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无边的繁茂(汪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22日11: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汪 政

  从参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134部(篇)作品看,它们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近年来文学研究与批评的状况与成绩。概括地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批评家们保持着巨大的理论热情。不管在任何时期,文学的发展都取决于创作与理论的共同发展。批评家们是否响应现实社会的召唤,是否对变动的文学情势作出理论的响应,是否以创新的勇气不断提出理论话语,常常是一个时期的文学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志,也是一个时期文学理论自身建设成功与否的尺度。从参评作品看,理论批评工作者在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注重从中国当代社会变革对文学的影响、从中西文化与文学的对话和交流、从新媒体对文学格局的改变、从审美趣味的变化对文化风尚的影响入手,提出新颖的理论命题。在理论研究中,批评家们越来越具有主体意识,力图接续民族文论的传统,注重本土文学经验的归纳与提升,并努力建构具有个人学术风格的话语体系。

  二是对文学现场强烈的介入意识。在参评作品中,有关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的研究和作家作品的评论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不但显示了近年来文学创作斑斓多彩的现实,更显示了批评家们自觉的现场意识,彰显了理论批评关注具体创作的功能。一些新的文学现象及时得到阐释,如底层作家的创作与生存、打工文学现象、地方性写作等等,使文学从不同范围、不同角度得到了阐释,少数民族文学、军事文学、女性文学、青年创作、儿童文学、网络文学等等已经构成了明晰的批评分工。面对诸多现象与文本,批评家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赶赴现场,并且形成了许多批评热点。正是批评家们这种尽职与热情,才构成了创作、批评与接受良性互动的文学生态,也使文学批评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三是批评话语的多样化。理论批评工作者们不仅贡献了理论成果,不仅对具体的批评对象作出了有效阐释,在话语形态上也作出了贡献,从而推动了理论评论自身的发展。很显然,许多前沿的研究方法得以娴熟地应用,学科间的交叉不断产生边缘效应。许多著作显示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丰瞻的学术积累和规范的学术表达。同时,更有批评家显露出自由不羁的批评个性,以生动的文字、感性的意象和抑制不住的激情,使批评同样成为诗意的张扬。

  不能不说到几代同堂的理论评论队伍。从参评作者看,许多年事已高的理论工作者如孙绍振、乐黛云、李衍柱、鲁枢元、袁学骏等等依然活跃在一线,而“70后”、“80后”的批评家已俨然成为理论批评的生力军,如李云雷、张丽军、张莉、夏烈、傅逸尘、何同彬、李学斌、李遇春、邵燕君、徐肖楠、杨庆祥、赵月斌等,都显示了良好的学术训练、理论素养与批评品格,他们的朝气与锋芒让我们对当代批评的未来抱有信心。

  获奖的5部(篇)作品是参评作品的代表,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上述特点。孟繁华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学进行了即时的思考,体现作者一贯的理论兴趣、思想力度和对当代文学历史化的不断努力;鲁枢元的《陶渊明的幽灵》是一部生态美学的厚重之作,借助于西方的“幽灵学”,打通中西,串连古今,使陶渊明的自然哲学获得了当代意义;程德培是伴随新时期文学走过来的资深批评家,《谁也管不住说话这张嘴》显示了他一贯的批评风格,对作家作品体贴入微,表达了对文本生产与接受中参与者的尊重;张新颖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活着〉〈秦腔〉〈天香〉和这个传统的不同部分的对话》为例,不但接通了新文学的传统,而且对传统的两端都作出了解释,聪明、机智,表现出了批评的灵性;贺绍俊的《建议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是一个全身心投入文学现场的批评家的典型文本,它的获奖不仅是对其学术贡献与评论业绩的肯定,也是向一位尽心尽职的优秀批评家致敬。

  这也是一个现场,一个理论批评的现场。在这个现场,我们感觉不到理论的灰色,反而看到了无边的繁茂和充满生气的绿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