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一日看尽长安花”——读夏海《品读国学经典》(朱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3日09:45 来源:人民日报 朱 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和根基,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密码的载体。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得到重视,国学研究著作也如雨后春笋。在众多出版物中,夏海的《品读国学经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8月版)一书,可谓独辟蹊径、独有风采。

  一是在“经典”上着眼,采英撷华。我很赞赏学者高希均的主张:“人生学习的起点,是读一流书;人生历练的过程,是做一流人;人生奉献的高峰,是构建一流社会。”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品读国学经典》匠心独运,选取三十六篇“中华民族最好、最有价值”“中国人最诚心、最喜欢阅读”的哲学、历史、文学佳作。这三十六篇经典,上起先秦管仲、孟子,下迄清中末龚自珍、曾国藩,纵横两千多年,囊括为学、为政、为人诸多方面,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每篇经典短者百余字,长也不过千余言,但均字字珠玑、句句光华,具有穿透历史、历久弥新的力量。全书每篇文章既独立成篇,又互相映衬。品读篇篇佳作,如同观赏传统文化大观园中一座座标志性的亭台楼阁,不知不觉引领人入国学之殿堂,汲宝典之精华。

  二是在“品鉴”上用心,见微知著。从品读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国学研究功力和哲学思维素养。作家奈保尔说过:“好的或者有价值的写作不只是一种技巧,它有赖于作家身上某种道德完整。”这种道德完整,是贯注于字里行间的对理想的执着,体现着作者深邃的理性思考和丰富的人生感悟。这本书联系经典佳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精要地指出其结构、旨趣,深挖细析其核心观点、闪光思想。这些阐述论析,既提炼先贤的思想精华,又提出对经典新的解释,展示了作者的独到思考。比如,在阐释荀子《劝学》时,把人的生命划分为生理形态和道德形态,提出“没有道德的生命是没有质量的生命”,分析了荀子主张的道德生命的三个境界;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体现的矛盾心理,作了入情入理的分析,认为“乡居的恬淡清新并没有完全抚慰陶渊明心灵的创伤”;阐释李华《吊古战场文》时,提出了自己对战争的哲学思考;发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思想价值时,认为“给人最大的启示是深思”,进而指出,“对于社会来说,深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个人来说,深思是人生发展完善的基础”;从传统哲学思想阐发文天祥《正气歌》之精华,从而深化和升华了对《正气歌》的认识。

  《品读国学经典》思考之深邃独到,得益于作者广阔的视野。每篇文章,既对原作的思想观点做丝丝入扣的条分缕析,又旁征博引,把古人的评说、西人的智慧熔铸汇冶在一起,还紧紧联系现实,特别是联系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和领导艺术涵养,从而很好地完成了对经典的解析和重构,“自然融入了品读者本人的感情偏好和思想观点”。所以,读这本书,如同与作者进行关于经典赏读的精彩对话,在随作者走进文本、走近先贤的阅读中,不断激发自己的内省与思考。

  三是在“悦读”上下力,情理交融。读经典,是一般性地浏览,还是用心用情去品味,大不一样。作者说,自己“夜深人静,经年累月,口不绝于经典名文,手不停于思绪心得,于是成就了《品读国学经典》”。作者倾注其间的情感脉动跃然纸上。在作者笔下,品读韩非子《说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心里会有压力,脊背时时感到发凉”;品读《谏逐客书》,“不能不为文章鲜明的观点、恰当的身份、严密的逻辑和优美的文笔所折服”;品读《报任安书》,“不仅为司马迁所受的宫刑和屈辱感到痛心,而且为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意志毅力所震撼,更为司马迁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问和诠释击节赞叹”;品读《岳阳楼记》“最让人震撼的不是优美的文笔和壮阔的景观,而是范仲淹崇高的品质和精神”等等。正是有了这样深切的阅读,仿佛“今人似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全书文字方有了情感的张力、生命的灵性,从而充盈了起来,生动了起来,鲜活了起来。《品读国学经典》文采斐然,作者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使本可能艰涩的阅读变得轻松酣畅,既能作案头常备的资料,又能作枕边时置的佳作,让读者在这一本书中得以感受诸多传统名篇的神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