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润物无声处 情牵百姓心(赵文波)

——读《心向受众——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31日10:19 来源:河北日报 赵文波

  张志军新作《心向受众——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一书,立意主旨、选材用笔都紧扣新闻传播“心向受众、服务受众”的主题,没有诘屈聱牙的词句,没有空洞干涩的说教,而是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娓娓道来,从另一个视角阐述了新闻传播的所需、所求、所向,细细品来,感触颇多。

  “需求为王”首在心系群众。《需求为王》作为开篇之作,文章不长,但看得出作者很费了一番心思。原本“需求为王”更多体现在经济学理论中,强调的是市场供需和资源配置关系,但在此文中赋予了新内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把心放在群众身上。这个观点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是点睛之笔,其中所提到的“视需求变化为新闻传播的第一信号,把受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更是从群众的视角、百姓的心声,回答了新闻传播“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现实命题,并由此引申开来,分别从贴近受众需求、创新表达方式、注重传播效果、现实案例分析等多个角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加以阐述,其核心内涵始终未离“为民、务实”之精神。这与作者长期工作在新闻传播一线,熟悉基层情况,了解群众期盼是分不开的。

  说群众的话,为群众说话。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脱离了群众,我们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们的工作就会出现停滞,我们的事业就无法前行。《听众是节目的生命之源》一文,以《清晨热线》为例,回答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起一档新闻栏目20余年的坚守,而且越办越好、越办越深入。书中《大局站位 受众需求 平民视角》《从普通受众角度考虑节目策划、节目编排》以及随后的创新新闻表达、注重传播抵达等篇章,无不体现出对这种力量的尊重,其所提出的“躬向人民、融入生活”等等,都是对这种力量所做的生动表达。那么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它来源于哪里呢?其实正是来源于群众,就是要用群众语言,把群众关注的事说出来,就是要为群众发声,把群众想说的话说出来。

  细节处入手,传递正能量。读过《浅析央视新闻串联词》一文后,很受启发。《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央视新闻栏目,我们每天都在看,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新闻内容以及新闻背后所传递的信息,然而作者却能迅速地对播出形式这些细节之处的变化进行分析,从一段段精炼的串联词中看到了央视新闻改革的进程,并由此引申开来,对我们的新闻传播应该怎样改、改成什么样,做了生动鲜活的阐述。对于旧有的传播形式,用了“自言自语、端着架子、板着面孔、高高在上”等词语,简洁明了,一语切中要害;而对新媒体传播形式,提出必须突出其亲民路线,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以真实的感触、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感悟来吸引人、凝聚人、鼓舞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惟有顺应发展,才能迎接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和全民记者时代,网络新闻、微博、QQ群、微信等新的传播形式不断出现,媒体平台也不再仅限于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一部手机就是一个新闻传播平台,一条简讯就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面对新情况,作者提出了“顺应时代,集纳优化为我所用”的观点,只有充分认识到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承认他们的存在、分析他们的特点、研究他们的优势,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他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对待他们,顺应发展的大势,才能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集纳整合优势资源为我所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