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丰子恺领我“音乐入门”(尤俊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8日10:07 来源:文汇报  尤俊意

  我知道丰子恺先生是从他的《音乐入门》开始的。其时(1952~1954年)我正在家乡的初级中学学习,由于家庭熏陶,打小喜欢音乐,诸如简谱、五线谱、视唱、器乐、声乐、指挥、作曲等等什么都想学。虽然穷,我还是千方百计买了很多音乐书籍,而买的第一本乐理著作,就是丰子恺先生编写的《音乐入门》,记得是上海万叶出版社的繁写汉字版本。那个时候我只认他为音乐家,并不知他是美术家,更无从知晓他与李叔同之间的那种情同父子的特殊师生关系。后来在美术课上感到美术老师的板书很好玩,拙中藏巧,幼稚之中见老辣,有点不解。及长,才知道那是美术老师学的丰子恺先生的书法和画法。再后来才知道丰先生除了是位著名的美术家、散文家、文学家与翻译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

  可惜我的所有音乐藏书因为“文革”抄家而被一掠而空。后来回老家遇见老同学,他们告诉我曾在哪里哪里看到过有我买后签名或盖章的一些书,我一听,有些书的主人我都认识,有的还是我中小学的同学呢。很想要回来,但转而一想,算了吧,自己早已放弃报考音乐学院附中,改读普通高中,考了大学法律系,搞法学专业了;再者,这些书籍对别人传播音乐知识、陶冶性情人格有好处,就也是发挥了“书籍的进步阶梯”(高尔基语意)的作用了,我自然是乐观其成。

  不过,许多人只识得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而忽略了其音乐贡献,这一点让我颇为耿耿于怀。须知,丰先生1914年16岁入学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夏丏尊先生研习的是音乐、美术和文学;1919年21岁毕业后发起“中华美育会”,创办“美育”杂志,应该包含音乐美术;还与友人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也包括了音乐教育;1921年23岁赴日作短期考察,学习的是音乐、绘画和外语。尽管1943年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美术方面,开始专事绘画与写作,但始终没有放弃音乐研究与翻译。在他诸多著作(据统计有180多部)中,就有包括《音乐入门》的许多音乐著作。以至于他的子女们中也有人继承性地从事了与音乐有关的事业,次子丰元草就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

  为了进一步了解丰先生的音乐成就,我日前还拜访了丰先生的后人丰一吟女士。她是丰先生的幼女,在六个(或曰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丰女士曾经在我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后来调入上海市文史馆。我是通过著名文学家孔另境后人、我院文学所孔海珠女士的绍介得以认识丰一吟先生的。那天,她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不仅大方地让我翻阅她所收藏的音乐书籍,看到我如饥似渴地抄写着有关材料,主要是每本书的前言后语与出版说明的资料时,又主动提出帮我复印,使我非常感动。我把几十年积压在心里的疑问一一向她发问,她始终微笑着为我释惑解疑,带着杭嘉湖一带口音的普通话,温和从容。她虽然年过八旬,但依然身材挺括,皮肤白皙,神清气爽,要言不烦,从容不迫。客厅正中靠墙有一排书架,专门陈列丰子恺先生的遗作。文学的,美术的,漫画的,翻译的,琳琅满目。相对而言,音乐方面并不多,版本也不全,旧版本更少之又少。她见我有所疑惑,就补充说自己因为是研究文学的,不大关注音乐方面的事。不过,我以为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文革”抄家、焚书的缘故吧,像我这样的凡人,不也难逃厄运、千书散尽吗?

  据我综合丰一吟女士提供的资料,丰子恺先生的音乐著作,在解放前出版印行的有以下几种:1925年上海亚东图书馆的《音乐的常识》,1926年上海开明书店的《音乐入门》,1929年的和1931年的《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亚东),1930年的《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开明),1934年的《开明音乐讲义》,1949年的《音乐知识十八讲》(万叶)。解放初有上海新音乐出版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上海万叶出版社的各种版本的上述著作。新世纪以来,更有2000~200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音乐著作,包括《少年美术音乐故事》,《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音乐知识十八讲》,《音乐入门》,《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两本关于大音乐家的故事一共介绍了以下13位近现代国外著名音乐家及其名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门德尔松,舒伯特,舒曼,肖邦,柏辽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理查·斯特劳斯,德彪西。另有2006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年音乐和美术故事》。

  根据网络上的信息,2005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丰子恺谈音乐——跟丰子恺一起听音乐》。同年,台北三言社出版了张文心编的《丰子恺音乐讲堂:音乐欣赏入门的二十八堂课》;2008年还有脸谱出版、贺绿汀作序、贺元元审校、标明丰子恺著的同名著作。“讲堂”一书系取材、节录于丰子恺先生的126篇音乐与文学作品之津要。

  在上述诸多音乐著作中,《音乐入门》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与作用。它包括上、中、下三编,上编是音乐之门(音的历时、质量与表情);中编是乐谱的读法(谱表、音符、拍子、音阶、音程、记号及术语);下编是唱歌演奏法入门(唱歌入门,钢琴、小提琴与口琴入门)。该著作原为丰子恺先生在上海立达学院讲授音乐时的讲义,自1926年初版至1948年已经出了24版;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北京、上海两地音乐出版社一版再版,195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又出了经过丰子恺先生亲手修订过的新版本。200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是经过杨子耘先生校订的版本。这还不算港澳台出的版本呢。一本普及性的音乐启蒙教育著作如此多次、反复、长期地得以出版,说明其音乐价值之高、教育功能之强、受众面之广和历时性之久长,经受住了时间与空间的考验。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阅读了这本入门之书而懂得了音乐、爱上了音乐甚至走上了从事音乐专业的道路,难怪香港有评论认为这是“最好之一本音乐入门书籍”。也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虽然未能如愿登上音乐殿堂,却已终身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就我后来从事的法学理论专业而言,其实,乐理与法理之间,颇有共通之处,它们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不过这已经是另外的话题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