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聆听那恳切的倾诉(张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12日09:4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张 伟

  散文随笔集《像树一样生活》是崔美兰的第8本书,是她从鲁迅文学院归来后的新作。一篇一篇地读来,犹如走进深秋季节的田野,灿灿金黄,籽粒饱满,随着阵阵微风,隐约嗅到汩汩禾香。细看庄稼的成色,由衷地为好年景而喜悦。说脱胎换骨,也许有些夸张,但经过鲁迅文学院的度化,得以自我突破和超越,是无疑的。

  在第一辑“文学的出口”里,崔美兰反复地表达出心中的感念。鲁迅文学院,文学的“黄埔”,文学新秀心仪的圣殿。像徐志摩笔下的《再别康桥》一样,怀着一份宗教般虔敬的心情,走进鲁院,接近神圣,施受洗礼。从湖水的倒影,她联想到文学的倒影,“文学的美丽就像湖中的倒影,时刻在脑海回旋着粼粼的波光”。她对两尊鲁迅雕像的观察颇具慧眼。文学馆前的铁塑,“一只眼睛闭着,严肃中有种蔑视,蔑视里有种呼唤”。鲁院楼里的一尊,“慈祥中有种敬畏,敬畏里有种思考”。景仰大师,悉心揣摩,感悟方深。

  《学记》有言曰:“学,然后知不足。”她坦承:“来的时候还自认为会写点东西,走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写下去了。”殊不知,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这恰恰是学习的结果,是进步的起点,是再度提高的驱动力。这厚厚的一大本文字,真真切切地见证了这一点。

  崔美兰不仅是作家,还是文学期刊的主编,这双重身份,决定了她对文学的专业的、深度的思考。经由绕不过的惶惑期,她在跌跌撞撞的探索中找到了文学的出口,而后便是登堂入室。写作不是个人的私事,不是“自我陶醉的文字盛宴”,不是“自我安慰的叙事狂欢”,而是关乎一个民族精神建构的庄严使命。这样的认识,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她发现,文学“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她找到的最好的答案。如此之颖悟,使得她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崔美兰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日常性、平民性,是其作品的基调,不端学者散文的架子,不摆文化散文的姿势。当然,日常不等于庸常。庸众在日常的琐屑中沉沦,作家从日常的烦扰中奋力突围、捕捉诗意,文学的意义于兹得以凸现。写女人的一组文字,是作者自审意识的彰显。读书、修为,加强内在素养,让自己更有气质,作者念兹在兹,跃动着一颗现代女性进取的心。

  《像树一样生活》,她以此篇名为书名,可见其自珍的程度。“喜欢树,喜欢像树一样生活。”一句独立成节,开宗明义。“像树一样生活!树是会站的人,人是会走的树!”亦树亦人,卒章显志,首尾圆合。中间的八节文字,或者化用经典作品的诗意,或者自出机杼,独抒性灵,从不同角度涉笔,从不同侧面包抄,抒情并礼赞树的精神风貌,主人公的性格随之丰满起来。“树总是静默的,以不屈的姿势守望着世界,沉静安闲地成长着。”读到这一句,我头脑中自然幻化出美兰的形象。写怪树林的一节,柳暗花明,节外生枝,摹状悲壮的情境,转出新意。

  诚恳、亲切,倾诉的语调,那一篇篇“读者”体的文字,许多时候,崔美兰写出的是她的心灵独语,是自己跟自己谈心、对话。有时从口吻上看,是在劝慰别人,其实也是在劝说自己,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调制的心灵鸡汤。这让我想起一个禅意故事《盲人掌灯》。山间小道相遇,明眼游僧发现提着灯笼的僧人是个盲人。于是便有了禅味的问答。“看不见,怎么还打灯笼?给别人照亮?”盲僧答道,为了我自己。不解。盲僧反问:你有没有走夜路跟别人相撞的经历?点头。盲僧笑了,因为他一次也没被人撞过。凭借灯笼让别人看见他,从而相安无事。表面上看,是照亮了别人,其实也照亮了自己。看轻世俗的名利,贪恋精神的享乐,我们每个有灵魂的人,不是都这样经常在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吗?特别是人到中年,经历了世事的纷扰之后,都有一个与生活和解的过程。在那份淡然、超然的背后,其实都遭逢过心灵的风暴。阳光总在风雨后嘛。

