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书写时代 描绘真情(宋群)

——读洪炉新作《画笔记:战争·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3日10:14 来源:解放军报 宋 群

  老友洪炉送来他新近出版的著作《画笔记:战争·人》,书名就很新颖别致:画笔记。翻开一看,果然里面既有画又有文字,数百幅画又配有相当数量的文字,粗看似乎是以画为主,细看才明白,那文字并不是画的简单说明,而真的是“笔记”,可以独立成章的文字。洪炉在书的封面上写道:“别人大都用一支,我却是两支:一支文笔,一支画笔,它们伴我一生,随我从军参战,与我共度春秋。”这本书正是汇集了他70年来两支笔留下的精彩篇章。

  我与洪炉同在解放军报社工作多年,经常看到他在报上发表插图、速写、漫画、水墨画,当时只是感到他的作品很生动形象,能很及时地配合当时的宣传中心,对于他的才艺与智慧以及经历,由于直接接触极少,可以说是完全不了解。十年文革,他经历不少挫折,平反后又重新拿起笔,写出大量文学作品,我才逐渐地认识这位老友,他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而且有着革命熔炉中不平凡的经历。

  他的这几百幅画连接起来真的是一幅长长的时代画卷。抗日战争后期,14岁的他投身革命队伍,与美术结缘,遇到几位名师,其实主要还是靠自学,给部队小报画插图。抗日战争硝烟中年轻战士奋勇杀敌的场景、解放战争中雄姿勃发的战斗英雄画像,都是他初学乍练的作品。随战争的进程,他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艺术水平也逐步提高。创作素材从解放战争著名的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到决定战局转折的淮海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及解放上海、杭州,这时的他已经颇有点令人刮目的成就了。《杭州日报》向他约稿,于是,一批批画作,如“解放军大踏步进军江南”“爆破员”“准备出发”这样焦点集中、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较高的木刻和绘画作品出现在版面上。

  新中国成立后,洪炉参加了包括舟山海岛备战、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东南沿海炮战等在内的著名战役战斗,并随时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北疆大兴安岭的黑河、福建东南海边、天山南北的高原哨所、人迹罕见的戈壁沙漠,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画过“黄继光”“王成”、大炮装填手、空军飞行员、负重的空降兵等部队英雄先进人物,个个英姿勃发,光彩照人。油画《特级英雄许家朋》被英雄所在团永久保存在团荣誉室里。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画笔下的人物也绝不仅限于英雄群像,也不总是激烈的战斗场景。房东老大娘为战士烙煎饼、连队战前欢快轻松的小会、边疆各族人民载歌载舞、马群奔驰、牛羊遍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着一个军人、一个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于长期在报社的编辑部工作,也使他的许多作品具有新闻的价值与特色。

  1980年之后,洪炉的创作重点逐步由美术转向文学,先后写出了战争题材长篇小说《我们十八岁》、传记文学《王稼祥一生》《李伯钊传》《从“山大王”到“红太阳”》《伍修权传奇》、纪实文学《解谜李德与长征》,为老一代革命家代笔的回忆录有伍修权的《我的历程》《往事沧桑》《回忆与怀念》、王稼祥的《黎明与晚霞》、张文秋的《踏遍青山》等等,说他“著作等身”亦不为过。

  离休至今,他依然勤奋写作,笔耕不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