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在我国20世纪的历史上,曾经起到过重要的社会传播作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报告文学是星火燎原:“一切的文艺刊物都以最大的地位(十分之七八)发表报告文学;读者以最大的热忱期待着每一篇新的报告文学的刊布;既成的作家(不论小说家或诗人或散文家或评论家),十分之八九都写过几篇报告。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报告文学就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了!”(以群语)上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已蔚为大国:“由于我国报告文学作家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报告文学这一生动活泼的文学品种,已经由附庸蔚为大国”(张光年语)。进入90年代以来,报告文学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势头,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写作的人很多。现在保守估计,全国每年出版的报告文学至少超过2000部,从数量上看,创作繁荣形势大好。但从阅读影响看,报告文学却不如八九十年代。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传播悖论。
这个悖论最大的缘由,是大量报告文学都是“要约写作”。所谓要约写作,就是作者是应某人或某部门的“约定”去创作,创作主题也是对方早已确定好了的。创作完成以后,约请者不但支付全部或部分采写费用,而且另外支付相当可观的稿酬,有的被采写对象甚至把作者邀请到自己的城市,包吃包住包安排采访过程,包出版作品,包开研讨会推广。作者之所以愿意沦为“写手”,是因为报告文学的创作与其他文体相比,作者必须尽可能地亲临现场,深入事实,创作成本高、难度大。
“要约写作”是一种忽视或背离了现代叙事逻辑的“摆拍式”创作。纪实性叙事中,解释社群眼中的隐含作者就是执行作者,因为无论是纪实还是拟纪实,叙事者与执行作者两个人都没有距离,两者人格完全合一。这就提供了一种“叙事可靠性”,读者在阅读文本时,自然就使用“还原”式二次叙事,对文本内容的不可信无法妥协,从而放弃文本阅读。
从2010年2期起,《人民文学》杂志开辟专栏,亮出“非虚构”的旗帜,每期发表一两篇非虚构作品。尔后又召开了“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研讨会,提出实施“行动者”写作计划,设立基金,资助写作计划,召唤作家走进生活,开辟一条融入和记录生活的途径,避免题材、情感、思想、语言资源的贫乏与枯竭。由此形成了一股“非虚构文学创作潮”,一批佳作先后面世,丁燕的《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东莞女工的工作状态——数百万从乡村奔赴而来的女孩,在东莞这个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被固定在流水线旁,以每周6天每天11个小时的工作时长重复着机械的劳动。作品同时记录下了这些工厂女孩青春、爱情与梦想的萌蘖与破灭,她们行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居高临下地排斥她们,而乡村又无法妥贴安放她们被城市浸润过的心灵。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最大的成功,是田野观察的细致深入。2011年,作者丁燕化装为高中文化的女工,先后在两家电子厂、一家音像制品注塑厂打工,亲身经历了最真实的工厂生活。200多天里,丁燕经历了最初的身体无法忍受的疼痛与疲惫,终于将自己熬成了一个合格的东莞女工。丁燕的体验是如此深刻,她只需“尽量客观地呈现事实,而不要用预先形成的个人判断来简化生活”,就将在流水线上“一百次地重复,一万次地重复,一万次乘以一万次地重复”的机械性的专注动作给工人带来的绝望与希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除了在纪实性方面值得称道之外,叙事的生动明媚也令人击节赞叹。
丁燕为自己虚构了一个具有高中文化的新疆中年妇女的身份,汇入到珠三角的打工者中,以西部的视角看北方,以脑力劳动者的身体体验体力劳动者的苦役,叙事自然而然地以“陌生化”视角展开。这就使得各种比喻特别新奇,各种细节特别丰富,文本的张力被大大强化。读者也就理解了这个流动的、不确定的现象世界的启示和感动。
丁燕的确生于新疆,真实身份却是中国作协会员,本科入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主修中国古代文学,且被誉为“葡萄诗人”。诗人对词句的斟酌考量,形成了《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的诗意、精确的用词风格。丁燕在访谈中曾这样说:“在我的纪实作品里,我仍然用诗人的眼光、诗人的笔法来写作。行文中,我依旧保持着像诗人那般对词语的挑剔。我没有简单化地对待纪实文学作品,而是在几近严苛地挑选更精准的词语,利用词语之间的落差,让文章充满特殊的诗意。”
田野观察的深入细致与文本叙事的生动明媚,给《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带来了如潮的赞誉。自2012年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每年以评选年度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推荐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荣登2013年榜首。2014年“石花杯”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又与另外4篇一起获奖。
1929年基希热情洋溢地赞美报告文学是“文学的未来寄托”,斩钉截铁地宣称,“未来属于真实、勇敢而有远见的报告文学”。在世界政治形势多变、国内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下,中国也许拥有比世界任何国家或民族都丰富的新闻资源,生活中的精彩要远胜于玄幻的虚构,借用何建明的话,“这是一个报告文学创作最好的时代”。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丁燕出现和更多的《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