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蓝衫布履 书生本色──忆曾文渊(陈再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5日09:5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陈再钧

  曾文渊同志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众多知名文学评论家、编辑家之一,长期活跃在文学领域,是一位毕生致力于文学评论、文学研究的学者。

  和曾文渊相识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文学报》正在筹办之中,我在总编辑办公室,他主持理论部工作。《文学报》的即将问世,引起了文坛和相关方面的关注。事实上,《文学报》正式出版前夕,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已有各种风声和议论。面对文学艺术界各种思潮的纷争,作为报社理论部领军人物,曾文渊必须认真辨别和准确把握,肩上的担子实在不轻,况且那时他的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有一大堆事仍需他处理,无奈他只好两方面兼顾,十分辛苦。

  随着《文学报》的创刊及逐步发展,曾文渊正式调入《文学报》,继续负责理论部工作。初创时期的《文学报》工作很忙,要组织一批高质量、有社会影响、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好文章,不是一件容易事,为此他不辞辛劳,亲自赴北京等地拜访文学界要人,多方联系组稿。那时的交通与通讯远没有今天这么便捷,为一篇稿子来回折腾是常有的事。他事业心强,从不诉苦。

  自从曾文渊正式调入《文学报》后,我与他的接触和交往也慢慢多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分配到上海从事文艺报刊理论编辑和文学评论、研究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叶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编写小组就有文渊。他执笔的章节就包括《文学评论》这一章。这本书在上世纪60年代前半期及80年代前半期,曾被大学文科用作教材,有很大的影响。

  曾文渊很勤奋,利用业余时间写了很多评论文章。他主张社会主义文学要有各种不同流派,著有文学评论集《小说风云》《文坛风景》、散文集《文苑旧事》,以及散见于报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前进》等数十篇有较高质量的评论文章。如评论刘白羽、杨朔、秦牧散文的《政治方向的一致性与文学风格的多样性》,讲的是社会主义文学在政治方向一致性前提下,可以而且应该有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文中观点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常被人提及,为《当代文学研究丛书·刘白羽专集》所收辑。再如《文学流派应当发展》一文,是新时期以来较早谈论文学流派的文章;《谁家的“文学批评理论”?》在《文艺报》发表后,被其他报刊摘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发表后,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所收录。

  1981年春节过后,曾文渊和全国19位中青年评论家在北京参加了由《文艺报》举办的为首届中篇小说评奖活动而作准备的中篇小说读书班。2月12日,读书班听了周扬不久前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录音。周扬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联主席,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即是为学习和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而召开的。周扬在座谈会上谈了五个问题:一、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问题;二、学习要结合实际,总结经验;三、如何看待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工作的形势;四、关于创作自由、批评自由与艺术民主问题;五、文艺单位的改革、调整问题。曾文渊洞察时事,认为周扬的这个讲话精神很重要,应在即将创刊的《文学报》上首先公开发表,以飨读者。因为是录音讲话,很多地方录得不清楚,很难按原样整理出来,所以他只能和其他同志对笔记,择其要点,采用问答形式,费了很大的劲整理出来,并加了主标题“文艺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副题是“周扬同志就当前文艺工作答本报记者问”,然后专门拜访面晤周扬,当面请教交流,彼此相谈甚欢,并呈交访谈录请他审阅。随后他与周扬秘书多次电话联系,得知周扬很忙,并回答这个谈话《文学报》单独抢先发表不好,要发表的话将来统一安排。于是他的努力只能就此而止。过后不久,杜宣出访途径北京,碰到周扬谈及此事,周扬谦虚地说,他那次讲话讲得很零乱,整理成那个样子很不错,还对整理者夸奖了一番。杜宣同志从北京给报社同志写信时提及了此事,从杜宣的信中可以看出,周扬对访谈录是首肯的。他之所以不同意公开发表,主要是从当时文艺界情况考虑的。有关这个访谈录的全部内容,已收入曾文渊的《文苑旧事》一书中。

  我曾拜读过曾文渊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评论集《小说风云》。他的《透视和描绘复杂的人生》一文,以精辟的论述对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随后的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评奖中,《人生》果然得奖,由此可见他眼光的锐利。曾文渊的评论文章十分注重对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作思想的把握,注意将作品放在作家创作思想的发展和创作道路的进程中加以考察。他的《相知·相识·相重》一文,论《保卫延安》和冯雪峰的评论,1983年6月9日在《文学报》发表后,杜鹏程两次写信给他,说文章“写得事实准确,见解深刻,而且挺有感情”,“是好文章”。同样,他的《八十年代上海风情录》一文,评程乃珊中篇小说,条分缕析地论述,既充分肯定小说的四个特点,同时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她创作上的弱点,如生活面较为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而带来看问题不够准确等。程乃珊见文后,即电告文渊:文章写的很实在,同意所提意见,表示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文渊著文严谨,他不是那种像鲁迅先生说的“以为一做评论家,便可以高踞文坛”,更不是轻率地“速成和乱评”之类。他常与我谈起,“搞创作要有独创风格,搞评论要有独特见解”。

  文渊人缘好,口碑佳,文脉广。著名学者王元化信任他,把不少文稿和资料拜托他整理。林默涵也赏识他,从北京来电表明自己的文稿由曾文渊改定即可。在我的印象中,原《文学报》编委的一些老领导都知道文渊的才华,亦倍加器重。

  曾文渊年长我十几岁,是我敬重的老师,可他却从不这么认为。他谦虚地对我说“活到老,学到老。都是同事嘛,相互学习”,坚持不让我称他为老师。我无奈只能直呼老曾,他很高兴,亲切地叫我小陈,我感慨万分。我自知学疏才浅,腹内空空。平时读书看报遇不解之处,请教的老师就是文渊同志。

  曾文渊任《文学报》副总编辑,当了领导他更加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本色不变。一切应酬场合均与他无关,埋头工作搞学问是他的习惯 。他是《文学报》元老,对《文学报》有深厚的感情。晚年他身体一直不好,疾病缠身,长期住院,但他仍关心和热爱《文学报》,不时对报社工作提出中肯的意见与有益的建议。作为厦大的一名学子,母校永远在他心中,每每念及便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言语中流露出无限的是眷恋和感恩。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和曾文渊从相识至他离世,整整33个春秋,风风雨雨,点点滴滴,言犹不尽。我敬仰他的人品、文品和学者风范。我想起同事陆梅为他所作的挽联:“一生简朴书生本色系文坛,两袖清风蓝衫布履留风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