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宿命里的悲凉(路来森)

——说说《蚤满华袍:张爱玲的后半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5日10:38 来源:吉林日报 路来森

  《蚤满华袍:张爱玲的后半生》,是伊北的“民国三部曲”之一。正如书名所昭示的,内容是来解读“张爱玲的后半生”的。

  张爱玲的后半生,对于大陆读者来说,还是相对陌生的,所以,如何“全面、准确,而有深度”地把张爱玲的后半生表现出来,就至关重要了。

  为此,在书写的过程中,作者伊北,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采用时间顺序,散漫地记叙张爱玲;而是采取了“专题式”,诸如:张爱玲的香港生活,与赖雅的婚姻,张爱玲与家族成员的关系,张爱玲与苏青、胡兰成的关系,张爱玲的几次旅行,张爱玲与《红楼梦》,张爱玲的生活习惯,张爱玲的金钱观,张爱玲小说的写作手法等等。力争,一个专题,集中凸显张爱玲的某一个方面。最后,当读者读完全书后,一个完整的“张爱玲的后半生”,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集中、深刻,更能达到一种表现的深度。

  例如,张爱玲的婚姻,始终是一个谜,不是结婚本身,而是她为什么与“那样的人”结婚。两任丈夫,都比自己的年龄大很多,这,似乎可以理解,许多人评价说,张爱玲具有“恋父情结”,也许是对的。难以理解的是,张爱玲毫不顾忌“婚姻自身存在的矛盾”:明知胡兰成是汉奸文人,为国人所不齿,她却一度爱得无怨无悔;就张爱玲来说,她自己对共产党是无好感的,但到美国后,她却爱上了极左派的作家赖雅。这样“矛盾”的婚姻,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呢?

  伊北在书中说:“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场恋爱,与其说她爱上了他,倒不如说她爱上了他对于自己写作才能的激赏。”也就是说,是胡兰成对自己写作才能的“激赏”,赢得了张爱玲对他的爱。至于张爱玲与赖雅的结合,伊北认为:“张爱玲的爱情,要求一个‘懂’字,这个‘懂’是单向的,她未必要懂他,但他必须懂得她的文学。”“张爱玲对于懂得她的文字的人向来慈悲,甚至感恩。”原来,与赖雅的婚姻,也是源于一种“懂得”——对自己文学的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到把自己的爱和婚姻,献给那个男人。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最佳解读?似乎很难下结论,但毕竟是一种新颖的解读。

  张爱玲,曾很想像林语堂那样,成为一名蜚声美国文学界的双语作家。可是,事与愿违,除一本《秧歌》在美国出版,并一度得到好评外,她的英文写作几无成就,后来英文写作的《雷峰塔》、《易经》,甚至连出版的机会都没有。何以张爱玲的英文写作如此失败?伊北在书中说:“接连的失败,抛去外在的原因,多少也在于张爱玲对于中文表达和中国文化的坚持。张爱玲的英文写作,不遵循殖民性,不媚俗,而是想要原原本本、真真切切地描摹与介绍她经历过的中国。”

  这一原因的揭示,应该说是有一定深度的;而在其它写张爱玲的书中,似乎很少有人触及这个问题。但客观地说,张爱玲身上,存在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民族性”,也正是她的生命价值和作品价值所在,所以,虽然没有成就她的英文写作,却大大地成就了她的中文写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关于张爱玲的小说写作,伊北总结了两点:一是,苍凉的底子;二是,精致的细节。我倒觉得,张爱玲写作上的这两个特点,似乎也恰恰概括了她的人生特点。

  张爱玲一生,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处于生命悲凉的状态。两次失败的婚姻;去国离乡的遭际;内向、封闭、孤独的性格。远在美国,大多数时候,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到了晚年,更是受“蚤子”的困扰,最后,一个人孤独地死在公寓里。“精致的细节”,似乎不仅仅表现在张爱玲的作品上,也表现在张爱玲的人生上。该书书写了大量的张爱玲的生活细节,诸如,张爱玲喜欢蓝绿色、喜欢奇装异服,与亲人间的冷漠,书写上的随意,写书却很少买书,晚年对蚤子的敏感和恐惧,等等,正是这样一些“细节”,有效地凸显了张爱玲极具个性的生命特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