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河水带走两岸》:一次感恩的跋涉(周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6日09: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周 习

  我隔着一座山,和葛水平在喊,不过也不算是喊,只不过声音大了些,也不是放开嗓子像山民那样喊,而是打手机。立刻手机里传来葛水平好听的带有山西方言的普通话,引得我身旁的人侧目和好奇。在碧绿的青天河边,伴着清澈的流水,眼望高大巍峨的太行山脉,想想也很有意思,我一个山东人在河南博爱县这块大地上向山西的葛水平问好。

  葛水平的小说大都诞生于太行山里,站在青天河边,眼前的高大连绵的太行山脉给了我太多的羡慕,这种羡慕更多的是因为葛水平的《喊山》,觉得葛水平就是一个写小说的天才。我不知道她怎么会有如此优美的句子呢,是人美,说的话就美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渐渐地我知道了,那叫诗意。葛水平心中时时充满了诗意,她用一个诗人浪漫的情怀去看待感受这个世界,才有了后面驴是兄弟的说法。

  现在我第一次到河南高纵奇秀的大山深处,朋友富英先生指着太行山说,那座山就是晋城的山。我知道晋城还是因为葛水平的绣花鞋,因为晋城是绣花鞋起源的地方。葛水平的小说不但妙语联珠而且道尽生活的沧桑,她和陕西作家陈忠实风格颇为相似,当我读到《白鹿原》里白嘉轩轧棉花的细节描写,那种无言的美,劳动技术的美,被深深震撼了。作者把一个老人的劳动都写得如此吸引人,那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陈忠实的笔下,还有不美的吗?而这种美不是运用好词语,而是用最平常的句子组成的美,是作者才气的结果,与成语、形容词等修饰语无关,而葛水平的文章美也正在此。

  青天河是藏在太行大山脉深处的小江南,有一百里的青青翠竹,有和北京香山红叶有一拼的十月红叶,有樱桃岭上的野生樱桃;有美称华夏第一泉的三姑泉,还有男身的菩萨;有山壁上的天然佛,有摩崖石刻等。我接过富英先生的话头对来自海边的诗人江城说,这座太行山那边有一位了不起的女作家,若你愿意,等有机会我带你去见她,她就是赵树理家乡走出来的奇女子葛水平。

  我喜欢她的那种诗意的语言,世上最普通的花草、最破败的庙宇、最其貌不扬的人,她用文字说给我们看,那花草就有了韵味,就有了颜色;那日子就有了节奏,有了滋味;那庙宇那破败的房子就有了让人念想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人有了绵长的思索。我不知道还有啥不在她的笔下生辉。

  葛水平的《喊山》喊来了鲁迅文学奖,我和葛水平喊山,喊来了意外的欣喜:回济南后我收到了她的两本新作《走过时间》《河水带走两岸》。

  葛水平的这两本书我就放在案头,很长一段时间它们伴我入眠,如一个婴儿躺在我的身边,我可以随手翻开来看,很多篇章就是这样读完的。一次去贵州,在济南到贵阳的32小时的火车上,我完成了对葛水平《河水带走两岸》的全部阅读。

  这一次我惊奇地读出了“感恩”两字。

  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我发现,我之所以时常感到郁闷,感到孤独,缺乏的恰恰是感恩之心:想得到的东西太多,想给予别人的太少;埋怨别人的时候多,自我批评的时候少。我还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不光是我,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牢骚满腹的人多,解剖自己错误的人少;为自己鸣冤的时候多,为别人说公道话的时候少;远离是非的多,勇于担责的少;指责环境恶劣的多,反思自己对环境破坏的少。其实这种心里缺的就是感恩。

  而葛水平《河水带走两岸》的收获却恰恰来自感恩。这里的山给了她创作的灵感和营养,这里的亲人给了她创作的动力,这里的河流滋润了她的心灵。她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赵树理长篇小说奖,成了一位优秀的作家。她感恩这篇土地呢。我看到了一颗感恩的心,看到了道法自然的大智慧,看到了她对这块土地的无限热爱。

  于是2011年的秋季,葛水平带着一颗感恩之心上路了,她要用笔和激情为河流土地歌唱。她先去新源县寻沁水河的源头,然后一步一步在沁水河边跋涉,历经两年走完了沁水河。她用镜头和笔给了河流生命,给了社会财富,是文坛的收获。

  葛水平告诉我们,沁水河是三晋名水,是黄河在山西境内仅次于汾河的第二条大河,长485公里的河流,有6个源头,发源于山西境内的沁源县,流进好多地区,其中有河南的博爱县,我所在的青天河风景区便是博爱县的地盘,也是5A风景区。这也是我到河南惟一逗留过的地方,所以有特殊的感情。

  我沉浸在她山水的跋涉中。她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只石兽,这引起了她对中国石文化的感叹。中国人有石崇拜情结,早在很多年前,一位会书法的朋友,就在北京南三环开了一家石店,他从石器时代说到今天的石收藏。这只岸边草丛里的石兽启发了葛水平,她爱上了石雕。她说太行、太岳山皱褶里的村庄,没有一户人家离得开石头。于是她告诉我们石狮子的辨认法,太师少师的称谓,石雕的很多知识。我第一次知道了还有炕狮。

