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莫迪亚诺:对唤醒人类命运的记忆(河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1日09:53 来源:深圳特区报 河 东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当代普鲁斯特”莫迪亚诺“当代普鲁斯特”莫迪亚诺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一直都是我们格外关注的话题。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这两位人气极旺的作家,十多年来呼声都很高,可今年再次与诺奖无缘。反而,我们并不熟悉的一些作家,却常常摘得“花魁”。笔者一直关注法语文学创作动态,令人感到惊喜、惊讶的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斩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他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

  曾经是中国读者的熟面孔

  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文学创作领域一个重要奖项,自一百多年前设立以来,就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不是就代表最高水平?这个谁也不敢作出肯定的回答。而此奖项的影响力乃世界之最,这是无人能否认的。尽管有作家和评论家似乎对此奖不屑一顾,可真正能获得此奖,想必也会欣喜若狂,因为人毕竟希望受到外界认可。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语种中,英语、法语、德语位居前三甲。

  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法语也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翻开世界文学史,不难发现法语作家精彩的表现。从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角度观察,法国又是一个盛产诺奖的国度。笔者粗略统计,从1900年代至今,法国就有14位作家获得诺奖。平均每10年之内,必然就有人获奖。在中国读者中影响广泛的法国作家如勒·克莱齐奥(2008,代表作《战争》)、萨特(1964,《词语》)、阿尔贝·加缪(1957,《鼠疫》)、安德烈·纪德(1947,《田园交响曲》、罗曼·罗兰(1915,《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等,都曾经是诺奖得主。

  对现代法语文学感兴趣的人都清楚,莫迪亚诺其实是中国的熟面孔。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国内曾刮过一阵“莫迪亚诺风”,《外国文学动态》、《读书》等红极一时的期刊,这段时期内对其人其文多有介绍。可是随后在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文学热潮中,莫迪亚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莫迪亚诺是当前活跃在法语文学圈里最重要的作家,同时也堪称法语文坛之“劳模”。从1968年创作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至今,已经有二十部小说集问世。如:《夜巡》(1969)、《环城大道》(1972)、《凄凉的别墅》(1975)、《暗店街》(1978、也译《暗铺街》)、《缓刑》(1988)、《夜半撞车》(2003)、《青春咖啡馆》(2007)、《地平线》(2010)等等。对于文学语言,他又是一个精雕细琢的作家,每部小说篇幅都不算长,10万字以上的篇幅对他而言,算是“大块头”了。

  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莫迪亚诺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其处女作《星形广场》获得罗歇·尼米埃奖、《夜巡》获得费内翁奖、《环城大道》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2010年出版的小说《地平线》则获得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之世界奖……法国文学评论家认为他是“法语文坛最有特色、最有才华的作家”。

  二战题材的另类视角

  任何作家之创作,都和自身的家庭、成长、童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莫迪亚诺也同样如此。作为一名在法国出生的作家,他又有着犹太人血统。1947年,莫迪亚诺出生在巴黎郊区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十岁开始写诗,十五岁开始小说创作。1965年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一年后辍学,专事文学创作。因为血统和家庭之因,莫迪亚诺对法兰西、犹太人抱有深厚的感情。

  署名为“小禾”的作者,曾经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文章,简略地介绍了莫迪亚诺作品的特色。他这样写道:“多数小说中都有着犹太人的缩影:他们被自己秘密的过去缠绕着,不得安宁;他们不愿受血统的限制和束缚,但又不得不承担起自己的命运,他们总是处在左右为难的境遇中,徘徊在英雄与懦夫、牺牲品与帮凶、光荣与耻辱两条道路之间;他们流落异乡,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时时都在逃避追捕……莫迪亚诺带着深深的同情心,塑造了这一系列的形象。”

