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岭南笛声(王月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6日09: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月鹏

  鲁院高研班结业时,我在笛声的留言簿写下这样几个关键词:“漫漫长夜、启瓶器、明眸皓齿、转盘、酸豆角、帮主、门槛、宽容、电影学院……”

  这些关键词构成了“六人帮”的独特话语系统,是我在鲁院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笛声原名刘迪生,广东作家。到鲁院后,我们6个同学成为挚友,每天 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聊文学,共同走过4个月的鲁院时光。“笛声的漫漫长夜”是我们散步时的第一个话题,每天绕着文学馆散步,笛声的手机总是播放着刀 郎的那首《爱是你我》,他单身,至今未婚,我们以“漫漫长夜”来譬喻他的孤独,借题发挥说要争取在鲁院结业前给他操办一场婚礼。这么多年了,我不知道笛声 在等待谁来演奏,也不知道他的内心里藏着怎样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可以想象到,一个人在这么多年里的不容易,他的孤独和寂寞,他的夜晚和月光,他一个人内 心深处的所思与所想。笛声是个宽容的人,我们时常跟他开一些八卦玩笑,他并不介意,只是在玩笑开得特别离谱的时候,他才会双手一摊,伴以长长的一声叹息, 这是他的辩解,几分无奈、几分着急,每每欲言又止。告别鲁院的前一天晚上,“六人帮”在一起聊天到午夜,笛声幽幽地说了很多事情,那天晚上我们才知道,笛 声的心里原来装了那么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事情,他一个人承担了这么久。好像从那一晚开始,我才真正懂得了笛声。很多事情他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他相信一切都 会变好,在他的心目中,文学的信仰就是善良,就是慈悲。

  文学就像一位被他追求许多年的姑娘,他说,相信未来,相信爱。他包容一切也被一切所包容,他热爱生活也被生活所热爱。

  在“鲁二十二”,笛声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大男孩”。有天晚上我们在房间里聊天,刚过11点钟,安庆突然站起身来,走到桌前抓起电话打到了笛声房 间,叮嘱他该起床吃感冒药了。安庆的表情很认真,像是一个家长在对孩子说话,我们深为感动。朋友们心里是知道的,笛声只身一人闯荡南国,经历了那么多的工 作岗位,有足够的应对这个世界的智慧和能力,他的可贵与可爱之处,在于他时常表现出一种与年龄和阅历不相称的简单,这意味着不管曾经遭遇什么,他的本心始 终未曾改变。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笛声总在安静地写着,像一株植物默默无闻地生长着,简单地活着。“笛声”是他自己内心的语言和灵魂,是一种生命的召唤。

  到鲁院后,我们“六人帮”几乎没有经过相互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就走到了一起,成为朝夕相处的挚友。我时常想,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仅仅是因为缘分 吗?我认为是气息让我们在人群中迅速认出了彼此。我与笛声有着大致相仿的人生阅历,出身农村、年龄相同,都曾在政府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写作起步都是从诗歌 开始的,等等。格调、历经、色调……这些熟悉的气息让封存多年的时光一下子就打开了。

  笛声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倾注了激情与心血,每一部作品他都下了最笨拙的功夫,做了大量实地采访和案头准备工作,多次获得全国的出版奖。在与笛声的 交流中,我多次表达过不能将才华消耗在报告文学这种体裁上的想法,我主要是考虑报告文学的体裁限制问题。笛声也曾说过,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他更想写的 是关于南国的事件。在他的空间里,我曾见过他写下的这样一句话:“作家是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是自成宗主、内中有物的智者,不能做到这点,帮闲文人 一辈子活得也很滋润,但不过是行尸走肉。”

  显然,笛声对自己的写作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起初我以为他选择了一种不合时宜的文体,经过4个月的相处,我才理解了在笛声心里其实有一个明确的 关于“真、善、美”概念,这是他所看重和追求的东西。对于“真、善、美”的相信,常常让他对不确定的现实做出乐观和善意的预测,因而在某些问题上更容易受 挫。记得我们在电影学院看完话剧《失明的城市》后,笛声备受触动,有些兴奋不已,说那个话剧真正打开了他内心的一些东西,回去后就动手写小说。我不知道那 场话剧究竟打开了他的一些怎样的思考,但是我相信一定是有些异质的力量从此介入了他的内心世界。其实,笛声在写作上从来就不是“循规蹈矩”的,我读过他的 长篇小说《银环蚀》,很难相信这是出自笛声之手的文字,写小说的笛声与写报告文学的笛声,判若两人。他在小说写作中完全进入一种自由无拘的境界。关于这个 作品,他的初衷是写一部描述当代东方茶花女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初稿完成后,一些朋友看过,几位刊物主编也看过,评价很好,但是都觉得比较敏感。改或不 改?这是一个问题。他忍不住感慨:“我想知道,在这样积压着深重雾霾的时空,一只狂放不羁的云雀有多大的天穹供它叫唱。作品的边界在哪里?”

  笛声本质上更像一个诗人,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刻骨铭心的热爱和敬畏,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人只要有了追求阳光的心灵,那种关于生命、文学与美的气质就呈现出来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