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少年人文读本》:有深度的对话(刘绪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10日09: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绪源

  前些天,和一位很著名的小说家闲聊,他是儿童文学界老前辈,80多岁了。谈到该给儿童推荐什么书,他可真是语出惊人:“我不认为儿童都要看儿童文学,我推荐的都是成人读物。”

  我觉得他比我大胆直率,其实我也有一些和他相近的想法。儿童是分阶段的,我以为,在童年期和小学低年级,应多让他们读儿童文学;从八九岁起,成 人文学、儿童文学都可以看,文学以外的各类杂书也应该看;进入中学阶段,应以读成人文学为主了,也可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儿童文学,但中外名著中的大部分作 品在这段时间都可涉猎——这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读书时间”之一,错过了就没有了。

  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儿童文学之亲切、浅新有趣、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是成人文学所没法比的;尤其是低幼阶段的儿童 文学,那种充满奇思妙想、最能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作品,更是成人文学所不具备或很少有的。但现在,儿童文学中似乎出现了一种“讨好模 式”,无论多大年龄的儿童,作家只一味讨好,要把故事说浅,要把内容调得稀薄,口味要甜,笑料要多,纸要白,字要大……谁读过张天翼童话《大林和小林》, 谁就会明白这正是他所讽刺的对大林的培养法,后来大林成了很没出息的人。儿童在7岁前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计算阶段”,那是一个玩的年龄(可惜现在并不让 他们好好玩);7岁以后则到了“具体运算阶段”,理性生成,可以接受教育了,思维复杂起来了,审美中的理性渗透也不再是问题了。到这时,还只让他们读“有 意味的没有意思”的作品,这就像强使学龄前儿童接纳理性思维的教育一样,也像让四五岁的孩子再唱“我是好宝宝……”不仅别扭,也将使孩子失去许多美好的东 西,而有些失去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这种“讨好模式”,我是否定的。我以为多读儿童文学之外的好书正可补其不足。

  2012年秋,明天出版社的徐迪南到上海组稿,希望我能给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孩子編一套“少年人文读本”,让他们看一些比较“深”的东西。这和 我上面的想法正好合拍。她很巧妙地动员说:“回想一下自己怎么成长的,把你读过的好书、好文章推荐给今天的孩子,用你的亲身经验来帮孩子们作选择,看能不 能编出一套有个性有深度的书来……”我被这话打动了。

  当时,我的眼前还浮现了一套小时候读过的书:《青年修养通讯》。我大概是在念初一时读的,那时读得如饥似渴。这样迫切专注的阅读,此前只在读福 尔摩斯和武侠小说时有过。为什么会那般急切?因为需要。到那个年龄,人已经有思考的需要了,年轻的心开始面对人生,青春期的寂寞和迷茫时时袭来,所以,非 常需要深度的对话。那时常说,“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形成的时期。”看来是对的,人的世界观就是在那个年龄段形成的。但那时的书都只发出相似的时代的强音, 没有个人的与众不同的声音。到我念完初二,“文革”开始了。那些书中的不少观点,正是通向“文革”之路的,也就是说,是缺乏人性之真的,是极左的。但“文 革”更极左,“文革”一来,那些谈修养的书也都成了“毒草”。随后,我们进入了没有书读的岁月……

  现在,要是围绕少年们所关切的话题编一套文章和作品的选本,那我想,这里既要有时代的声音,也要有个人的声音,要有我对时代和人生的独立思考, 并且还要能激起少年朋友的独立思考。我要把这几十年里有关时代与人生的阅读和思考,如实地告诉今天的少年们。我要尽可能在书中保存更多“由经验得来的老实 话”。

  2013年夏天,我放下手头各种工作,全力以赴编这套书。我把我所认为少年们正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终将面临的话题,分为三类,最后形成了这样三本书——

  第一本《见识》,这是离他们相对遥远的话题,但从现在起,有些他们已在严重关注。内分五题:见识一种美文;见识爱情奥秘;见识人的潜意识;见识当年责任心;见识中西文化差异。

