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深情的吟唱者(商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7日10:06 来源:海南日报 商震
郑文秀 著 作家出版社 2014年8月郑文秀 著 作家出版社 2014年8月

  记不得是哪一天了,反正凤凰花没有开,天阴沉沉的,在天涯海角,同行的人说运气不好,没有看到晚霞,我不以为然,脑海里,满是苏东坡的诗句:“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九死蛮荒终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是吾乡”、“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是我喜欢的诗人之一,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三年。他的诗句,让我在面朝大海的时候,觉得岁月忽晚,人生如寄,觉得每一次离别都悲壮如一个晚霞满天的黄昏。他的诗句,直接让我喜欢上了海南。

  翻开郑文秀的诗稿《可贵的迹象》,仿佛又踏上了这片热土。和苏东坡的悲怆不同,郑文秀的诗歌饱含着温和的赞美,在他的诗集里,随处可见明丽的阳光、暖洋洋的海风和黎家村落的山歌。在苏诗中,我们可以了解黎族人的淳朴。在《可贵的迹象》中,我们可以读到黎族人的灵魂。郑文秀,作为一个海岛山区走出来的黎族诗人,见证了自己的民族在新时代的变迁,虽然他很少在诗歌里提及自己的民族身份,但诗歌作为灵魂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让他血液里的乐观、真诚、热情以及对万物充满感恩和敬畏的黎族基因,不可避免地被词语带到了纸上。《可贵的迹象》是他的第二本诗集。相对于他的第一本诗集《水鸟的天空》,可以看出他的探索与进步。不仅题材在拓展,视野在开阔,思考也在往深处走,表现在语言、意象上就更显凝重,缓慢,难测,越来越接近一片深邃的海。

  和所有的黎族儿女一样,郑文秀是大自然的孩子。所以,他的诗歌基本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在山里,路上,海边写的;一类,是在城市里写的。前者,因为和大自然贴近,写的时候,他的内心是荡漾的,写出来的文字,是暖色调的。看这些句子:“你会看到大海和天空接吻时的大度/飘逸和浪漫”(《秋天的海》);“让生命在海上保持着/呼唤和跳动”(《一窗大海》);“蝉的声音灰白而丰盈/孩子们童真的唇边在等待什么……这一夜,大地被一个圆圆的铜镜/深情地感动着”;“当山海在岩石上交配时/太阳的余晖终于辞行/山脚下,原始生长的河流缓缓地爬向山顶”(《挽歌》)……像刚捞上来的海产品一样,每个词语都在活蹦乱跳。当写到城市时,他是寂寞的,失落的,怀念的,忧伤的,写出来的字也偏冷色调。“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星星才把慈悲交给我/时间带着城市的灯光越走越远/我夹着香烟倚窗眺望/这个深夜很孤独/但我还是向它致敬/那些年轻的爱情/正贪婪地吸允着黑夜的风景”(《静夜独思》);“我怀念一片叶子落向溪涧的声音/那是生命圆归时惊起的骄傲”(《生命》);“不要问我发芽的文字/为了谁”(《回归的符号》);“没有月光的夜里/星星是最可靠的”(《第三种感官》)……这些直抵内心的诗句,像一个孤独的吟唱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轻轻地喊这个民族的魂。这种感觉,以一首叫《城市信仰》的诗,体现的最为明显。“从我走进城市的那一刻/虚拟的空间,带色的面具/让我尝到生活中的/真实与虚伪/我被一种理想的梦牵引着……一种信仰的目光/高挂在神坛的树上/我想,生命即使消亡/也希望有天河的星光来陪葬”。

  读完郑文秀的诗集,我们有理由期待以郑文秀为代表的黎族诗人,立足海南这片热土,充分挖掘本民族的诗歌传统,在未来的创作中,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以诗共勉:天地有诗,江山有待。赤子易老,丹心莫改。扎根热土,凤凰花开。面朝大海,魂兮归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