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书写中国人集体记忆(伍立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1日15:5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伍立杨

  可能许多人都有这种感觉:随着年纪一天天增长,怀旧情绪会不经意间流露,就如同无意中流露自己最不愿意暴露的真实年龄一样,这时候,听到父母讲述过去的陈年往事,也不会像原来那么心不在焉、极不耐烦,常常也会静心倾听、细细咂摸。

  居住上海的编剧、作家陈煜,一天接到北京一位陌生编辑的电话,问是否有兴趣写一本关于新中国成立65年来民生往事的书,她欣然应允。接着,这位编辑向作者描述了此书特殊的体例: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编年体或纪事体,而是用事实和感性去追溯过往的中国民间生活,构成一部中国人共同的集体记忆,这就是《中国生活记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接下这本书的写作任务之后,作者从记忆里迅速翻找,想起了自己的外公外婆、父母,想起了他们曾经讲过的自己的生活,想起了在影视文学作品里所看到的别人的生活。这一切,让作者迅速地找到了编著这本书的整体感觉。

  将感觉落到纸上,形成一本书,白纸黑字,不可臆造,需要更切实地把握感觉,找准方向。为此,作者干脆收拾行装,回到了她的故乡四川。一到四川,所有的记忆都回来了。在街上遇到似曾相识的面孔,恍惚间才惊觉时光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每个人的容颜都已改变,每个人的时光都在倒数……这种感慨,让她明白了这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最切实的意义。

  时光,因为被记忆才有了意义。每个人身边的人和事,在记忆的长河里将一幕幕重演,其中最为感动的,是我们所历经的喜悦、悲伤、不甘与梦想。《中国生活记忆》这本书,就是为了唤起所有中国人共同的人生记忆,让我们重新回到盛年时期、青春岁月甚至童年时光。

  《中国生活记忆》一书,通过一件件民生往事,见证共和国65年进步和追梦的历史。10月下旬,该书英文版同时出版。英文版的发行,相信会激发侨居海外的同胞们魂牵梦萦的赤子之情,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同时,也让全世界读者有机会从一个新的窗口认识、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迁,从而客观地评介中国,为世界读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户。

  正如学者于光远先生生前为本书所题:记录点滴生活,彰显社会进步。《中国生活记忆》选取的,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小事件,但背后折射的,是共和国沧桑巨变和追梦圆梦的大事。韩少功所说“时光总是把苦难渐渐酿出甘甜,总是越来越显示出记忆的价值”,也许是最好的形容。

  生活是一面镜子,反映和折射出中国发展进步的现实节奏,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有目共睹的成就。那些岁月,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的记录,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此外,作者还增加了近几年一些热点话题,让这本书同时成为年轻人了解新中国发展脉络的一个通俗读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