  她发现了山坡上的一个庙叫生寿寺,破败不堪,只剩下了琉璃,这让葛水平想到了长治的庙。庙里的石雕值钱了,都归为古董,便招了贼,于是葛水平写了好几种贼,这些贼首先是人,于是很有人情味,比如砍掉柱础用千斤顶的贼,一泡尿尿下去罢手的贼。写老马岭上的强人,她说历朝历代最清楚不过的是当时的当政者,当一个国家出现强人并且目无王法时,一个王朝临终的败象就露出来了。老马岭承载了明朝的败象。上世纪90年代,骑嘉陵车的强人便有了小说的成分,具有了巧遇和传奇,她总是写得那么精彩。

  她说庙里千丝万缕、细节末枝都是手艺,手艺是一个人一生承重的支点。而乔家阳城杨陵,一个老人供奉祖宗的师傅体现了对手艺人的尊重,这也是让人敬重的地方。还有一个真正的手艺人,他的胡人献寿令葛水平喜欢并收藏。在葛水平笔下的铁匠铺,大门上的铺首、门环、门钹都是来自民间的惊喜。说到银器的收藏,我感受过她家祖传的小银人,于是读过这篇文章,才知道这份情谊的深厚。这年的冬天,她收获了一张清中期的富家小姐的闺床,这床与沁河岸边一个出名的历史人物有关,就是阳城里皇城相府的陈廷敬,这张床就是从相府里流出来的。葛水平说人活一辈子,就是找一种感觉,感觉找到了就发现幸福了。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人才辈出,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她叹息,许多背井离乡的人却创造了文明。

  沁源县和沁水县有华坡和历山顺王坪,这与我们济南的舜耕故事联系起来,我感到特别亲切。她由介之推说到因张居正而“下岗”的王国光,说自然是人类的宗教。人有植入骨子里的爱也有刻骨铭心的恨,一扇桃花春汛的窗里,那个老宅内一张老照片里的女人,前襟和袖筒上绣着鲜艳的花纹,裤管也用刺绣装饰着,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她写知识分子的痛更是沉重,比如王有才的遭遇、赵树理的遭遇。这些都是对人心丑恶的揭露。

  她的想象力非同一般,一座老屋,一扇老窗,告诉了人们山西山村窗里窗外的文化。《炕是诱人老死的饵》,对家的概念,是一进门陷进炕里,任何一种光影的闪现都不能去除对炕的怀恋,炕和祖先一样功德无量。炕上生育炕下生活,她把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挖掘得很有哲理。至于生活的哲理,她说了一些启智人心的话:谁能阻挡美满家庭里的生离死别呢?谁又能阻挡一条河流走远?既然不能,今世还有什么化不开的心结。

  但让我最感动的是她写自家人,写普通的人,具有神来之笔,如会拉二胡的五爹说:“蛇和女人一样,看着心里就发痒。”满是小说的语言。读二胡五爹,就如读小说,语言的生动就没法说了。葛水平的笔下,每个人都有特色,都有一层默默的温情,叫人喜欢。《驴是兄弟》里,我们看到了爱驴的祖父,看到了作家对一切生活中万物的感恩,很像羌族、彝族的四方崇拜。《秋苗和石碾滚干大》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水是生命和文明的源头,所有的文明都有一条滋养自己的河流。黄昏内窑里的纳着鞋底寂寞一生的王月娥,山上学生军和李老师,书林的死也是对亲情缺失的批判,对丑陋的东西的揭露。那个16岁遭受日本人蹂躏的阿婆,一生痛苦的阿公,把对日本侵略者的恨,深深地刻在我们心头。

  葛水平写乡下男人,写3岁时继父来相亲,不动声色的描述,真是传神,让人回味。她和父亲之间的默契对话尤显可爱,和父亲去偷鱼,给父亲买棺材,躺下去先试试,写自己动手给父亲棺材上写寿字,写成春字,而春天里出生的父亲更幽默,他说:“本来没寿了,春字就春字,春天生春天终。”他对女儿是多么的赏识和迁就,这才是父爱。他一个父亲竟然拉着女儿的手说,闺女,来世做牛做马报你对我的恩情。不一般的父亲,不一般的女子,不一般的表达让人过目不忘。

  葛水平说,这世界大抵有了人,就有了护佑人的神灵。她还是想探究到底沁水河有没有自己的神?经过探究,没有,但供奉着龙王、关帝君,佛祖、孔子、土地爷,都是中国人大家的神。她悟道:百姓是神灵的主人,圣王才致力于神灵。

  她还说人总是意识不到自己家乡的美,总是贵远贱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家乡有何名山胜水。农村的繁华才是社会真正的繁华。

  她感恩大自然,感恩她的每位亲人,对待爸爸的好友起富,她到农村老家和他过年,给他洗衣服,贴美女挂历。对待婚姻里的男性,她尊重,没有通常的谩骂和诅咒,满脑子都是他们的好。这实在与生活中一般女人是不一样的。

  有爱才有“恨”,她一颗心因沁水的断流而伤感:如今羊群代替了河水成了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心里有了“急事”。环境污染撞击着她的心,她又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从世俗的人情里挣脱出来,看世间万象,葛水平的文章篇篇精彩。吸住了我的魂,我百读不厌,便觉得就如写到音乐写到戏台,笔法是不同凡响的,就如《那一片十八岁的春光》,那对乡村戏曲的种种百态描绘,写得这么贴着心肺的当属水平。那悠悠岁月里失去的欢喜皆是午后的叹息,慵懒而留恋。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葛水平的这次感恩跋涉,都是一次担责,是一个文人的肺腑之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