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向着抗战精神的理性回归——评电视剧《我的特一营》(范咏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10日13:49 来源: 人民日报 范咏戈

  抗战题材应该是我国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这有太多理由。近30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史料的解密,抗战题材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表现内容广度有了进一步的开拓。1986年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由于对蒋介石、李宗仁的客观评价甚至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改善。近几年还有一些电视剧,如表现国民党空军的《血战长空》《远去的飞鹰》,以及表现非共产党领导的民众抗日的《水上游击队》《永不磨灭的番号》《民兵葛二蛋》等,使抗战题材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拓宽到全民抗战。抗战剧本身不存在“多”的问题,不过某些电视剧被娱乐化大潮裹挟,的确偏离了理性轨道。如过分热衷于特殊人群,出现了土匪抗战、妓女抗战等;不认真讲故事却热衷于编造手撕鬼子、枪打飞机等雷人情节等。而由南京军区参与拍摄、湖南卫视首播的抗战剧《我的特一营》,则是一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释放出抗战剧向理性回归信号的佳作。

  抗战剧的理性回归首先要回归敬畏历史,从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出发,尊重历史事实,还原真实的历史语境,以对观众起到历史教科书的教化作用。《我的特一营》展现的大背景是,在淞沪会战后,中国军队虽奋力抵抗,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图,但并没有阻挡住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犯。而国民政府组织的徐州会战,特别是台儿庄战役,则是一次粉碎了日本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一次载入史册的战役。《我的特一营》讲述这一战役时,客观地表现了国民党上层军官李宗仁、白崇禧、汤恩伯,以及孙连仲、廖光义、刘士毅、张自忠、王铭章等军、师级指挥官的作战部署和“人在阵地在”的作战决心。为讲好故事,《我的特一营》努力追求“大”与“小”的结合,它以一个营作为故事主体着重表现“草根英雄”。如果没有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这个大背景,便很难营造全民抗战的氛围。但仅仅写这个“大”容易落入已有套路。特一营营长周天翼和他的200多名兄弟,在整个台儿庄战役中只是个小分队而已,但在他们身上却集中地体现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军长廖光义奉命要撤出济南,周天翼却以抗日为大义,违抗军令拒绝撤退。身负“叛军”罪名的周天翼,毅然带领弟兄们南下徐州又折回嘉山、滕县、临沂,在无数次的战役中勇猛杀敌,最后参加了台儿庄战斗。特一营全军覆没仅留下的一名川军“种子”小四川,把特一营的旗帜插在了台儿庄废墟上,援军将士纷纷向这面旗帜致敬,这一庄严的仪式感画面把该剧的英雄主题推向了高潮。

  抗战剧的理性回归还要认认真真讲好故事,写好人物。《我的特一营》以一支小部队“追打”日本鬼子为叙事主体并糅进全民抗战的内容,颇有新意。而它在刻画人物上也颇见功夫,主要角色个个性格鲜明。营长“周疯子”重义气、亲弟兄,打起仗来不要命;副营长孙嘉谋因足智多谋而被称为“小诸葛”,他曾用计让日军火拼,救出廖军长女儿“铁蛋”;“老兵油子”是个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兵,在特一营仅剩3个人的时候成了代理营长,保护“小四川”幸免于难;其他如“大个子”“大狗”“诗人”“哑巴”“笛子”,这群个性迥异的人物融入一场残酷的战争,并最终战胜对手,增添了传奇色彩。正史背景的传奇剧即使不去夸大人物的杀敌本领或者把残酷的战争儿戏化,也能让观众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崇敬。剧情将高潮放在敌我双方都弹尽粮绝时,战士们有的死了,有的眼睛被打瞎了,鲜活的生命倒在了“突突突”的枪弹中或鲜血淋漓的刺刀下,他们高唱着“好汉的热血,好汉的梦,就算死也要当英雄,热烘烘的一条命”,在气势上压倒了侵略者。始终不倒的特一营旗帜是军人精神的文化符号。剧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道具——红线绳。每当一个战士牺牲,战友就把他手腕上的红线绳戴在活着的战士手上,取不忘烈士、前仆后继之意。这些都可见主创讲故事的匠心。

  优秀的战争剧不能满足于娱乐化和打打杀杀,要在战斗中见出精气神。《我的特一营》在残酷的战争中不断闪回弟兄们对青春美好的向往、对爱情的憧憬。“铁蛋”幻想着和周天翼结婚的画面,现实中却是血肉横飞的拼杀,这些相互映衬的画面深刻地完成着战争剧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小四川”这一笔,客观地表现了抗战中川军对全国抗日的贡献,他们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兵力。川军王铭章师长壮烈牺牲后,他的警卫员“小四川”在特一营被呵护着,老兵在最危险的情况下把生的机会让给了他,表达着抗日精神要永远延续下去的主题诉求。“小四川”在战火中,在榜样的感召下,也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是他,把特一营的红旗扛到了最后。史诗背景和草根英雄的统一,多种影视元素如谍战、爱情、战场厮杀等的巧妙对接是该剧的亮点也是看点。如用刘勰的话,就是“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创作的成功在于对各种分寸的把握,《我的特一营》如果没有史诗背景就会缺少厚重,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就会混同于对历史的罗列,或者陷入人物高大全的俗套。

  抗战剧的理性回归还在于制作上要体现诚意。《我的特一营》主创对剧本结构、人物性格反复修改打磨,对战争场面的设计不马虎,服装和化妆也十分讲究,许多画面都达到了电影镜头的精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