  在世界文坛中,描写和刻画纳粹非人统治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也不乏佳作。可是莫迪亚诺对这一题材的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如1968年出版的成名小说《星形广场》,其书名就暗含犹太人与纳粹的故事:1942年6月,一名盛气凌人的德国军官问一名犹太青年,星形广场在哪里?青年非常镇静地用手指着左胸(犹太人佩戴的星形标志)。

  随后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夜巡》,同样反映了犹太人的苦难生活和若同深渊的未来之路。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纳粹占领法国、迫害犹太人的种种悲剧和不幸。这些小说中的主人翁们,在历经各种貌似荒诞、离奇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在彰显这样一个深刻而严肃的主题:莫迪亚诺探索那个极端与邪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各种思想和价值观的归宿,并以此讥讽当代社会的种种流弊。他曾说过:“我力图写出一个没落的世界,而法国被德国占领时期正提供了这种社会气氛,但是在实际上,我所表现的,确是当今世界中的丑恶和粗鄙。”

  莫迪亚诺出生时,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两个月,虽然他并没有亲自经历过“纳粹占领时期”,可是在他的小说中,却凭靠丰富的想象力、父辈们的口述、文献与影像资料,却能巧妙、真实地还原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图景。他的作品有时很难分辨出哪些是虚构和想象,哪些是真实的生活。想象和真实的藩篱,在他的文学世界被完全拆除。有评论家认为:莫迪亚诺最大能力和魅力,就在于创造一个想象的天地,小说主题有时候尽管暧昧,有时候还会引起人们发笑,然而读后、笑后,人们会因为人类的丑行而羞愧不已。

  在文学中寻找记忆

  我们对科学和文学进行有趣的对比,很容易发现科学家总是喜欢“向前看”,乐于在创新中发现自身的生命价值;而作家却总是爱“向后看”,在过往的岁月中寻找一种前行的精神力量。莫迪亚诺不仅在作品中回望历史,还喜欢“寻找”。小说中千奇百怪的主人翁们,总是在寻找父亲、寻找昨天、寻找根基、寻找自我。《环城大道》、《暗店街》、《凄凉的别墅》等作品中,这种倾向得到充分的表现。

  小说《环城大道》中,叙述的是一个儿子跟踪父亲的故事。而父亲为了摆脱儿子,竟然把儿子推到地铁轮子之下,但儿子依然和父亲紧紧相依。儿子是父亲血脉的延续,父亲是儿子的生命之根。莫迪亚诺表现这个故事,其实是在反思: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全然不顾及人们的怀乡之情、恋旧之情,狠心地把人们甩在时代之后。尽管作品中他并没有明确表达对现代化的批判立场,而故事的意图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小说《暗店街》中,莫迪亚诺则是通过一个身患遗忘症的人寻找自己过去的故事,理性地表达人类与自我的关系。小说的开头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哲学意味的句子:“我到底是谁呢?”“寻找”不光是文学中要表达的议题,在哲学领域,更是一个严肃的内容。莫迪亚诺尽管是作家,可他对于哲学领域这些本体论的思考,一刻都没有停止。他在小说中以“寻找”作为引擎,探索人的本质、生存之价值,并以此试图探索一个人的过去是继续生活的依据。总的来看,“寻找”其实也暗含着人们在浮躁喧嚣的社会,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之追忆与感怀。和大多数法国作家相比,莫迪亚诺表现人与自我的关系,是较为深刻的,同时也个性鲜明。他的作品,从广义的维度看,其实是哀叹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的塌陷,古老的价值观念在工业社会中沦为精神的挽歌。

  莫迪亚诺是现代性小说的探路者,和传统小说中“起承转合”的叙述模式大相径庭,精彩好看的情节不是他所器重的,他更看重小说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意蕴。现代派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或隐形或显性的情色描写,对此他尤为反感,他认为这是对文字的侮辱,对文学的背叛。莫迪亚诺获得诺奖,必定再次成为中国文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从他身上到底学习什么,从他的文学作品中领悟怎样的价值内涵,现在才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