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粮食与文学(张未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5日10:39 来源:吉林日报 张未民

  我省作家任林举日前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评委会在给予其长篇报告文学《粮道》的授奖词中说:

  《粮道》从哲学、文化、伦理、政治、历史、人类学和生态学等各个角度切入,进行纵深开掘,以散文化笔法,融叙事、抒情、沉思于一炉,表现了粮食与天道、世道、人道,与国家兴衰和民族未来的关系,主题关乎民生之根本,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文字隽永精警,结构匠心独运,文化意蕴流溢其间,是报告文学写作“去模式化”的重要收获。

  这个授奖词概括了该作品的突出特点:一部以思想见胜之作,是关于粮食主题的全景而深遂的思考与思辩,这与传统的报告文学重事实和纪实不太一样;一部文体创新之作,更多散文化笔法,因此与报告文学的主流写作文体不大一样,大有“去模式化”的意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我想还是内容或主题决定论,这和粮食的主题有关。粮食几乎是每个人生命的必需品,一颗米粒虽小,却可以联系人类生活的万千世界,牵一粒而动全局,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体生存,再由哲学、伦理,到政治、历史,乃至医疗、生命与生态,无一不在其中。任林举选取了这样的微观,也就选取了同样的宏观,也就选取了微观与宏观一体相济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一种文学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粮食,决定了、创造了这部作品的结构和话语。粮食创造文学。

  反过来,人们还爱把文学称为是一种粮食。我们文学事业中的主题语,不是有一句叫:要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吗。法国大文豪纪德的著名随笔集就名之曰《人间的食粮》。文学有如粮食,不是个简单的隐喻。这个比喻非常切近而且道出了某些文学的本味。你看既然是“精神食粮”,那么哲学,或其它精神门类,不是也非常精神性,甚至更精神性吗?那为什么很少称哲学为食粮?细想,概因文学强调作品,这作品就像作物,是劳作的产品,而且它具备“可吃性”,内蕴全面丰富的营养性,它不仅提供精神,还必须通过感性的方式融合了情感的、伦理的、图像的、声音的、味道的,乃至全部生活本身的经验、真实与神髓。它感入五官,通畅肠胃,融流血脉,挺进心灵,由辞达意,由象生情,于是感同身受,如食物使生命通体滋润。所以好的文学,就是文化的粮食,和人们的生存食物同样重要。可以用文学代哲学,但不能用哲学代文学。可以用美学代宗教(如蔡元培所提倡),但不能用宗教代美学。

  什么是粮食?粮食是人类在寻找生命赖以存活的食物过程中,与植物生命的转换交流后的伟大创造,粮食是人类食物的自觉形式。正如简化字“粮”字所示,它对人来说是好的米、好的食物。

  粮食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促进了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情感与伦理,进而扩展到土地、生命、农事和家缘亲情,以及这个粒米民族的共同体生活,这是伟大文学的源泉之一。古老诗经中《七月》、《硕鼠》的欢乐与愤怒都源于粮食。新时期中国文学名作如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贤亮的《绿化树》等都因处理了时代与粮食的关系而传诵一时。上届鲁奖获奖作品中就有一篇关于粮食的报告文学,本届又授予同类的《粮道》,正如授奖词说它关乎民生之根本,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此,我们要说,粮食是天(俗谚称“民以食为天”),这“天”的粮食,自然也关乎文学的根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不仅是诗句,还是粮食。

  吉林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吉林作家的粮食书写体现了吉林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粮食责任心,也是吉林文化的特色主题的文学发挥。任林举此前还曾创作过为他赢得声誉的长篇散文《玉米大地》,此次《粮道》获得鲁奖,彰显了这一文学创作方向的魅力和潜力。如果在此表达祝贺,我想说,像农夫一样劳作,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粮食一样成为促进生命生长的食物,就是我们,是吉林大地、人民,对文学的基本想法,而任林举的作品,已长成祖国北方文学沃土上的一株蓬勃而立的玉米树。

  在这个秋天,鲁奖开始收获,但鲁奖更像播种机,催促我们选好良种,期待吉林文化的来年春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