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再现松山战役硝烟(陈立言)

——《1944:松山战役笔记》的启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7日11:51 来源:云南日报 陈立言

  1944年9月7日是著名的松山攻坚战获得彻底胜利的纪念日。这场战役曾被日本侵略军沉痛地称之为“全员玉碎”的“玉碎”之战,它的胜利,是中国远征军打通抗战“主动脉”滇缅公路,为抗日战争滇西战役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松山战役震惊中外,被人们誉为“民族存亡,生死之战”,还被列为二战典范之战而载入美国西点军校的教程。至于有关松山战役的史料,一是在攻克松山时,当时的最高军事当局在松山曾作有详实总结;二是曾亲自到松山考察的吴致皋先生著有《滇西作战实录》,云南大学教授方国瑜先生著有《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在这两部论著中,两位作者对松山的地形与敌人阵地、构筑工事与兵力、战斗经过等都作了相对完整的叙述。

  此外,当年指挥松山战役的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将军以及主攻松山的第71军、第8军的指战员,在上世纪50年代全国各地出版的各种文史资料中撰文,以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角度叙述了松山战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近年来,另有诸多研究者的专著、论文、报刊、网站等,也对松山战役的方方面面作了不少报道,这对于使更多的人们能够认识中国抗日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滇缅战场,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弥足珍贵的史料之外,当时美国、英国以及日本方面关于该战役的诸多史料,这些年使用起来仍显不足或阙如。

  军旅作家余戈所著《1944:松山战役笔记》一书,可以说是聚海内外有关松山史料于大成的论著。该书于2009年8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书一上架即热销一空,同年11月又第3次印刷2万册。该书之所以热销,就在于它汇聚了大量海内外详实史料以及对史料实事求是的鉴别和叙事,为今天对松山战役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史料,对认识松山战役及抗日战争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2004年9月,喜欢收藏抗战物品的余戈来到云南龙陵松山,下大力气搜寻散落在民间的文献及旧物,做类似史料的“拓荒”工作。他走访了所能寻访到的亲历、亲见、亲闻者,踏访了松山战役的每个角落,查遍了凡是能查到的文献资料。同时对存于美国、日本等国朝野的文献资料、专著、报刊文章进行搜寻并作了科学、严谨、细心的考证。全书30余万字,引用115部(篇)文献以及100余篇报刊文章和网站资讯,并有880余条注释、34幅图表(不含照片)。所述史实精微到了每日、每时、每人、每物、每事,让人感叹:该书可与西方有关二战史的著作媲美而毫不逊色。

  朱增泉将军在该书序中说:余戈写的是真正的战争。就内地半个多世纪来研究抗日战争史而言,余戈写的这本书,有两个突破,或称两个正视:其一,正视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正面表现;其二,正视侵华日军在军事行动上严密作风。这是历史的态度。国民党军,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它是我们殊死拼杀的敌人。在抗日战争中,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同盟军。面对共同的民族敌人——日本侵略军,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都曾为捍卫自己亲爱的祖国浴血奋战,流血牺牲。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共同回眸那一段难忘的战斗岁月,超越时光“认同”的东西将会逐渐增多。

  日本侵略军,1894年发动甲午战争,侵占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这一切,我们都还记忆犹新。对于中国军人来说,不应该忘记一点;日本侵略军有战斗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用“武士道精神”一言以蔽之。要从多方面去寻找,要从历史事实中去寻找。余戈就是在进行这种具体的寻找……孔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兵家千古名言,发明权属于我们中国。敢于正视敌人的优点,是我们自信的表现。切记,千万不要让我们把“知己知彼”这句话喊成一句空话、套话。

  在松山攻坚战获得胜利70年后的今天,阅读《1944:松山战役笔记》,让人们对以史为鉴有更深的再认识,尤其对当下警惕日本复活军国主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