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60天银幕“再造”南水北调工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4日13:52 来源:北京日报 周南焱

  《天河》向建设者和移民感恩,预计11月上旬公映

  60天银幕“再造”南水北调工程

《天河》剧照《天河》剧照

  “天上有条银河,地上有条天河,一个是神仙的故事,一个是英雄的传说……”这是电影《天河》的主题歌,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雄浑交响。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题材影片《天河》,由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八一电影制片厂、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联合出品摄制,预计11月上旬公映。

  导演宁海强正加班加点进行电影后期制作,在嘈杂的背景声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感慨地说,这次拍摄时间特别紧张,整个拍摄过程只有一个月,就像打一场仗。但宁海强感到很值得,用这部影片向南水北调工程的广大建设者、移民表示感恩。

  从家庭小切口表现大工程

  《天河》由黄宏、柳建伟担任编剧,宁海强、沈东联合执导。影片以水利工程师董望川为切入点,用全景式的视角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中从决策团队、工程建设者,到所有沿线移民的整体风貌。用写实不失浪漫、轻松不失震撼、明快不失深沉的手法,让观众对这项伟大工程有更直观和真切的了解。

  “拍摄一部主要表现水利工程的现实大片,对于擅长军事题材的八一厂来说,是一次极具创新性的创作。”黄宏如是说。《天河》凝聚了八一厂顶尖创作团队的集体智慧,为拍好影片的故事,黄宏带领主创人员沿着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实地走访,增加亲身感受。

  宁海强动情地说,自己之前主要拍军事题材,跟大多数人一样,对南水北调工程的了解仅限于媒体报道,但通过实地走访,才感到该工程的博大宏伟和可歌可泣。“我们采访了很多工程师和库区移民,比如有一次我在一个大工地上,发现所有的人员都在地底下工作,他们要打隧洞穿越黄河底部。当我在观察工程全貌时,看到一个脸上尽是灰尘、泥土的工人从洞里出来,给家人打电话。这个画面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宁海强说,这个工人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家里的后院“起火”,妻子要闹离婚。

  “这样一个普通工人很有代表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人员都是两地分居,他们的情感让我们动容。”宁海强透露,主创决定采取小切口来表现大工程,片中要有一两个这样的家庭,夫妻双方都在工地上担任不同职责,但又不能聚在一起,展现建设者的奋斗和奉献。同时,主创还接触过库区移民,也为他们搬离家乡的付出,深深感动,因而片中还表现了移民的故事。

  昼夜赶拍一天当两天使用

  “与其说是创作一部影片,不如说是完成一项紧急任务。”宁海强感叹,整个拍摄过程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还要进行后期电脑特技制作。为了保证摄制进度,摄制组分成A、B两个组同时拍摄,完全就像打一场硬仗,一天当两天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如期完成。

  拍摄南水北调工程,场景非常分散,地域跨度大,从丹江口一直拍到北京。“每天早晨六点就起床准备拍摄工作,然后要拍到天黑,要是有夜戏还得接着拍。有一次拍一场移民的戏,数百人的队伍清早开始转场,走了上百公里,最后天快黑了,光线已经不太好,但必须要拍完,这场戏就是在傍晚拍的。”宁海强说,晚上回来还要做第二天的拍戏准备,几乎每天都这样辛苦。

  片中最后有一场上千人等候工程通水的戏,从头一天下午三点开始准备,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就要拍摄,时间可谓十分紧张。剧组请来部队、工人来当群众演员,还要准备上千人的服装、工程帽,最后把这场宏大场面的戏顺利拍完。“我们就是以南水北调工程的精神来拍摄影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宁海强说。

  影片需要再现大坝加高、移民搬迁、穿黄工程、北京通水等真实场景,但因中线主体大部分工程已经完工,许多工程建设场景很难找到合适的外景。这些场景都要依托电脑特技与影片实拍结合完成,涉及近五十场戏、三百多个特技镜头,汇集二百多个特效师同时开工。特效团队要在前后短短两个月内完成如此浩大工程,不亚于60天内在银幕上“再造”一个南水北调工程。

  众明星为感恩不辞辛劳拍戏

  为了拍摄好影片,八一厂集结了包括李幼斌、俞飞鸿、段奕宏、王若心、高明、赵有亮、林永健、吴军、濮存昕、陈宝国、张国立、仲呈祥、江平、姜昆、郁钧剑等全明星阵容。许多明星在片中饰演只有一两场戏的小角色,或是客串一两句台词的群众角色,但他们还是推掉其他活动,不计片酬、不辞辛劳赶往片场。

  李幼斌出演《天河》的主人公董望川,俞飞鸿和段奕宏分别饰演董望川的妻子周晓丹和学生江浩。片中,身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指挥的董望川与妻子周晓丹,为工程各自忙于工作,聚少离多,原本稳固的感情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他最得力的助手兼学生江浩也在技术攻坚之时离他而去,跳槽到一家高薪企业。一边是国家大计,一边是亲朋情谊,董望川面临着艰难选择。

  “这么多明星都有感恩之心,都愿意为南水北调工程尽绵薄之力。”宁海强说,这些明星演员之前也不太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剧组请来工程师、移民跟他们交流,讲他们的人生经历,演员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明星拍戏也很辛苦,拍工程戏更是如此。比如有一场戏中,段奕宏浑身都是泥浆,变成了“泥人”。宁海强动情地说,所有主创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天河》努力塑造董望川、周晓丹、江浩等一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和家庭的命运来表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 “险”和“辛”,移民搬迁的“情”和“痛”,用影片来向建设者感恩,向顾全大局的移民们感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