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生命的疑问 穿越时间之河(远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1日09:54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远 村
书名:地平线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徐和谨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书名:地平线 作者:(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译者:徐和谨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荣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殊荣,顿时引发国内文学圈的广泛关注。而近五年来,有关他的作品中文版在国内出版却是屈指可数。如:《青春咖啡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金龙格译)、《地平线》(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月版,徐和谨译)、《缓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7月版,严胜男译)。这和他的创作成就相比,实在是不成比例。

  莫迪亚诺距离现在最近的一部小说《地平线》,法文版出版于2010年,该书中文版2012年在国内出版,其译者是复旦大学法语系教授、资深翻译家徐和谨,他同时还译过另一位法语文学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三卷本)。

  《地平线》是莫迪亚诺的第二十部小说,也是六十岁之后创作的一部作品,该小说曾获得“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之世界奖”,而获该奖的还有昆德拉、略萨、博尔赫斯等重量级的小说家。这部小说中有着侦探类型小说的特征,充满悬疑性,吸引读者不断地读下去,试图解开谜团。同时,小说中清新隽永文字中流露出的怀旧情绪。这部小说融合了法国文学所有最激动人心的元素,如遗失、过去、战争、巴黎、跟踪、威胁、多重身份,而莫迪亚诺却有条不紊地编织出了一条迷人的“地平线”,令人渐渐沉醉其中,从未到达,周而复始。

  这部作品也是莫迪亚诺所有作品中,最有玄学意蕴的一部小说,他把所有的人生思考汇聚成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生活该把时间及时间的流逝变成什么?对于小说中的主人翁博斯曼斯来说,他与玛格丽特相恋以及这姑娘突然消失之后,四十年已经过去,但这四十年显得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这幸福的一年,这一年在记忆中难以磨灭,是因为永远无法找到解开其秘密的钥匙。其实莫迪亚诺是在阐明这样的结论:我们一天天看到的事物,都带有不确定的印记。

  《地平线》中使用倒叙故事的闪回手法,时间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时间让人、物分离,随心所欲地进行解构、组合。时间分隔成一条条管状的密封“走廊”,如同蓬皮杜中心的自动扶梯,人们可以生活在同一个现在,却无法跟被命运投入另一自动扶梯的人交流。相反,因处于同一条时间“走廊”,人们能与消失或去世的朋友对话交流。莫迪亚诺超越过去和现在的时间对立,创造一种固定不变的时间,即永久的现在。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故事起点总是一件十分确切、并非虚构的事,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即现实中确实发生过的事。

  在莫迪亚诺之前的十九部作品中,故事结尾往往充满忧郁、失落、迷惘,没有一个明确的“句号”,这也是现代小说中的共性。而《地平线》首次采用了充满希望的结尾。故事结局为什么如此清晰?笔者认为,这和他创作这部小说的年纪有关。因为创作这部小说时他已年过六旬。而这个年纪的人创作小说,更倾向于有某种明确的结局,如同人到老年,内心默默算计着不多的时日。他也曾坦诚地说:年轻时,人对事情的看法常常是悲观的,而人慢慢变老了,很多看不透的事情,其实都有了某种答案。年轻时痛苦万分的事情,在人老之时其实都不值一提。

  岁月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万花筒,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不够成熟,不够稳重,做事毛毛糙糙,生活中有太多的疑问和磕磕碰碰。而人在衰老之时,似乎对万事万物都已看透,回想年轻岁月中的叛逆、焦虑、暴躁非常可笑。然而这确实都存在过。莫迪亚诺在《地平线》中,将“时间”升格为重要的表现内容,穿越无数的时光,生命中诸多疑问化为一道平整的“地平线”。

  莫迪亚诺的作品之文风,继承了法语文学一直以来的诙谐幽默。而同时作为现代派小说家的他,却显得与众不同,其文字中还承载着哲学的追问、社会的反思和小说形式的创新。因此,他还称为 “新寓言”派代表作家。莫迪亚诺这次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法语文学创作而言,是又一次重要的收获。通过阅读《地平线》,我们可以进而了解莫迪亚诺及其作品风格,进而领略法语文学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今后的时间里,莫迪亚诺的作品能不能在华语文学圈火起来,还得广大读者说了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