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作品研讨 >> 正文

一场特殊的诗歌作品研讨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6日16:42 来源:滨州日报

  11月23日,沾化县大高镇沙洼村村南,一个毗邻田野的农家院里,不时传出激情四射的诗歌朗诵声,间或是掌声、讲话声——一场特殊的诗歌作品研讨会正在这里举行。

  这是残疾女诗人李志华的家。滨州日报社邀约滨州市作家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等一行七人,把“李志华诗歌作品研讨会”开到她的家里来了。

  李志华身患残疾从没上过学,却从14岁时开始写诗,十几年来佳作频出

  从上午9点到11点多,在李志华家冬意尽显的堂屋里,围坐在茶几旁,研讨会热烈地开了两个多小时。

  李志华从1997年14岁时开始写诗,十几年来佳作频出,作品本真、清新、灵动、透彻,得到文坛高度认可。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因患先天性腰脊膜膨出,李志华的双脚呈“一”字型外翻,行走不便,甩不掉的病痛如影相伴。她没有上过学,所幸她的母亲高中毕业,教会她汉语拼音和基本的读写能力,并四处为她搜罗书籍。从童年起,李志华就表现出超人的聪慧,稍大些,她就凭藉天赋、才华,在诗歌的田野上纵情奔跑了。

  “志华让人疼爱,需要交流,应该鼓励她在诗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本着这个心愿,大家“一拍即合”,研讨会就这样开到家里来了。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有市作协主席李登建,副主席王长征、李辉、许烟华、王锋,滨化传媒副总梅晓兵,沾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玉峰等,他们大都不是第一次见到李志华,而是志华十几年创作路上的“老友”,王锋、张玉峰更是在1999年夏天就采访过她。来的人都为志华带了书,有的悄悄在书里夹上个“信封”,有的为志华订上一份2015年度的诗刊杂志。

  研讨会开得有声有色,兴致所至,作家们纷纷朗诵起来

  研讨会开得有声有色,首先由李登建把今年的“滨州文学奖”奖牌郑重颁发给李志华,接着大家围绕着志华的作品和诗歌话题“畅聊”,兴致所至,干脆站起来朗诵一段。

  李辉评价志华的诗歌具备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读时能感到有一股力道就要爆发。比如暴风雨前的乌云蔽日、泰山压顶、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比暴风雨本身还要有力道,还要震撼。”李辉用自己的“生命的骑迹”鼓励志华,充满激情地朗诵了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不大的房间里,掌声久久不息。

  王长征说,李志华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却反而让她的诗里有原始的萌芽,得以自在生长。她以纯银之声开启了这块在今天早已经三缄其口的土地的秘密,她的诗再现和恢复了抒情的高贵和吟咏的魅力。长征更是现场朗诵了李志华的诗作《姐姐》:“如果我不是你姐姐/心情好的时候我就批判你/如果我不是你姐姐/心情一般的时候像你这样的家伙我理都不理……我是比父母消失更晚/比恋人出现更早的那个人/极有可能在你生命中存在时间更久远一些”。

  许烟华说,李志华对文字有一种天然的敏感与天生的亲近,她的诗感情很细腻、视角很独特、语言很精致,让读者读后心有触动。《要过年了——献给父亲》,在众多写父亲的诗歌中独树一帜,切入的角度很巧妙,诗很短,但容量很大。单就题材而言,希望看到志华的创作,色彩再多一些,再温暖一些。

  李辉和许烟华都朗诵了志华的《献给父亲》这首诗,诗中写道:“炉子里窝着碎太阳/夜是非常透彻的黑/父亲到集上买回众多实物/用钱很兴奋/他全没发现/这是向他的劳苦做一次消解……”

  李志华说以后会在创作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研讨会中,李登建对于这位“滨州文学奖”得主,丝毫不吝赞美之词。王锋、梅晓兵、张玉峰也都对李志华的诗歌创作作了点评分析和鼓励。他们对于李志华今后如何能更好地拓展视野,瞄准创作目标,纷纷提出了好的建议。

  坐在大家面前的李志华,尽管有些许不苟言笑的清冷,但谈吐不俗、气质高雅。她说,近来正醉心读鲁迅杂文、王小波的作品。“我从没想过自己为什么会写诗,但这是我需要的一种释放方式,写诗,是我生命的支撑和灵魂。原先我写得比较幽暗、偏冷、随性,今后会尝试着暖一些,会更加主动地去写作。”李志华说,“这么多爱我的人聚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不可多得而且奢侈的事情。”

  李志华家的院落和田野相连。近旁有几株玫红色月季,绿肥红瘦,枝叶葳蕤。远处,渐次是芦苇、树影和大片铺展的庄稼地。院子采光无比通透,视野辽阔。李志华的母亲抱着一岁多的孙子,时不时到屋里听听瞅瞅,志华的弟弟、弟媳都在城里打工,父亲、叔、婶都特意留在家中,张罗着续茶倒水……看得出,李志华拥有着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这天上午,鲁北平原上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被诗歌的亮光和精神所笼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