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荒原问道(邱华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10日10:48 来源:甘肃日报 邱华栋

  徐兆寿的长篇小说《荒原问道》,涉及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追寻、放逐、发现、成长、磨砺和内省,是不多见的“精神性长篇小说”。小说内有金戈铁马,有历史批判和情景再现,有人的精神的远游和成长,品质高远辽阔,是某种只有西北的天高地阔的环境里才可以产生的作品。而徐兆寿恰巧就是能够写出这样的精神性长篇小说的作家,他多年来身居大学中,但却常常眺望远山、大漠、黄河滚滚,心性、心境和胸怀,是内陆和江南的文人无法相比的,这就决定了这部小说的气质和气度。

  从这部小说的开头,我就感觉到了一种气势,一种地理空间、叙事的密度和双线结构的时空交织感。主人公的那种激情满怀的求索,那种在大道不存的年代里的艰苦的追问,都显示了小说的主人公和作者本人的卓尔不群。

  这部小说有着双线的复调结构,塑造了两代西北知识分子的形象,并将之进行了跨越了时代和地域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最近几十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这就是这部小说最迷人的地方,也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小说的第一条线索,讲述了夏好问先生的故事。在荒原上,他对人生及整个世界都进行了深思。在他看来,古老的中医、《易经》等哲学就是有关大地荒原的哲学。夏好问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一个现如今比较少见的、跨越了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这是这部小说非常重要的一个着眼点。

  与夏好问相对应的,是另外一个人物:主人公“我”——诗人、学者陈子兴。他年轻有为,他来到了西远大学,与夏好问相识。他们共同探讨文学与哲学,共同探讨中国文化复兴的问题。小说的这一条线索,就是复述“我”的经历。“我”恰恰是一个来自于乡村的农民的儿子,出于对农村的逃离,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在“我”的经历中,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从城市里来的文清远,另一个也是从城市里来的漂亮的英语女教师黄美伦。他们使“我”开始认识城市和文明,并且向城市学习。但文清远在十三岁时突然失踪,不知去向,而“我”与黄老师相恋。恋情败露后,“我”自杀未遂,黄美伦也突然消失。此后,“我”来到城市,来到北京读大学和研究生,谈恋爱,并且写诗做学问。在这期间,“我”倍尝城市文明对土地文明的歧视。导师洪江是做先秦文学研究的,把陈子兴当儿子一样看待。洪老师也致力于儒学的复兴,后期带他去参加过好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使他大开眼界。在读博士期间,他又跟随其博士生导师王思危参加了很多国际哲学会议。在这些经历中,他反思了城市和西方文明带给人类的种种问题。

  就在此前,好问先生突然莫名地失踪,消失于大地深处。秋香和他都在追查好问先生失踪的原因。就在追查中,他发现了黄美伦,于是,他们旧情复燃。就在他们准备一起生活时,黄美伦到藏区去做基金会的一项工作,正好当地发生了大地震。她死于地震中。而在此前后,“我”的两位导师都先后亡故,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就在“我”精神委顿之时,清远出现了。他原来跟随了一位佛教大师远赴海外。他也成了一位致力于世界和平的使者,他还力图想使众教合一,使人类和谐地生活下去。他对“我”进行了精神上的鼓励,“我”终于振作起来。

  最后,陈子兴去了希腊孔子学院。一方面是把他的爱人的骨灰撒遍世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复兴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将中国文化传扬给世界。

  小说就是如此将夏好问和陈子兴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求索和现实遭遇,细密地交织在一起,其命运的跌宕起伏,精神的洗礼和挣扎,映衬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个时代的喧嚣和波澜起伏。小说的叙述语调和空间结构明澈大气,透彻心扉,感情浓烈质朴,非常吸引人。小说中的其他众多人物形象差异性很大,层次丰富,使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荒原问道》因此而成就了一种精神性的长篇小说。这类小说过去在欧洲较多见,比如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荒原问道》将这一文学品种带到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脉络是如何在知识分子的命运中铸造的,因此显得卓尔不群。

  通过这部小说,我看到了现实的荒原以及人内心的荒原,是如何互相映照,并显示出走出荒原的可能,以及期盼大地葱茏的愿望。而在现实的荒原中生存、在精神的荒原中行走并问道,是这部小说要表达的目标,这也是我特别喜欢这部小说的理由。

  (《荒原问道》,徐兆寿著,作家出版社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