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方方:老房子的前世今生说不完的故事(陈诗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7日10:04 来源:海南日报 陈诗艺
庐山老别墅赛珍珠别墅。 (资料图)庐山老别墅赛珍珠别墅。 (资料图)
方方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9月方方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9月
方方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9月方方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4年9月

  近日,著名作家方方携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的《汉口的沧桑往事》《到庐山看老别墅》亮相2014年武汉华中图书交易会,与读者见面畅谈图书写作背后的故事。方方的笔触在书写历史、回忆人物的时候,有一种多角度的大视野观照,将观察角度置于人与时代、性格与命运的繁复错杂的相互关系,用文字带着读者一起回到那段逝去的时间里。

  ■ 陈诗艺

  “这两本书虽然都是再版,但这两本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受欢迎的书。”近日,著名作家方方携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的《汉口的沧桑往事》《到庐山看老别墅》亮相2014年武汉华中图书交易会,畅谈图书写作背后的故事并为新书签售。

  老别墅写作背后的故事

  两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似都有机缘。“最初出版社约我写《到庐山看老别墅》,当时我正在办杂志,觉得利用片段的时间写一些文章也不错,而且我是江西人,故乡就在庐山脚下,虽然我的父母自小离家在外,我对庐山了解不多,但我真的很喜欢庐山,希望通过撰写这本书了解它的风雨和云雾之外的人文性的东西。”

  “也是为写《到庐山看老别墅》这本书查询资料,我泡进了图书馆和档案馆,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阅读武汉这座城市的过往和旧事,诧异、惊奇、震撼、感动,各种情绪在这样的阅读中交替,我想我也该为它写一本书才是,就有了《汉口的沧桑往事》。”

  “还有一件必须说的事,有一年,一位叫玛尔塔的德国老太太来到武汉。她当年出生在武汉,并在武汉长到13岁才离开。她讲起她的家事时,也说到她家有别墅在庐山。于是我就送给她一本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庐山的书。她惊喜地拿在手上翻阅,当她翻阅到一张图片时,不禁叫了起来:这是我家的房子。然后,她就委托我去庐山看看她家的别墅,并且希望我拍几张照片给她。根据她提供的地址,我很容易找到那幢老旧不堪的别墅。通过朋友,我将这些照片传给了玛尔塔。两三年后,我有机会去德国的德累斯顿访问,玛尔塔老太太闻知后,再三希望我去她住的慕尼黑走走,于是我便专程去了一趟。在玛尔塔老太太家,她拿出两本与庐山有关的书和一本相册送给我。相册是她的朋友家的,上面贴着那一家人上世纪初在庐山上的生活照片。两本书则有一本是李德立当年所写庐山开山史和一本摄影家所拍摄的旧时庐山照片。这些东西,在我从德国回来后,全都转送给了庐山图书馆。在送走之前,我将所有照片都扫描了下来。这是非常珍贵的庐山照片,我相信国内几乎没有人见过这样一些照片。在再版的这本书里,这些老照片几乎都用了上去。新版的书,与老版相比,因了这些照片,显得更加丰富和厚重。因此,我要在此感谢玛尔塔老太太。”

  建筑与情感记忆相关联

  《汉口的沧桑往事》《到庐山看老别墅》两本书都与老建筑有关,方方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或是一座山的历史),建筑是其中的关键词,因为每幢建筑都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人文背景紧密相连。“这个城市,很多建筑都留下了自己的记忆和情感,我当然会很热爱这个城市。我心里觉得我跟它很熟,它也跟我很熟,这是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次《汉口的沧桑往事》再版,方方特地新增了一篇后记,“我在武汉满街行走,实地查看那些已是沧桑满目的老建筑。在我窜街的过程中,不时看到有老建筑在拆毁。我几乎是一边写一边呼吁。越是呼吁,拆得却越快。我真是担心我所热爱的武汉,给我们的陌生感受越来越强烈,而给我们的亲切感则越来越淡泊。”

  正源于这样的一种感情,方方通过《汉口的沧桑往事》的叙说,给这个她长于斯的城市,构筑了一道“永恒的风景”。18篇专题散文,近300幅珍贵历史图片,纪录片式呈现“汉口的沧桑”,行文走笔常怀忧戚:为后人常忘前人之开拓而“怅然若失”;为南洋公司和新市场“相互竞争,抢夺地盘”的内斗而悲伤;为民众乐园“60年间,八易其名”,“城头变幻大王旗”、“哀民生之多艰”;为南洋兄弟公司这样“早期的民族工业”在外资的倾压下艰难发展,在形形色色强势政权巧取豪夺下“成为短命公司”忧愤不已;为“铁蹄下的民众”而哀伤;……凡此种种,多少往事俱成愁。

  老房子的前世今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有人问起《到庐山看老别墅》面市后,为何被媒体誉为庐山的“历史标本”和“隐私地图”。方方历数庐山上老别墅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人旧事:蒋介石、宋美龄、赛珍珠、陈三立、杨格非、李德立、李烈钧、熊式辉……方方的文字是温情的,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故事,却有悲凉,有残酷,有温暖。胡适说:“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这本书带领读者走进百年前的中国,看到传教士和侵略者同步而来时无能之极的政府和可怜之极的百姓,读懂庐山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庐山。

  不能忘却的历史

  “武汉应该记住一位叫沈祝三的宁波商人,应当在江滩为他铸起一座铜像。100年前,沈祝山在武汉建起了一大批美丽的建筑。”方方特别提到《汉口的沧桑往事》书里的一篇文章《灿烂汉协盛》,讲述宁波帮对武汉建设的贡献,宁波帮商人沈祝三就是汉协盛的老板,武汉最漂亮的老房子差不多都是汉协盛盖的,包括汉口汇丰大楼、武汉第一纱厂办公楼、三北轮船公司大楼和武汉大学主体建筑等。

  “特别是武汉大学的修建,沈祝山的诚信令人赞叹。签下建筑合同不久,武汉发大水,物价飞涨,但沈祝山仍然按照原来的协议金额履行合同,贴钱修建了武汉大学,并依照承诺,送给武汉大学一座水塔。”方方说,“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沈祝山一家在武汉做了很多慈善事业,可他去世后,夫人连个住处都没有。”

  从1908年到1949年,汉协盛在汉口如同太阳一样升起又落下,留下的果实至今辉光四射,“这样的历史人物,不仅我不会忘记,每个武汉人也不应该忘记。”

  在今天这样一个容易心绪杂乱、躁动不宁的年代,方方依然能够用平静、平淡、平常的心境,将一段段已被尘封的城市往事,一些很容易被遗忘或者已经被遗忘的人,重新想起和唤醒。“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没有强加给读者驳杂的理念和判断,没有朗然在目的修辞和雕饰,却有着元气充沛、扎实的感觉。她在竭力追求一种冷静而平坦的叙述,更愿意将现实或历史以那种成熟沉实,被时间过滤后的形态表现出来,她的作品给人一种非凡的力量感和持久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