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品一品美食里的“大滋味”(张光恒)

——读汪曾祺《老味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20日14:09 来源:西安日报 张光恒

  看《老味道》一书,封面青绿,质感皴麻,就像书里面他所描述的苦瓜颜色。封面拦腰书封上摘了老先生的一句话:“我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这是实话,并非故作玄言”,全书有“云南味儿”、“老味儿”、“家乡味儿”、“鲜味儿”四部分。书中可知汪曾祺老人吃得有文化,吃得有档次,虽然“喝茶不讲究品种,“但是不论什么茶,总得是好一点的”。且“饮时不能太烫,斟时也不能太满”, “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要买一点尝一尝。”品尝之后,定有一番新感受大书特书,让读者跟着流口水浮想联翩并受到新启迪、新感悟。

  在汪曾祺的笔下,几乎全是写吃。在“云南味儿”一部分中,介绍云南的桃:掰开是紫核黄肉,吃一口香甜满口”;杨梅:被苗族女孩用鲜绿的树叶包衬着,是“焱焱熠熠,数十步外,慑人眼目。”汪曾祺几笔便可描尽人、物形态特色,能抓其不平常处,下“狠”笔叙之。同时,写云南卖核果的姑嫂俩,也有特色,说其茶馆前,有卖花生的“花生西施”,终日对门口过往行人媚笑;且姑嫂二人看人行事,长得好看的,多给,难看的,少给。所以,每次都派一个挺拔俊俏的“小生”去买。这是发扬他幽默的传统写法,让人读后忍俊不禁。作者写咸菜,写蚕豆,写“东辣西酸,南甜北咸”的五味儿,也写了虎皮豆腐做法,其鲜味令人吞掉舌头。“味道”之杂、之多、之妙,足让人舌底生津。

  倘若只写吃,那是食谱,不算高明,难能可贵的是在描写美食的同时,展露里面所蕴含那些“大滋味”的东西。“米线和饵块”一部分中,写卖饵块人吆喝:“卖饵块”……声音高亢,有点凄凉,直到四十余年,不忘此味;也忘不了那一声凄凉而悠远的吆喝:卖饵块……《蚕豆》一文中,卖蚕豆的老人不见了,想是死了,作者忍不住说,“我想是什么呢?人的生活啊……”这些,写尽了小生意人穷困潦倒、勉强度日糊口的艰辛不易,充满着老作家的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尽管如此,汪曾祺老人对生活还是热爱着的,在本书的扉页上,便有一句话:“活着多好啊,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啊!”的确,一个热爱美食的人,肯定是一个享受生活的人,从而也更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些都是他美食文章里所包蕴的“大滋味”。

  汪曾祺无疑是一位高明的作家,在妙趣横生的诸多美食描述中,他能巧妙地借文字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苦瓜是瓜吗》一文中,即如此。“对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愿吃皮的吃皮,愿吃瓤的吃瓤。对于一个作品,也可以见仁见智。”当然,他美食里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是常人写作所不及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