孩子已在城里上学多年,一个已读大学了,而且还买了两套小户型房子、两个车库。进城20多年了,农民也已开始在城里置家置业了,早已不仅仅是打工 一族了。我原以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族是买不起房的,可我错了。我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对农民来说是一个自发的大流动、大迁徙的时期。农民已非原来 意义上的农民了。由于身份的变化带来心理的变化,由于心理的变化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在宁波遇见一个老乡,一个做生意富了以后躲起来的人。他被老乡骗 了两次后,不愿再回家乡,也不愿见老乡、熟人。他成了一个富有的躲藏者。对此,我的思考远远不够。

  对中国乡村来说,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一种是走出去的,另一种则是由生产方式的改革而实现城镇化。

  比如,早年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子原来做“枪杆”,就是那种长矛的杆。后来枪杆作为武器不让做了,他们就改做杆秤。祖祖辈辈都是一边种 田一边做杆秤为生。解放后有一段时间“割资本主义尾巴”,杆秤也不让做了,只有个别人家偷偷做。改革开放后,他们有一段时间又开始做杆秤了。可没过多久, 这种旧式的杆秤就没人要了。后来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带回一些新式的弹簧秤、电子秤,一些头脑灵活的就学着做,结果生意很好,一村人都做。于是,这里由一 个村子逐渐地演变成了一个镇的规模了。

  再比如,前不久我又去信阳看了一个名叫郝堂的村子。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一切都按自然形态发展,山村、瓦舍、荷塘、稻田……现在已成了 全省有名的旅游景点。当地政府的一个乡长讲了一个很好的观点,那就是郝堂的发展要尊重自然环境,尊重村庄的原始肌理,尊重群众的意愿。郝堂村的建设,从某 种意义上讲,是对中国乡村重新认识的新的视角,也是一个真正关注民生民意的视角。

  中国在变化中,中国的农民在变化中,中国的乡村在变化中。在城市化进程中,一部分农民虽然进了城,但仍然是精神上的流浪者、漂泊者。一部分留守 者也已丧失了再造精神家园的可能。在这样一个时期,文学已落在了后边。文学是时代的声音,也是人类生活的先导,时代在呼唤文学的黄钟大吕。作家更应该顺应 时代的发展,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然而,这又是一个变化中的时代,是一个多元的、无序的、行进中的时代,是希望与绝望并存的时代,是 高歌猛进而又物欲横流的时代,陌生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可我们被时代裹挟着,被互联网裹挟着,我们就像是背着土地行走,却步履艰难。看见了高山,可我 们丢失了“金色的麦田”,我们自己的麦田。这一切正是我们要重新思考的。

  总之,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非常重要、及时、温暖。对每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都显得语重心长,发人深 省。由此,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通过学习讲话精神,我更愿意踏踏实实做一个坚守文学品格和文学创新精神的探索者,做一个为人民写作的“麦田的守望者”。

  (作者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