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端木蕻良的“潇湘妃子”(侯宇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12日10:11 来源:文汇报 侯宇燕

  “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满屋梁,梅边柳畔,呼兰河也是潇湘,洗去千年旧点,墨镂斑竹新篁。 惜烛不与魅争光,箧剑自生芒,风霜历尽情无限,山和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远,银河夜夜相望。”这首词是端木蕻良1987年与夫人钟耀群在香港为萧红扫墓时写下的。很明显,他将萧红比作了潇湘妃子林黛玉。其中“梅边柳畔”一句,缘起《牡丹亭》,更深的渊源则是《红楼梦》。在端木蕻良198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曹雪芹》中卷里也出现过,看来绝非偶然。这四个字既是金陵女子精魄的聚化,还凝着端木先生对诗意文化精神的向往,更糅合了他心中对林黛玉的想象,想必也寄托着他对萧红的怀念之意。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大多有萧红的影子。尽管这么多年来在对待萧红的问题上他饱受责难,但他对萧红的感情,在他的这些诗词、红学研究、长篇小说《曹雪芹》里可见一斑。

  1993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版端木蕻良评论集《说不完的红楼梦》,其中收有端木先生一段借古抒怀、剖心沥血的考证:“在曹寅亲自刊落的诗中,被保留下来的诗,还有一首题为《悼亡》。这首诗绝不是一首泛泛的作品,而是对心爱的人真情的怀念……这个女人,既无称谓,更无子女。时至农历九月(旧俗十月一日,应是鬼节),但没有人给她送制棉衣(她逝世的时候还是穿着罗衣)……把《悼亡诗》和《咏红叙事诗》联系起来看,可以断言曹寅早年遭遇的伤心事,而在多少年后,还使他内心伤痛不已。他还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

  “多少年后,还使他内心伤痛不已”--冲淡的语调掩藏着炽烈的心绪。我觉得端木蕻良这里是在说曹寅,也在说自己。到了晚年,这种深挚细腻又复杂的情感怀念甚至忏悔或许已强烈到不可收拾,必须有所宣泄--这是不是端木先生写作长篇小说《曹雪芹》的一个由头呢?而另一个由头,难道是为完成萧红遗书中“留下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的愿望?都已不得而知。我们所知的是,《曹雪芹》也只出到中卷,就永远没了下文!随着端木先生在1996年的离世,这部情致委婉动人的作品也如《红楼梦》,开放式的结局,留下了无数引发后人意兴的故事谜团。

  在《红楼梦》里,有一个中途冒出的女孩薛宝琴,生得比宝钗都好。如非早已许配梅翰林家,甚至会被老太太指与宝玉为妻。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生黛玉、宝钗,何又来宝琴?我以为曹公安排这个人物,一定有其大旨深意。宝琴、黛玉,似乎她们的原型之间有着比宝琴、宝钗更深刻的联系。

  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大观园芦雪庵成为才华横溢的薛宝琴一展身手之地,正如在上一回,曹雪芹让史湘云出尽了风头……在那里,宝琴一气写下十首新编怀古诗,后两首《蒲东寺怀古》《梅花观怀古》,系以唐传奇《会真记》与明戏曲《牡丹亭》故事入诗,与前八首以古往今来真人真事入诗形成鲜明对照。《梅花观怀古》中就有“不在梅边在柳边”之句,是“梅边柳畔”的一种变体。或暗示宝琴日后并非嫁与梅翰林公子,却会与柳湘莲结下姻缘。

  而在《曹雪芹》里,也先后出现了两个才貌双绝的女子。她们都出自姑苏李家。一个,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幼妹李芸。小说中,她与曹寅发生了一段感情。最后被强人所逼,自沉于秦淮河,透出全书大悲剧的伏线。显然,端木先生将对曹寅《悼亡》诗中神秘女子的丰富猜想赋予了笔下心爱的李芸。这个人物,显然是“兼美”的。她的艺术原型与生活原型的关系,或许正表达出端木自己在人生不同年代复杂炽烈的情感寄托的一种综合。“曹雪芹惯会运用叠影法。”这是端木先生自己说的。

  《曹雪芹》中另一绝才绝色,则是李煦的孙女,李鼎之女李玥。这个名中含了玉与月的少女,也是一个高度审美化、诗意化的女性形象。在《曹雪芹》中卷,李府家破人亡后,事先逃出的玥儿不得不藏在汤兴家的小戏班里,化名“云柔”。在五十一章“剧里台前都是戏,人间天上总关情”里,汤家排演全本《还魂记》(即《牡丹亭》),她为杜丽娘写了一首诗:“春去春来牵梦魂,三山二水认前身。梨花坠地无消息,剩有青苔空碧痕。”巧极了,《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宝玉写下的“梨花满地不闻莺”句,“梨花”正指黛玉。“梨花坠地”与“梨花满地”,一字之差。由此可见,在端木先生笔下,李玥的命运,完全伏着他心中黛玉的命运。在《说不完的红楼梦》里,他还说过,潇湘妃子的终局,必与洛神,即与水有关。这也是现在被普遍接受了的一种说法。

  萧红死后,端木将她的部分骨灰埋在香港浅水湾,面朝大海。这也是与水有关的。这样强烈的人生暗示,真使读者常常产生不知何为现实,何为梦境的阅读体验。

  那么在端木胸中,李玥的终局到底是什么呢?请看这一段:“汤经卿不觉吟出声来。吟罢,含笑问道:'我和姑娘一首,可以么?'云柔微笑道:'请!'汤经卿提起笔,便写道:'雁去冰消何处痕,梅边柳沿自成村。天心偏照潭中影,云是衣裳月是魂。'云柔微微一笑,拿起笔,在'天心偏照潭中影'的'偏'字上,改成了一个'空'字。汤经卿的心一沉……”

  “天心空照潭中影,云是衣裳月是魂”--“潭中影”显然是云、月的结合体,即“兼李芸、李玥之美”,也系兼美之意。在端木先生苦心营造的诗意世界里,姑苏李家一长一幼的两个女子重叠合一,在雪芹的人生道路上共同承担着里程碑式的情感启蒙作用。李芸既已为汨罗,那么“潭中影”必还包括以月为魂的玥儿。这正是“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满屋梁”!可惜一部《曹雪芹》终也未完。

  在这里,又一次出现了“梅边柳畔”,只不过改了一个字,为“梅边柳沿”。让人想到1987年,端木先生在完成《曹雪芹》中部创作后,悼萧红的那句 “梅边柳畔,呼兰河也是潇湘”。

  人间天上,剧里台前,或许在端木先生复杂的情感世界中早已没有分别,也早就无法分别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