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明的忧思(王晓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6日09: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晓斌

  一直坚信,一本书之所以让读者叫好,盖因其能够引起读者内心之共鸣,发人深省,对于个体思想建设、人格塑造、精神陶冶有益。 读书之路上,不经意间,与李骏虎的《受伤的文明》一书不期而遇。一位身体力行的作家,一位有实践的思想者,一篇《受伤的文明》,再次触动了不觉中又一根麻木的神经——对于民族文明的忧思,于此,读书之功效业已达成。

  每个时代,每一片国家的天空下,都有整个民族共同忧虑的事情:天灾人祸、道德防线崩塌,制度建设、民族国家生死存亡以及未来走向等等,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包罗万象层出不穷。伴随着无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推倒与建设、修补与完善,怀抱着永无止境的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历史的时针指向了21世纪。驻足在这一时代的刻度上,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民族文明的忧思,仍在继续……

  在农业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面对工业文明的滔天巨浪,在茫然不觉措手不及中曾一度光芒不再,随之而来的即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字眼:列强入侵、主权丧失、被奴役、被压迫、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这一切,都可归于文明之争这一焦点,其对弱势民族留下的创伤和巨痛,甚至是对其文明的摧毁,成为民族身上永远抹不去的历史烙印,即使现代化的洪流,也无法将这一烙印彻底淹没,今天的印度,即为我们重新审视自身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证。

  印度,在农业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与我们有着不分伯仲的荣誉;在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时,与我们一样,承受了无法言说、无法分辨孰重孰轻的创伤与剧痛。而今,这个身处新时代的古老文明古国,其真实现状如何?随着作者的笔触,伴着作者印度之行的脚步,我们看到一幅幅互相矛盾的画面:在新德里卫星城的“梦幻王国”大剧院,演员和观众沉浸在歌舞剧《扎古拉》所表现的强盛和歌舞升平的历史中,而他们的首都新德里,“现代化水平还赶不上中国南方乡镇水平”,“站在新德里的街头,仿佛置身30年前中国的一个地级市”,街头卫生状况恶劣,交通秩序混乱,小排量的价值在六七万元人民币的“微轿”充塞在城市的街道上,横冲直撞,犹如公园里的碰碰车,而人们却习以为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印度人,操着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他们的眼神和言谈举止,“都有一种让人不知道该羡慕还是该忍受的不以为然的优越感”,“他们流利的英语以及神情和手势,恍惚间你会觉得对面这个人是个英国人,而不是印度土著”, 面对这些令人矛盾的情景,作者不禁自问:“到底让印度人感到优越的是他们古老的文明还是现代西方文明?”再看看曾经辉煌一时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鹿野苑,尽管其遗迹已经被保护起来,瓦拉纳西准备对这一圣地进行修缮,重现这里曾经辉煌的佛教文明,但是,“印度举国找不到任何关于鹿野苑的原貌记载资料,最后,还是得依靠1300多年前怀着朝圣的心来此寻找真理的东土大唐的和尚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与之相呼应的是,佛教在印度的辉煌已成为永远的历史,“现在的印度,只有0.8%的人还在信佛教”。在为印度文明的失落感到伤心的同时,作者写道:“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征服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文明,真正的失败不是战争的失败,而是文明的衰败”,一针见血道出了文明衰落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引起我们对于自身民族文明的深深忧思。

  文明并无优劣高下之分,文明是每个民族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代表自身、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内在品质。民族的虽然是世界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民族自身的。印度在300多年的殖民过程中,民族文明所受的冲击超乎我们的想象,让有着同样深厚文明的我们产生某种痛心疾首、无法理解之感。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中国,当古老的文明面对工业文明冲击时,我们曾经被压迫、被剥削、曾经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也曾为了重现民族辉煌而反抗、而流血牺牲。为何5000年积淀下来的文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竟然会受到那么大的冲击?这些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面对近邻在体制和文明方面的种种变化,我们不应为自己文明的延续而庆幸,而沾沾自喜。的确,在农业文明的历史范畴中,游牧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得天下,建立政权,之后便是不断被汉文化同化,元朝和清朝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在工业文明对古老农业文明形成巨大的冲击时,农业文明的堡垒却脆弱不堪。与印度相似,1840年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面对被压迫、被剥削,为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我们经历了无数艰难的历史抉择,付出了惨重的历史代价。在这一过程中,洋务派与顽固派对于现代化之争,维新派、立宪派和革命派对于政体之争,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古今文化之争,文化大革命对于传统文化的巨大破坏,改革开放之初思想文化领域的种种争论……这一切,无不浓缩着历史关口上中华民族的艰难抉择,无不承载着中华民族在文明之路上的艰难脚步。开放包容心态须有之,坚守本民族文明精华亦须时时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免于在历史之路上被其他文明横扫进而取而代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不会是一句口号与空话。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