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精彩人生”背后的精彩(葛克友)

——读报告文学集《精彩人生》感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8日09:58 来源:解放军报 葛克友

  读张德崇新近出版的报告文学集《精彩人生》,我感觉四周的气息都似乎发生了微妙变化。这可能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天使的微笑》讲述一个凄美的故事:孙晓春,第105医院老干部病房一个普通的医生,因积劳成疾,42岁便猝然离去。作者笔触细腻地记叙:“在中学同学眼里,孙晓春就是为工作而生的。每次同学聚会,身为班长的她只有一个请求:距离医院半径不得超过200米远,为的是担心病房里有事自己不能及时赶到……同学也跟她提要求,聚会时不要穿军装。可孙晓春几乎每次都穿军装——好在第一时间赶回病房救治老干部,她必须随时穿军装,因为她实在没时间回家换衣服。”

  如果说思想是文学创作的灵魂,细节便是文学创作的身体和细胞,有了细节支撑,作品才鲜活灵动。张德崇善于捕捉细节,信手拈来,再小的人物在他笔下便瞬时立体与不凡起来。

  拥有思想,坚守并恒为之,可以远矣。正如罗曼·罗兰所说:“我称为英雄的人,并非靠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思想和心灵而伟大的人。”赋予笔下人物以思想,是《精彩人生》的精彩之处。 人生活着是一个过程,生命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不同的精彩蕴蓄于每个生命个体的“黄金链”中,而拥有思想无疑是精彩人生的重要标志,思想弥足珍贵,思想者可以行远。张德崇在书中着意于思想、情注于思想,给作品和人物以思想的魂魄。

  文中孙晓春、张南征、汪如白等先进典型都被赋予了与时代同行的思想。从《漫漫拥军路》上的沙漠、《血染的忠诚》里的胡训名、《愤怒的黑镜头》中的李晓方,作者似与他们进行着思想“对话”,在对话中对人生、社会、生活进行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

  一路读来,掩卷之际,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毅力和才情。张德崇是一名领导干部,平素有忙不完的工作,难得有闲暇,酷爱文学的他为了“爬格子”,曾在炎热的盛夏野外驻训地,在帐篷内昏暗的灯光下与蚊虫做伴到天明;曾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随部队拉练途中,在艰苦的野外创作……多少个不眠之夜给了写作。无论走到哪,无论有多忙,写作的习惯从未改变。无论环境怎么变,他对写作的兴趣和执著从未改变,逼着自己抬高创作的横杆,逼着自己写生活百味、捡拾时间碎片、品味生命感悟。之所以选择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是因为他关注生活的真实性,可以一抒内心的情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