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人民大学:今日中国文化失调 旧的被打破新的未建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11日11: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从夏初到夏末,人大送走了她的又一批毕业生,也迎来了她新的孩子。

  进入大学,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今年6月份的2014届毕业典礼上,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在致辞中说:能否有一个“在而不属于”的境界,是大难之事,但却是一件根本的大事。这样一句送给毕业生们的箴言,对于在人民大学校园中学习生活的我们,同样有着引人沉思的深意。

  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关于大学的诸多重要议题中的一个。有人说,大学应当是走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步,大学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零件”,大学应当是一个“微缩的社会”;也有人说,大学应当是超然于世的象牙塔,远离纷扰,脱离社会风气而守望一片净土,大学生应当是无关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或许,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可以用“在而不属于”这样的境界调和,从而各自扬弃,探寻出大学应有的精神内涵。

  大学不可能与社会脱节,这样的分离是无益的,也是荒唐的。读圣贤书,也要闻窗外事,何况是在如今这样信息通达的时代,人无法只生活在自己的窄小“圈子”内。大学之“学”,是汲取学术知识,也是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实现理想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欲明辨是非,应当知道何为是、何为非。所以在大学中,也必是要“在”这个社会中的。

  然而,这个“在”,不是单单的存在,不是没有思考和过滤的接受和适应,而是带着静观的智慧,察人观事,却不与之同流,这种“在”就是“不属于”。

  如今,这样的语句被用来形容今日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失调,旧的被打破、新的未建立。流行文化充斥于各种媒介,急功近利的论调在不同渠道泛滥。大学不是乌托邦,也不是过滤器——言论激烈者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姚国华教授,更是称中国今天的大学缺少真正的大学理念。在这样的现实中,这种“不属于”的远离,在当下更是显得格外重要。大学教育不应是把人教育成“有用的人”,而是把人教育成独立的、完整的人,不是打造统一的标准化的“人才”,而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

  “不属于”的静观者有着对流行色的警惕,不被大众意见的洪流裹挟,不需要所谓的权威、媒体或者谁代替思考;“不属于”的静观者耐得住寂寞,热闹的广场上往往真理遁形,群体思维下的妥协往往走向理性的对立;“不属于”的静观者有调节失调文化的智慧,这种智慧孕育在大学中,孕育在读书中,也孕育在读人中。

  人民大学不缺少保持清醒的静观者,孙郁教授称他们的奇迹是人民大学“精神逻辑的伸展”。而对于我们,这篇送给毕业生的致辞带给在校生们的思考和指引,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最后,还需谨记孙郁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的鲁迅先生的精神遗训:当下的要义“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但是,“我之所谓生存,不是苟活,我之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我之所谓发展,不是放纵”。

  原标题:察人观事却不与之同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的迎新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