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精神原野上的骑士(张霞 胡曦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4日10:06 来源:甘肃日报 张霞 胡曦露
   (《皋兰夜语》,雷达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皋兰夜语》,雷达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随笔最能见出一个人的真性情。捧读雷达的随笔集《皋兰夜语》,犹如思想的世界刮过一阵清风。一直以来,雷达是以文学评论家的形象定格在读者心中的。读其随笔,见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智者的思想光芒。那些或厚重或精短的篇什中,散发着本色的人格魅力。

  展读《皋兰夜语》,它带读者来到中国西部的兰州。一时间,皋兰山顶的亭台星火、唐代诗人王之涣笔下的“一片孤城万仞山”,以及作者记忆中破落的老城,都奇妙地交织呈现。古兰州的封闭、沉滞、雄浑、放肆,近代兰州的诡异、神秘、惨烈,现代兰州的速变、激荡,均在作者笔下恢弘壮观地出场。厚重的历史苍茫感和现实人生的时光流逝感,让人唏嘘不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者笔下的山水风物更多着墨于大西部。宁夏、凉州、新疆、甘肃,它们满载作者数次追寻的足迹和无法释怀的热爱与眷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故乡新阳和天水的山川,都带着浓浓的人情味,永在游子心中。英年早逝的父亲,多才多艺又隐忍伟大的慈母,泼辣坚韧撑起门户的大嫂……故乡的童年点滴,融汇成作家生命中的深刻记忆与情感底色,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读着这样厚重甘醇的文字,像听一曲荡气回肠的秦腔,叹不完历史兴亡的苍凉与悲慨,说不尽人世浮沉的变化与莫测。

  《天上的扎尕那》和《重读云南》则写尽了甘南和云南的奇幻、神秘。面对自然奇景时的赞叹、流连、崇敬,与古道西风中的孤独与寂寥感,以及经历现实后的达观与幽默,都行云流水般地在作者笔下流荡。历史传说、唐诗词句,在书中被顺手拈来,化入现实,融为一体。

  作者的真性情更有思辨、幽默的一面。随笔集中短小精悍的论辩文,智慧与幽默、哲理与诗意相映成趣,不论是谈传世、论辩诬,还是论幽默、说尴尬,讲运气、谈牢骚,都让人会心一笑,又发人深省。他对论题的讨论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从词义辨析,到名著例举,考辨源流之余又深入现实,渗透了作者对现代人生意义的哲理思考。文章的遣词造句有排山倒海之势,读来令人有“山重水复”又“柳暗花明”,“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流畅舒缓感。

  更重要的是,书中呈现了作者对历史与当下、当代文学、当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反思与洞观。“文革”的惨痛往事、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文学的出路、读书的异化、生命与时间、地震与灾难,都是作家心头萦绕的思考。如其言“背负着传统的包袱,却生活在一个高度缩略化、功利化、商品化、物质化的都市,我渴望找回本真的状态”。雷达不断地在湍急的时间中采撷思想的浪花,思考时代与民族的灵魂状态。

  读着这些承载着哲理与诗情的随笔,我脑海里呈现出一个骑士的形象。这位骑士是可敬、可爱的。他爱游历、好古玩、挑战冬泳、关注中国足球,充满着对生活的鲜活感受,俨然一位驰骋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的“精神原野上的骑士”。

  雷达在《皋兰夜语》中这样写到:“兰州是封闭的、沉滞的,但又是雄浑的、放肆的。不信,你往黄河老铁桥上一站,南望皋兰山,北望白塔山,下望黄河那并不张扬却又深不可测的浑浊漩流,会感到一种山与河暗中较劲的张力,或蒙克绘画中才有的紧张感。据说现在的黄河冬天也不结冰了,于是不存在解冻问题,但在我小时候,看春天的‘开河’,那刺激不亚于惊雷奔电,若是一个人独立河边,或会被它骇人的气势吓得战栗。看啊,一块块硕大的排冰,像一个个满怀仇怨、冲锋陷阵的生灵,互相追逐着、撞击着,那高扬着手臂的冰块杀过来了,那低头冲刺的冰块迎上去了,时而惊天动地地轰鸣,时而粉身碎骨地呻吟,有的冰块狂暴得简直要扑到岸边来捉你,于是冰水都溅湿了你的棉鞋。四野岑寂,整条大河犹如低吼着的、厮杀不断、尸横遍野的战场。夜幕降临,就益发骇人心目。这不由让人想起《吊古战场文》里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声析江河、势崩雷电一类的句子,遥想发生在著名的兰州河谷里的无数部落之间、宗教之间、民族之间、政治集团之间、阶级之间的征战和杀伐……”

  《皋兰夜语》精心收录了雷达的69篇散文、随笔。对人生、对历史、对地域、对社会、对心灵,作者皆有一番真知灼见与真情流露,文笔既苍茫辽阔又委婉多情,字里行间随处可见思想的锋芒。正如《中国散文通史》所说,“雷达的散文落笔沉稳,思辨力强,既擅长对事物作横向的大的思考,也善于在寻常物理中提升幽独玄机,大巧若拙”。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这是《皋兰夜语》的基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