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文字的向度(赵武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05日10:29 来源:甘肃日报 赵武明

  当文字成为记忆的最好容器时,也成为一个人最好的精神履历和成长方式。当黑夜将尽,曙光那支温暖但也沾上了霜露和灰尘的笔,不断地写下——字、词、句子、顿悟和向度,这便是《笔迹》留给我的思忖。

  《笔迹》不仅是文字书写的一种履痕,更是人生轨迹的一种梳理和描绘。我以为出版文集的好处,一是便于读者藏;二是便于研究者查阅;再则是作家自我回顾、小结。在朴实文字的表象下,蕴含着对生命的眷顾和顿悟。《笔迹》恰恰吻合了这些。不论是访谈录、见闻录、新闻时评、新闻理论;还是诗词、对联、随笔、微博等。文理清通,言辞简洁,作者对文字更多的是一种敬畏。文化的根自然在于地方的世俗生活中,但是文化是自在的,而不是自明的,它需要呈现。因此,李健吾笔下出现的有关文化名人、文化现象等文字便是最好的诠释。

  王安忆说,文字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铸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写作,寻找抚触以及记忆,才是对文字的皈依。思维产生了语言,语言改变、推动和生成着思维。没有传情,就没有文学和艺术。如果说,语言的达意是要清晰地映照出世界在我们心灵投射的景影,那么,语言的传情就是要直接复现我们心怀的灵动。而人类的心灵却是怎样地繁复微妙捉摸不定,因此,传情的语言才会那样的姿态万千引人入胜。毋庸置疑,李健吾书写这些文字时,更多的是透过朴实的文字来表现疆域,突破着它潜在的极限——文学的文字尤其如此。

  《笔迹》的厚重还在于作者的从业经验。李健吾对新闻写作这一范式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剖析,书中引用的实例,大部分是作者从事记者工作积累的,这种写法不仅使《笔迹》通俗易懂,而且能使读者“亲眼目睹”各种新闻报道从构思到发表的全过程。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有亲临采访写作的感觉,而且也能感受到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笔迹》的浓郁在于以向度作为文字的全新视角,通过诗词、随笔以及新兴的微博等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字之外的文论向度,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和书写,是一本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读者的书。

  罗兰·巴尔特说,让意象在一条毫不相干的线索上各自发光。在深入地阅读中,我们不由得发现,《笔迹》中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滴泪、一滴血、一段梦和灵魂的惊醒,其间必然充满沉思、向往,深入人心和现实存在的皈依。这是生命内在的视野,是一种经历、体验,更是一种沧桑的总结。《笔迹》天性使然,质朴的语言和发自内心的行文也是一大特色,甚至高出文字的本身,成为一种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多么微小、细密,都渗透着对“真善美”的敬畏和向往,这大抵是李健吾独特的文字能量所散发的光泽和具有的魅力。人至朴则真,文之简则美。作者清新、宁静的文字,恰如一掬温润的泉水,清澈而蕴藉。简洁则无饰,但风姿卓越;质朴则无伪,却蓬勃充盈;真挚则无间,但情意浑远;细腻则无声,则孕育故事。他的文字,通透干净,不矫情,自然朴实,带着西部特有的粗犷和豪迈,也带着他个人特有的敏感与对新闻这片大地的感恩。

  如果没有褶皱,平整是寂寞的。倘若没有褶皱,世界也显得乏味。对有些人来说,注视它如同注视世界的私密一样,充满好奇和诱惑。寂静的荒野是可以聆听的,唯其寂静才可聆听。弯曲的河流同样是一曲优美的歌,一个人在旷野凝神谛听,犹如文字折射的光芒,是一种向上的力量,直透人生。

  (《笔迹》,李健吾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