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星夜旅途——读卡达莱小说《谁带回了杜伦迪娜》(任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10月09日10:42 来源:北京日报 任蓉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阿尔巴尼亚)

  伊斯梅尔·卡达莱著  邹琰译

  花城出版社出版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眼前依然闪亮着那传奇的夜空。中世纪的黑夜,广袤的欧洲平原,在森林和山峦之上,飞驰着共骑一马的一对男女。美丽的女子用双臂缠绕着骑士,她的头发在风中纷飞。无休无止的夜,数不尽的星星,成群地飞过天空。

  实 际上,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这一幅星星成群飞过天空的图画,始终闪烁在眼前,具有浓烈的古老和永恒意味。它避免了一个充满暗示、幽幻魅力的悬疑故事坠于通 俗,而将一脉悠深的意念托举在高处。作者不负众望地一次次揭开新的层面,进入越来越艰深的探索。那划破夜空的星光和骏马,到底要把读者带向何处?

  卡达莱用他自己的方式,重述了一个古老的灵异故事。

  弗 拉那也家族唯一的女儿杜伦迪娜远嫁波希米亚。三年多以后的一个黑夜,她忽然出现在母亲的门前,告诉母亲是哥哥康斯坦丁骑马带她从遥远的异乡回家。母亲惊愕 万分,因为三年前女儿远嫁之后,在那场战争和鼠疫带来的巨大灾难中,九个儿子,包括康斯坦丁,已经全部离世。死人如何带她回家?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而对杜 伦迪娜来讲,哥哥竟已经不在人世!那么,是谁星夜兼程带回了自己?这诡异而恐怖的迷情瞬间击倒母女二人,不久她们就相继离开了人世,留给人们无穷的想象和 迷惑。政府和教廷严令地方官斯特斯上尉彻查破案,推翻亡灵复活的谣言……

  卡达莱说“人人做过这样的梦”:“有人从遥远的地方来陪伴 自己,从天外,来与自己同骑一匹马前进”;卡达莱说这是“红尘俗世最大的忧伤”;卡达莱还说:如果在她或其他人的脑海中,事情就是这样的话,那么这就是所 发生的事了,“其他的一切假设、推理、研究,都只是低级的谎言了”。

  事情果真如此吗?卡达莱究竟隐喻了什么?

  那个只以亡灵面貌出现的男主人公康斯坦丁,不是没有努力规束过自己。他不惜许下沉重的诺言,说服母亲将妹妹远嫁他乡,正是为了约束内心那匹狂野渴望的猛兽,用距离将内心深处对妹妹的情感压抑在合乎尘世规矩的轨道里。

  但 康斯坦丁推开沉重墓石、带着满身泥土飞跃千山万水,又不仅仅是为了赴一个超乎伦常的激情之约,那更是一趟践言之旅。他对母亲、对妹妹有一个承诺,那就是, 一旦母亲思念远方的女儿,无论他在什么状态,他都会前去将妹妹接到母亲身边。死亡,剥夺了他兑现承诺的机会。承诺在他思想上、在他血液里的千钧之重,终于 推动他走出坟墓,去踏上漫长的旅途。

  这个“承诺”,从“Besa”翻译而来,出自“卡奴法”——阿尔巴尼亚人从祖先伊利里亚人那里 继承的古老宗教法规。卡奴法中的律条,与阿尔巴尼亚传统文化与习俗一道,构成了阿尔巴尼亚人行为处世准则的核心。Besa是许给别人的一份指望或者希望, 一旦付出,在承诺和被承诺的人的心里,它就成为近乎“信仰”的一个信念。

  康斯坦丁作为伊利里亚人的后代,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承诺 的坚守。更重要的是,在世时的康斯坦丁和他的朋友们,出于对他们的民族的忧患,曾经深刻地思索阿尔巴尼亚的命运。他们认为在风云变幻、弱肉强食的外部世界 中,阿尔巴尼亚必须建立一套自己独有而强壮的体系,才能够不被从世界的版图上抹去。康斯坦丁寄希望于那个内在的、自古以来就支撑阿尔巴尼亚民族的古老思想 和信念体系,经过革新之后,成为阿尔巴尼亚民族自我防御的武器,战胜一切外在的律法与行政,保护阿尔巴尼亚永远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想一想那个遥远的巴尔干半岛上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想一想它自古以来被异族轮番侵占和统治的历史,我们就会理解康斯坦丁们的忧虑和努力。内在的信仰,不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族群,都至关重要。

  于是,强烈的忧患和思念,一诺千金的信念,似乎使得康斯坦丁获得了走出坟墓,跨越阴阳的力量,踏上了非凡的复活之旅。

  实 际上在暗夜里为爱和承诺而奔行的骑士,并不只有死去的康斯坦丁。故事的叙述者,那个寡言的、理智的、忠于职守的上尉斯特斯,同样追随着康斯坦丁,在反观自 问中完成了自我更新,获得了勇气,走向实践他的爱和承诺的最后结局。上尉的爱含着对杜伦迪娜隐隐约约的情愫,更是对故土家园的深沉爱恋与关注。而上尉的承 诺,伴随着他的职责和操守,是对真相的不懈追求,对庸俗的抵制,和对以强权改写历史的抗争。卡达莱笔下的上尉,始终以出离的姿态,从高处凝望着纷乱的一 切。他反反复复在每一个清晨与黑夜,眺望他的国土平原,最终以超脱经验世界的洞见,以非凡的勇气抛开一切顾虑,跟随真实自我的引领,做出了断: “现在, 去吧,彻底地解脱了。去摧毁一切!”上尉对自己说。

  对一个诡异事件的侦破,却出乎意料地一层层揭示出时代和社会的众生相。卡达莱自 如地穿梭在阿尔巴尼亚几千年的历史中,在那里,集中了生死的迷茫,爱情与伦理的纠缠,经验世界与信仰意念的交汇,强权与事实的较量,宗教派别的角力,古老 与当今的融合,民族与世界的碰撞。一对对矛盾,在卡达莱引人入胜的笔下,层层舒展,像一朵朵冷峻开放在秋冬原野的花朵,令人惊奇而又被强烈吸引。他的文字 那样出类拔萃,即使透过翻译,属于他的深沉和优美依然扑面而来。

  卡达莱把一个浓墨重彩的、分明是中世纪的阿尔巴尼亚呈现在你的面前,可你却感到时间、年代和国家似乎已经无关,而普世与永恒,才是这支古老的巴尔干歌谣所要吟唱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