  崔美兰左手写诗,右手著文,她常常于不经意间团弄出诗的句子,自自然然地嵌入原本就意在寻觅诗意的文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沉淀、凝固。追求哲理性的表达,已然成为崔美兰的个性徽章,哲言隽语如散金碎玉,天女撒花般地洒在文字的褶皱间。她喜用排比,传达她内心丰盈的感受和悟解。有时是借助这种湍急的语流、语势,让她澎湃的激情瀑布般飞流直下。积习成瘾,她还在多篇作品里运用排比段,即以同一语句领起若干段落,铺排渲染,形成节奏。

  我最喜欢“生命如歌”这一辑,5篇写亲情的文字,着实打动了我。我不苟同于小女人散文的命名,从中感受到的分明是博大母爱的光芒四射。职场女强人,回到家里,又母爱满盈,女人味十足,这才是完整的、立体的、可爱的。《生命如歌》绘声绘色地忆述十月怀胎、孕育新生命的全过程,字字句句,非为笔写,而由心血凝成,漾溢着丰沛的母性的慈爱,虽苦犹甜。我尤其激赏第二节的诗性写意。过去从文学作品里读到的,都是“性”的层面的欲望书写,而这一段,是“育”的圣洁,是生命的欢歌。“人类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整个灵魂都酥散起来,醉意浓浓……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骤然响起,声音洪亮、高亢、激越,好似从远古走来,又好像要走向遥远……生命之门徐徐开启,生命的沃土如春天的原野,湿润而芬芳。”“顷刻间,仿佛冰河解冻,百川归海,生命的浆汁一如开江之流,汩汩而来……”在灵与肉的交合中,完成着庄严、神圣的仪式。

  《像爱孩子一样爱生活》,这标题是和读者玩个智力游戏。作品浓墨重彩地书写“爱孩子”,中心词却落脚在“爱生活”。当然,也可以解作“爱孩子就是爱生活”。的确,对于一个无私奉献的母亲而言,孩子简直就是她生活的全部。点点滴滴、琐琐碎碎,那些感人的细节,不是为了写作刻意积攒起来的,而是顺手从过往的一个一个日子里提取的,俯拾即是,一抓一大把。操心、受累,从女儿出生前后的对比中,让人觉见为人母之不易。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伴随着母亲付出的巨大艰辛,同时也换来无尽的快乐。培养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孩子把母亲操磨成熟的过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古往今来,子女为母亲写的颂歌何止千万,其拳拳之心不容置疑,但晚辈对那份博大情怀的理解,总觉不过其万分之一。我更愿意聆听母亲的自述,从这些朴素的话语里,更能掂出这份感情的分量。《女儿的电话》可以看作是姊妹篇,以电话为线索,穿起一串串母女间的深情的故事。孩子一岁多就入园,这是多少职场中人的无奈啊,哭闹、生病,母亲揪心的痛。懵懵懂懂中长大,渐渐懂事的孩子一句温暖的话,足以抵消母亲的劳累、疲惫。中学毕业,女儿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儿行千里母担忧,电话又成了传递母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我不得不重复一句老话,天底下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爱了。絮絮叨叨,婆婆妈妈,深藏着一个爱字。

  从数量来看,崔美兰的随笔多于散文。我倒觉得,她应该多写一些散文,其生长空间也许会更开阔些。议论风生,自有一种潇洒在,但也容易陷入老生常谈的窠臼。随笔大家蒙田、培根者,有深厚的学养垫底,发言才会优游不迫,举重若轻,别有洞见,经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即便博学、睿智如彼二者,时移世易,他们的有些议论,也逃脱不了日渐黯淡的命运,不复如昨熠熠生辉。而叙写来自个我的独特生命体验,生成不可复制而又与读者灵犀相通的文字,更具文学的品质,更能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也更传之久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