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生意经”背后的“生活经”(洪治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2月01日09: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洪治纲

  王手是一位“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的作家。多年来,他在小说创作中稳步前行,发表了很多颇有影响的作品。尤其是一些中短篇小说,既充满了对现实 伦理和吊诡人性的深刻反讽,也体现了作者丰沛的叙事才能和艺术智性,并频频登上各种优秀作品排行榜。同时,作为温州作家,他的生意也做得有板有眼,尽管这 方面的主要功臣还是他的妻子,但作为家庭经济发展的“总舵手”,王手自然也功不可没。很多时候,我和王手相晤,除了文学,生意也是常聊的话题之一。在我的 记忆中,王手聊到生意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讨债”。

  做生意总要牵扯到债务,就像做饭总要牵扯到油盐酱醋之类。所以,我们曾陆续读到了王手的《讨债记》《市场人物》《乡下姑娘李美凤》《斧头剁了自 己的柄》等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之所以反响良好,就在于它们源自作者生意上的心路体验,微妙而隐秘,丰富而鲜活,可视为作者“一鱼二吃”的产物,一般作家 很难有此优势。最近,王手又推出了一部非虚构式的长篇《温州小店生意经》。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除了一些细节上的虚构之外,我的感受是,它是一部地地 道道的非虚构作品,完整地记录了他与妻子“抓物质文明”的艰辛历程,也鲜活地呈现了温州地区乃至中国近20年来市场化转型的轨迹。

  我们都知道,温州人很会做生意;即使到了某个边陲之地,我们也会看到温州商人异常忙碌的身影。至于温州人如何做生意,除了脑子灵活、肯吃苦之 外,我们所知甚少。《温州小店生意经》就像是一部温州人的生意指南。它以家族式的小店作为经营模式,通过作者对自己10多年市场打拼经历的追述,很好地揭 示了温州人做生意的各种经验和规则——如何选址,如何用人,如何发展供货商和采购商,如何盘活资金和货物,如何面对同行竞争等等。除了以自己小店作为实证 性记录之外,王手还将这些经验总结成“29条军规”,并以附录形式置于本书之后。

  但我并不觉得,这些经验就是温州人的“生意秘笈”。细品《温州小店生意经》,我的体会是,生意绝不只是追逐利润或金钱交易,而是人际之间情智沟 通的成果,用王手的话说:“生意是个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没有语录好学,没有条条框框可言。”从上个世纪90年代 开始,随着国营企业的改革,工人的下岗大潮漫卷全国,曾享有各种计划经济小特权的王手的妻子也下了岗。“不找市长找市场”,与其他地方不同,温州人虽也经 历了下岗的失落和恐慌,但很快将心态调整过来。于是,以家庭作坊为主要模式的民营经济,在温州乃至江浙地区蓬勃发展。王手妻子的小店亦应运而生。小店的确 很小,以销售鞋料为主,主营鞋底制作的辅料“化学片”、树脂和胶水。这些东西的利润极低,主要靠以量取胜。但王手夫妻斗志昂扬,坚信聚沙成塔,勤能补拙, 亦坚信床榻林立之处,总是自己的一席安睡之地。

  在这种执著精神的驱动下,他们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温州人当然是不会瞎摸的,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摸到自己有用的“石头”。所以我们看到,在 这本书里,王手差不多是以“呈堂供证”的方式,展示了温州人做生意的本质——做人脉。“生意经”就是“人脉经”,就是要学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这个人脉与 权力无关,并非官商勾结式的人际网络,而是挺进市场的重要方式。为了做人脉,没有什么钱的妻子,以合股的方式请来了极具人气的阿香姨坐店;为了做人脉,妻 子很奢侈地买来“二哥大”,广泛建立客户之间的友情战线;为了做人脉,平时节俭的妻子,年终时却设豪宴答谢各路客户;为了做人脉,即使碰到某些老赖客户, “我”也要用尽智谋……做生意就是与人打交道,这并不奇怪,但温州人对人脉的重视,对生意、人脉、市场之间关系的深邃领悟,却是少见的。

  市场就是“人场”。小店的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拥有良好的客户关系之外,还离不开与内部员工和一些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譬如,为了减轻小店的 税负,除了要与税务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同情之心,还要偶做“打烊状”;为了避免运货车辆超载时受罚,除了要与交通管理人员打时间差,还要与他们搞好 人情关系。至于店内的员工管理,更是像“民政局”和“劳动局”,既要有促勤罚懒的制度保障,又要留住一些有专业能力的“人才”,既要合理地满足员工的生活 诉求,又要有和睦而信赖的情感关系,既要让员工与小店的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又要适当体现老板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说实在的,读《温州小店生意经》,让 我感受极深的是,小店生意之难,不是难在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准确把握,而是难在与各色人等的沟通与交流。一爿小店,一对夫妻,每天都需要直面极为复杂的“人 场”,并努力使之保持基本和谐的状态,委实不易。王手毕竟是写小说的,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敏感,所以在这方面的叙述,确实饶有意味。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所以存在诸多的磕磕碰碰,盖因人性之不同使然。《温州小店生意经》在叙述市场开拓之艰难、之困顿、之尴尬,其背后都是为了 揭示人性之复杂、之诡异、之丰富。它使我们看到,一爿小小的鞋料店,其实也是一个洞悉人性、观察社会的重要窗口,往高处说,也算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窗口单 位”。按理,做生意无非就是一个“钱”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无非是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但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很多人为了钱,却使尽了各种招 术,也袒露出各种人性。譬如欠债的人群里,看起来都是老板,然而此老板与彼老板之间的差别,有时比“人与猴子”之间的差别还大。有人精心设套,使尽空手套 白狼的伎俩,等欠到一定的债务,迅速玩消失;有人确因经营不善,无力还款,逼之太急,便选择跑路;有人自己不行,却眼红别人,邪招频出;有人干脆就把自己 当大爷,如星星索的老板,任你跑断两条小腿,就是没钱;当然也有人即使工厂倒闭,也会委托法院,卖厂还钱……细细品味这些欠债人群的各种心理,再想想中国 当下社会的公民信誉问题,很有意思。它可以让法律疲软,让人情脆弱,让债主愁苦不堪。

  人性之所以说不清,道不尽,一方面是因为人性并非由善恶二元简单地组合而成,善中藏恶,恶中隐善,时善时恶,善恶难辨,都是人性之常态;另一方 面也是由于社会之复杂与人性之复杂的共振发展,一个复杂的社会必缘于民众人性之复杂,同时社会的复杂又会激化人性之复杂。所以,苏轼曾说:“人之难知也, 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做生意虽是卖买关系,因牵扯各自的利益,关涉自我的存亡与发展,必然会催生各种人性的表演。王 手很善于动用小说家的笔法,对这些人性的表演叙述得酣畅淋漓,读之也极为痛快。

  尽管王手使用最质朴、最诚恳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自己最真实的故事,尽管他还将之取名为《温州小店生意经》,但我以为,该书很多时候都不是在 谈生意,而是在谈生活,谈世道人心,就像他在书中的某个标题所言:“生意经和生意都没有关系”。确实如此。按王手自己的经验,“好的地段,不一定能开出好 的店;好的店,不一定能做出好的生意;好的生意,不一定都能做久做长”。这有点“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了。这并非什么生意上的“独门秘笈”,只是常识 罢了。这又有点“看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王手所说的生意经,其实就是我们的处世原则,或者叫“生活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