  第二本《不要怕》,是谈少年读者最为切近的话题,但有些恰恰是他们平时不愿涉及的(就如《见识》一书所谈到的被放入“潜意识”中去了)。共分六题:不要怕告别和消失;不要怕艰难生存;不要怕孤立;不要怕“分裂时期”;不要怕内心里的不情愿;不要怕怀疑和想象。

  第三本《喜欢》,这是今日理想状态的少年所需涉猎的各个方面,也分五题:喜欢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喜欢读书;喜欢艺术;喜欢科学;喜欢独立思考和平等探讨。

  我以为,对于每个少年,这三个层面的思考都是需要的——远景、近景、当前的理想状态。这都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思想的成熟。

  其中有些话题,不看到书可能不好理解。比如,“见识一种美文”,我指的是胡适、吴晗、林汉达那一路清浅明白的文章,朱自清、吕叔湘、费孝通、季 羡林等文章大家,乃至艾思奇、邓拓、胡绳等等,其实都是这种文风的继承者。这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不朽成果,在明白如话的文字中,其实仍有高低雅俗之分。这 样的文章能作非常细致的感性描摩和非常深入的理性分析,这是笼统的文言所达不到的。近百年来,这种高水准的清浅已成为中国文章的“底色”。中小学生正值青 春年少,多喜欢华美奇崛的文章而不会喜爱平淡的风格,但让他们了解这一底色,做到“心中有底”,对他们今后的中考、高考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对将来撰写学 术论文时打破现已越演越烈的“学术八股”,也会有好处。我编书时,是暗暗将一些美好希望寄托在今天中小学生身上的,我希望将来五四以降的文章传统不会像今 天一样凋零,枯燥乏味蛮不讲理或满纸概念言不及义的文章能不再像今日一样泛滥,这就需要让今天的孩子早些接触真正的好文章,也能对美文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在“喜欢独立思考和平等探讨”、“见识中西文化差异”、“不要怕怀疑和想象”等话题中,也都寄寓着类似的美好希望。而“不要怕艰难生存”,则是专门针对中 学生自杀问题而编的。

  本书所选作品,也突破了一般选本的框架,或浅或深,十分驳杂。这里既有似浅实深的童话(如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和汤汤的《假如还有三分 钟》),也有虽比较艰深但不难读懂的学术文章(如费孝通之论爱情和庞朴之论中国文化精神)。各类作品和文章围绕一个话题串起来,读时由浅入深,由此及彼, 会有一种融会贯通的乐趣,也能引发小读者自己的思考。我还有意识地将一些现在已不常被人提起、但却十分优美可读的佳作选入书中,我相信它们会给小读者带来 有意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比如,在“见识当年责任心”这章中,我想让今天的少年们知道,他们现在身上较为缺乏的责任心,在他们父辈当年,却是扎扎实实地拥 有着的,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东西,是今后工作、生活所必须拥有的。我所选的,是三位大作家的三个短篇:艾明之的《群众丙》、陆文夫的《葛师傅》和汪曾祺的 《羊舍一夕》。这都是“文革”前“十七年”的作品,但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好的小说。在“喜欢科学”这章中,我选了达尔文的回忆录、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和日 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谈科学发现的文章,还有关于“李约瑟问题”和“爱因斯坦问题”的探讨,这些文章又深又好看,一个中学生只要静下心来还是能看懂的;要是 拿给成人科学爱好者看,他们也不会觉得太浅。我想,这就是本书的追求了:不是只给孩子讲一些浅道理,把深的都抹去;而是尽其可能把道理讲浅,但深的部分将 仍在其中。所以,读这套书如有所获,那所获很可能就是终身的。

  在16个话题前,我都精心撰写了“编者的话”。我希望这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真诚的对话。这里且节选一段,取自《不要怕》一书中的“不要怕‘分裂时期’”——

