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构建河北文艺的平原审美意蕴(黄建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31日10:18 来源:河北日报 黄建生

  文学艺术与地域文化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就如美国作家赫姆林·加兰所说,艺术的地域色彩是文学生命的源泉。华北平原作为河北作家的重要生活和文化背景,具有特殊的景观符号和审美符号,这一整体意象具备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价值取向。它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作家创作的艺术源泉。家乡优美的风光,陶冶了作家童稚的情怀,打谷场上妈妈讲的“过去的故事”,滋润了创作者敏感的心灵。河北的文艺创作要呈现特有的艺术品格和文化内涵,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是书写自己的生命体验,描绘华北平原独特的生活情境与生命形态,构建和提升华北平原的审美意蕴。

  华北平原在地质学上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气候温润,阳光充足,地域形态特征突显了独特的审美特质。它不同于青藏高原的壮丽凝重,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清秀细腻,甚至也不同于东北平原的富饶殷实,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广袤和伟岸,苍茫和雄浑。这种地理环境的独特因素,构成河北人特有的生态和生存条件,成为人们精神的一种天然营养,孕育衍生了众多慷慨悲歌之士。平原的广袤伟岸练就了河北人民勤劳善良、率真忠厚、包容坚韧的品格;苍茫雄浑、慷慨重义融入血液,成就了河北人民特有的精神风貌。自然的生态与风土人情融合形成了浓郁深沉的平原文化。众多平原意象进入创作者的诗意生活,可以形成对生命直接的、独特的体验,构建起人们温暖的精神家园。

  回望历史,河北涌现的众多优秀文艺作品扎根于这片热土,在风土人情的描写中,书写燕赵人民慷慨悲歌的伟大力量,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恋,呈现出特有的审美品格。现代以来,《红旗谱》《风云初记》等作品中,那发芽的柳枝、返青的麦苗,以及那迎风展开的荷花淀、千里堤上的大杨树,都构成了一幅华北农村日常生活的图画。读这些作品,人们看到“太阳光像流水一样,从麦田、道沟、村庄、树木的身上流过”的优美风光,如一曲华北平原的“田园颂”。同时,作品不仅写出了如诗的风景,还散发着华北平原特色浓郁的人情人性,充溢着冀中人民在民族危急关头,坚韧不屈的民族意志。它们将人物、景物及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情融合在一起,将赶鸟、过年、生育等风俗融入情节发展中,使作品俨然一幅内蕴深厚的风情画卷,具有了高度的美感力量。

  而铁凝《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等作品中那古老的村落、大片的庄稼地、忠诚朴厚的农民,也展现了华北平原上多彩的图景。无论是其中的“麦子”“棉花”,还是“青草”“茯苓”,都成了华北平原文明的符码,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变迁,传达出质朴粗犷、刚柔并济的美感。《笨花》更是以冀中平原上一个小村子为蓝本,将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历史融于普通人的命运起伏之中,艺术地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和丰富深厚的世态风情。所以有评论者说,《笨花》用一种流水般的细腻与微波展示华北人民在特定年代的精神面貌,以微小的生活画面展示时代的大变化,表现出一种平原美学。

  《天天都有大太阳》《牵牛花》《运河往事》等河北近期出现的作品,也囊括了大量的平原信息:阳光、村庄、篱笆门,以及乡村落日、无际的棉花地、巍然屹立的大树、在麦田里劳作的父老。这些纯朴的意象,流淌在故乡平原之上,展现出优美的场景,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家乡的深刻变化,以及平原人对人性尊严的捍卫和诚信道德的坚守,彰显了华北平原的流风遗韵。

