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一个电视人的守望与突围——读何振虎《守望与突围》(白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24日11:11 来源:河北日报 白 贵

  何振虎和笔者是河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的同班同学,而且两个人还是同一个小组,他是笔者的顶头上司——小组长。30多年过去了,彼此的相识、相知,那份情意历久弥新、依然如故。

  何振虎的这本《守望与突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入的是他多年来写下的一些与职业相关的文字。笔者看过之后生出很多的感触,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位学者型广电人写出的文字,这些文字有力地证明,作者集多种角色为一身:新闻的采编者、媒体变革的参与者、电视业务的思考者、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学甫一毕业,他先从电视记者干起,其后身份几经变化,但始终没有远离业务。特殊的身份、经历决定了特殊的视野。

  从本书《视听论苑》等辑的大部分文章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对广电行业的深刻了解、准确把握和不倦的思考。他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基于传统的价值观、开阔的眼界和富于包容性的胸襟,都成为一位专业领导者难得的重要素养。他对广电影视行业的分析,那些高屋建瓴式的见解,常常不只是站在河北一隅,更是从全国电视整体上来把握态势。在河北广电系统,大家首先是把他当作一位专家在说话。因为从话到理,从实际到理论都普遍为同行们认可、尊敬。他发表在《声屏经纬》和其他刊物上的论文多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和很强的指导性。

  从业30多年,他十分熟悉这个行业,尤其对电视栏目、节目他如数家珍;对河北生产的优秀广电影视作品,了如指掌。从《创优品鉴》中,我们重温了那些获奖作品的得失成败;而翻阅《影视杂议》的篇目,似可找到为全国同行热议的影视“河北现象”产生的脉络和轨迹。所以,这部集子,不但是他个人业务、思想轨迹的记录,而且也是河北广播影视业发展的真实记录。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这不是30多年河北广电事业的一个独特写照么?

  看得出来,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对学术的兴趣。前者有助于他对社会、对职业、对生活的激情与新鲜感的保持,后者有助于他能超越经验的层面审视问题。在商业化大潮的浮躁世风里,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还能独守那份对于专业的追求情怀,尤其难能可贵。

  书名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守望”,另一个是“突围”。这里透露出他对河北媒体发展的理解和期待。所谓“守望”,应该是媒体的基本使命和社会担当,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自不待说;而在一个媒体竞争空前白热化的今天,媒体必须有“突围”的意识,否则会被大浪淘沙。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看,他写的很多文字,笔者感到非常具有学术气息,有思考深度,符合河北实际和中国的实际。他的讲话稿一般都是亲自动笔,说的不是由自己的观察感受得来,就是自己领悟出的道理,而且从不放空炮,从不唬人。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有几组不同的文字,内容、风格各有不同,但都是一样平实、要言不烦。《微言快语》一辑,虽所涉内容略杂,但主旨都是围绕新闻传播有感而发,其中,《赫鲁晓夫的逻辑》《书生意气与流氓意气》思想锋芒不同寻常;《匹夫见辱拔剑而起?》酣畅淋漓而耐人寻味;《翻书随想》《会海百态》讲的都是常人、常情、常理、真话;《无耻即是勇?》词锋犀利,一语中的;《人,为什么直立行走》《追逐及续篇》体现出的是一种杂文的风范,语言犀利,闪烁着思想的光芒。《银屏乱谭》这一辑影视剧短评,更多是一种平视的评说,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品位。虽说不同的人可以见仁见智,但这些观感每每都能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人感到他是在以一个评论家的身份说话,让人爱听、爱看。

  人的一生如同一场远行,真正的行者不仅在乎平安抵达,更在乎领略并撷取沿途的风景。何振虎同学已经完成了一段重要的旅程,这本书,当是他人生旅途中领略风景的一部分感悟,希望今后能看到他更多令人心仪的文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