  什么是“分裂时期”?这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创造的词汇,但又和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当一个人渐渐长大,他的人生会面临一个突 变的时期。在这之前,大家把他当作孩子,他也把自己当作孩子,不管家庭环境多么不如人意,他总还是在“温室”里长大的,父母和大人们总是尽其可能呵护孩 子。可是到了青春期,他不愿再被当作孩子了,他的眼光越来越锐利,他能看出成人社会的种种虚假、不公、黑暗,他也从父母、师长的言行中看出了哄骗自己或不 够真诚的成分,这种惊讶、怀疑和愤怒积累多了,压抑久了,一旦遇上内心不平的契机,他就会爆发,会反抗,甚至会一发而不可收。这时候,他的眼光是偏执的, 他所看到的黑暗面是夸大的,因此,他的反抗也是盲目的、过分的,却又是不易平息的。

  别林斯基是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引出这个概念的。这个剧本写的是丹麦宫廷里的一场争斗:哈姆莱特王子从国外留学归来,宫中的一切 都变了,父亲奇怪地死亡,叔父继承了王位,母亲改嫁给叔父了,当晚,父亲的亡魂托梦给他,说自己是叔父杀死的,要他为父报仇,扭转乾坤……他承受不了这样 的变化,也不肯相信这样的现实,于是半疯半傻,拖延不决,并在“活着还是死去”、“行动还是不行动”的意念中痛苦徘徊。西方文学史上,对这一人物,各种评 述多到汗牛充栋,但别林斯基独具慧眼,一下子抓住了这个人物的最重要的特性——这正是一个身处“分裂时期”的青年的典型。别林斯基有几点说得极为精彩。 如:“一个人精神越崇高,他的分裂就越是可怕……”这里的“崇高”指的是童年时期的精神状态,这不难理解,因为越是幸福和充满信赖的孩子,一旦信念崩溃, 那痛苦必然是加倍的。还有一段,意思正可相接:“这种心情是精神幼年时期的心情,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裂;这是一切正派的人的共同的不可避免的命运;可是, 通过内心斗争和自觉,摆脱不和谐的分裂而达到灵魂的和谐,却仅仅是优秀的人的命运。”他告诉我们,在经过“分裂时期”以后,大多数人的这种“精神崇高”不 复存在,孩童时代的单纯美好的心境一去不返,过去几乎都是“崇高”的孩子,此后则大多成为庸碌之辈,而只有少数优秀的人,才会在走出“分裂时期”后,仍然 并更为崇高——这时的崇高才是真正的崇高,因为此中已经没有了童年的虚幻。别林斯基的论文很长(长达七八万字),我们只能从中截取两段,请少年读者“尝鼎 一脔”吧。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说《家庭女教师》,是“分裂时期”的又一极好写照。作品中的两个小女孩才十一二岁,她们的“分裂”提前到来了,因为她 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惊人的内幕,她们儿时的心灵被轰毁了。正如作者所写:“她们现在已经不是在为她们的小姐而痛哭,也不是在为她们从此失去了父母而痛哭, 而是一阵猛烈的恐惧震撼着她们。对这个陌生世界里可能发生的一切,她们感到害怕。她们今天已经心惊胆战地向这个世界投了最初的一瞥。她们现在已经踏入的人 生,使她们望而生畏……”

  但我们知道了“分裂时期”的概念,并不是为了“生畏”,而是要更好地把握自己,既不害怕这样的时刻到来,还要能够自觉地走出“分裂”,重建内心 的和谐。虽然别林斯基说“通过内心斗争和自觉,摆脱不和谐的分裂而达到灵魂的和谐,却仅仅是优秀的人的命运”——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这样的作秀的人 呢?

  今年六一前夕,三册《少年人文读本》已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希望这样的书能成为桥梁,让今天的孩子们在踏上桥身的那一刻,就眼界大开;跨过这桥,他们能接触到许许多多大作家、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和大思想家,从而进入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今天的少年不应躺在“讨好模式”的童书中浑噩度日,他们正在长大,他们应自觉迈向人类精神的高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