  上述这些作品中,华北平原这一原初性场景不仅为作家提供了丰厚的写作资源,也引领作家去发现那如平原一般本真的诗意。华北平原的广阔博大,平原上优美的湖淀、挺拔的树木、勤劳的人民,无不呈现出坚韧与包容,率真与豁达。通过闪烁着人性的温情之光的描述,表现出作者对家园对生命的朴素挚爱,对家乡亲情和温暖美好的回忆。作品浪漫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述展露出了鲜明的地域性品格,呈现出沉郁缅远的美学韵味。读后让人们看到,在坦荡无垠、寂寥沉稳的平原乡村,蕴藏着日常生活的神奇和丰富的生命景观。

  但综合考察当今河北的文学艺术创作,我们还没有把华北平原丰富深厚的审美意蕴完整建构起来,我们的作品有的是鲜活的情节,有的是对地域生活场景的展示,但缺乏的是对材料的审美感悟,缺少对意蕴世界的发现。而文艺作品要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应表达人们那种诗意的栖息,展现对审美意象和悲天悯人诗性关怀的追求。华北平原作为河北作家重要的精神原乡,这里的地域文化环境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创作者应珍视这历史性存在的地域风情、文化积淀,在作品中塑造平原意象,表现人民顽强的生命意志和慷慨重义的性格特质,用文学艺术展示一种独特的、气韵生动的自然和社会场景,勾画出一种诗意的氛围,从而丰富地域美学内涵,让华北平原像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山东高密、贾平凹的黄土高原一样丰富生动,充满审美意味。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构建和提升华北平原的审美意蕴,当然有多种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独特的平原意象群。华北平原平坦宽阔,沃野千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树都充满了灵性和美感。平原上挺拔的白杨树、弯曲的小河、起伏的麦浪……这些纯朴的物象,通过深度挖掘,把“象”加以“意”化并形成审美状态,使之既是具体的,又是符号化的,就可以化为文学艺术中鲜活的血液,承载永恒的乡土情怀,增强作品的意蕴空间,进一步拓展文学艺术呈现的维度。如莫言,通过红高粱、生命力、狂野等高密东北乡的意象凸显,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扩展为世界性的舞台;像迟子健,用不断出现的黑土、白雪、森林意象,让人们发现东北黑土地粗狂外表下的温婉情怀和生命力。

  此外要着力描绘华北平原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乡土大地上的自然风景是创作者人文精神的载体,它们意味着家园的温暖、文化的芬芳。风景画在文学作品中,自古以来就是诗性的栖居地,细腻的风景描绘对于作品诗意空间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可使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色彩。文艺创作将华北平原物化的自然美表达出来,借助平原的气韵风华,它的寒暑交替、晴雨晨昏,就能形成与其他区域文化的反差与落差,展现出这一区域文艺作品的审美形态。风俗的美,是特定区域人民的创造,也是特定区域人民体验到的动人心魄的美的外化。文艺作品中的风俗描写、人情世态,比曲折故事本身更具一种引人反复吟唱的美感,蕴含着更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历史情感。所以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强化风俗描绘,对挖掘人性的深度,凸显作品的文化意义,提高作品的审美张力,都大有裨益。华北平原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代表,在人民的生活中保留了很多传统社会的风土人情,创作者在描写自然风景的同时,融合自己的人文情怀,通过描写节日活动、神话传说、民歌谚语等,能够为人们呈现华北平原特有的的民俗风情画。将这里的社会风尚、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与历史的变革融合,将人们的勤劳、坚韧等特质诗意展现,就能够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图景,从而写出古老与年轻、博大与浑厚、喧闹与宁静的平原形象,在沉郁缅远的审美韵味中,透露出生活的风云变幻,感受到华北平原的凝重与深沉。

  独特的平原意象群和民俗风情画,也是构成河北文学艺术美学品格的基本要素。通过对华北平原自然景观、风物人情的描述,在使华北平原这一整体意象更加丰盈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学艺术的美学表现力;通过构建博大深邃、清新平和的审美内涵,可让华北平原具有属于自身的话语方式及审美体系,也可以使文学艺术的美感升华成一种与平原文化理想同构的审美境界。这样将河北文学艺术置于全国,甚至世界文学艺术版图的格局中去审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就会鲜明地凸显出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