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宽容:救赎与自我救赎的“终极底牌”(张灵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1月04日13:50 来源:羊城晚报 张灵英

  张欣长篇小说《终极底牌》那种扑面而来的大红的封面设计给人一种塔罗牌的感觉。对于塔罗牌这样一种西方古老的占卜术,我并不甚了解。但从文字上获取的感觉却很定性也很复杂:神秘,玄奥,有一种冥冥之中被命运牵引的无奈与顺从,还有挣扎过后对命定的认同。

  在任何占卜术面前,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不足轻重的,仿佛每个人如新生儿般在听从命运的告知:我们将要面对怎么样的人生。婴儿般的纯净让我们面对命定所做的只有唯命是从。这样的感觉虽然有些被迫,有些拉扯感,却又给人一种浮华喧嚣之外的舒适与平静。舒适是都市人毕生都在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平静是都市人最缺乏的一种状态。都市人活得太累太主动,每天都在计算自己的得失,都在主动地争取一些看似虚幻不实、得不偿失的东西,比如金钱,比如地位,比如……用于满足填补自己心中越来越强烈的空虚、危机、不踏实的感觉。这样的追逐的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令人身心俱疲。假如有这样一种生活,我们必须面对并被告知:这就是你的人生,毫无回旋的余地。我们将作何反应?或许我们现在还不愿丢弃看似忙碌“有为”的生活,并对前途作理想主义的想象,觉得这种告知与被安排的生活与我们的人生差之千里,不愿听从而更加奋力的抗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些人早已厌倦了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与困惑、焦虑,而愿意接受这种“命定”的人生?或许波澜不惊正是人生对现代人最奢侈的恩赐,或许追逐途中所有的风云变幻都是为了最终的波澜不惊。生活如此,爱情也是如此。正如令人陶醉但不沉醉的红酒,甘醇与厚重,对命定的接受也并不意味着消极的生活,相反,它更像是历经人事之后的一种淡定与从容,一种宗教般看透放下的洒脱与从容,一种对人对己对事对社会的宽大为怀。人生只有在经历了如白酒般强烈的挣扎之后,才会珍惜这红酒般的醇美甘甜。

  雷达在序中说:“随着张欣创作由相对静态转向激烈动态,由闺房甚至直接切入了黑社会,由人性善转入人性恶”、“而是向着生活的复杂、尖锐和精彩跨出了一大步,不惮于直面丑陋与残酷,不惜伤及优雅,遂使她的都市小说的现实感、社会性容量、人性深度、心理内涵都有了明显增强。”《终极底牌》像是张欣创作的一座桥梁,把作者创作上的这种转变连接了起来,它比之前的作品更加开阔深沉。

  小说家是故事的讲述者,从这一个个被讲述的故事中,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东西。有读者会认为《终极底牌》是爱情小说,有种讨好市场的意味。更多的读者则更能在一个个懵懂情感故事中看到了某种感觉上相通相知的东西,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时地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触动。

  宽容是《终极底牌》贯穿始终的感情。宽容在当今社会是一个非常稀缺但却经常被提起的情感,类似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理想化的期望,仿佛有了宽容,便是一个大和谐的社会。事实正是如此。只是我们做不到。然而在《终极底牌》里,我重新感受到了这种宽容别人,也被别人宽容的感动。不论是作者还是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宽容的。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才有了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最大不同:它是温暖而不具侵略性的。它并不是在肤浅地为读者营造出几个单亲家庭不同于他人的故事,相反,它关注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为单亲家庭所独有,但在单亲家庭中表现更为鲜明。作者也不重在故事本身,而是在表达一种对理解与宽容的渴望与欣赏。这是一种气度。在大多数人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觉得自己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一直对自己的现状有多种不满与牢骚,很多人都要为这种不满找到一种原因或者说是借口,小说崖嫣、张豆崩、江渡以及兰老师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很痛苦,他们也曾有许多的不满与期望,也面临着人生许多方面的不完美,他们最终将会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但至少他们都最终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姿态:宽容。宽容了他人,其实也就是解放了自己,给自己一片有更多选择,更加自由宽阔的天空。这,或许是《终极底牌》的魅力所在,也给予读者最大、最稀缺的一种正能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