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简宁谈《邹静之戏剧集》:他的戏剧作品更值得关注(张文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6日11:3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文静

  简宁 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出版有诗集《倾听阳光》《天真》《简宁的诗》《我的紫禁城》,译著《女巫》、长篇传记文学《摇撼光之树》、美术批评《李晓刚画话》,合著报告文学《天地深情》、访谈录《五台山大方丈妙江和尚谈话录》,创作有电影剧本《中国月亮》《赵氏孤儿》、电视连续剧《神捕十三娘》《红衣坊》、电视政论片《国家天空》等。

  听过邹静之名字的人,应该有不少。他担任编剧的电影《一代宗师》《归来》《千里走单骑》,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作品。然而,看过邹静之戏剧作品的人,并不多。除了话剧《我爱桃花》知名度较高外,《操场》《莲花》《花事如期》《夜宴》等舞台剧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可能是现在的传媒和大众更关注热闹的话题吧,邹静之的戏剧作品被忽略了。”在作家简宁看来,相比于影视作品,邹静之的戏剧更值得关注,有些作品甚至可以称为当代经典。

  对时代主题的诗意感悟

  对于今年3月出版的《邹静之戏剧集》,简宁的评价简单而又笃定:“这几年我读过的好书,它算一本。”

  这本戏剧集收录了邹静之创作的《我爱桃花》《操场》《莲花》《花事如期》等四部话剧剧本,还有《夜宴》《西施》《赵氏孤儿》等三部歌剧剧本。“这是邹静之最重要的几部舞台剧作品。”简宁介绍说,“《我爱桃花》已经成为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而由郭文景作曲的歌剧《夜宴》更曾在国际舞台上风靡一时。”

  与当前大众较为熟知的孟京辉等创作的实验话剧不同,邹静之遵循的是传统的戏剧路径。但与曹禺、郭沫若和老舍那一代戏剧家以及《狗儿爷涅槃》的作者锦云等上一代剧作家相比,邹静之又在表现手段、戏剧结构和探讨主题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他的戏剧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戏剧的诗意化,或者说作为一名诗人对时代主题的领悟。”简宁说道。

  《我爱桃花》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从一个古代话本开始讲起,却又无处不勾连着现实。故事讲述了唐时一个叫冯燕的人与牙将张婴之妻偷情,有一天夜里张婴醉酒而归,张妻慌忙地将冯燕藏起,不料张婴躺下时压住了冯燕的巾帻。冯燕示意张妻将巾帻拿来,张妻却会错了意,将丈夫腰间的刀递给了冯燕……在这部戏剧中,邹静之用了一个戏中戏的形式,让演员在古今之间来回穿越,探讨了一个亘古不变的两性情感话题。

  “邹静之重新挖掘了古典体裁,并将其放置于当下中国社会大变轨、人的道德观念急剧变化的语境下重新演绎,旧瓶装新酒,使故事得到了全新的阐释。”简宁说道。

  喧嚣氛围中的精神追求

  相比于《我爱桃花》,了解话剧《莲花》的人可能更少,但它却是简宁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一向自认为“很少夸人”的简宁也忍不住对这部话剧赞不绝口,甚至用两个字来评价——“伟大”。

  《莲花》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贫民女子莲花和丈夫欲借卖古董来改变潦倒的生活,却没想到在卖古董的过程中,丈夫产生了一种有钱人的心态,还搭上了交际花喜珠子。莲花暗生醋意,怀念起贫穷而美好的夫妻生活,心生悔意,情急之下用枪逼迫丈夫回家,并收回了古董水仙盆。黎明,在一架人力车里,莲花举起了枪……

  在这部话剧中,邹静之大胆地使用了倒叙的手法。“故事从开枪开始讲起,像剥洋葱一样,到结尾时回到了故事的起点,这种舞台叙事非常新颖。”简宁说道,“《莲花》剧本中逻辑的勾连、人物身份的设置基本上无懈可击,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作品。”

  简宁曾经在国家大剧院观看这部剧,表演过程中观众鼓掌不下几十次。“而且,观众的反应都非常准确,掌声都在该鼓掌的时候出现,这让我对剧作家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简宁认为,在现代性的写作中,作者常常会排斥读者,但邹静之却能首先把观众放入其中。

  《莲花》的整个故事都围绕一个“卖”字。“当下中国人的生活不也都围绕着这个字吗?”简宁反问道,“商家、农民、作家,连刚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也是在推销自己。这样的情结被邹静之写进了剧本里,而且放置在了那么生动而尖锐的戏剧结构里。剧中,莲花的丈夫所受到的诱惑、压力以及发生的变形都是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正在经历着的,这样的剧本非常难得。”

  简宁曾把邹静之称为“创作界的劳模”,在他看来,邹静之是一位“难得的能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在商业市场上,他毫无疑问是个成功者,但他却没有被商业所吞噬。在当下喧嚣的商业气氛中,在解构、颠覆、恶搞成为风潮的今天,邹静之能创作出这样一部人性挣扎的悲剧,他难能可贵地坚持了一种品质,那是一种对文学和戏剧有精神要求的品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