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英雄铁肩担道义——关于《民族魂——东北抗联》(张四季)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4日10:48 来源:吉林日报 张四季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核主要表现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和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英雄铁肩担道义

  ——关于《民族魂——东北抗联》


    城墙砬子会议(国画) 城墙砬子会议(国画)

  《民族魂——东北抗联》一书,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和直接指导下,于2014年8月末出版发行。笔者有机缘先读此书。作为一个出版人,深感此书高端大气,可藏,可读,可赏,可传,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修史以信,立传贵诚。有论者说,从《民族魂——东北抗联》一书中,“可以认知东北抗联的历史是义勇史志、苦斗史记、奋战史篇、英雄史诗。”此言不虚。这本书全景式地记述了东北抗联14年不屈不挠抗日斗争的艰难历程,是一部东北抗日战争简史,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无论是作者的选用、资料的取舍,都体现了编者为民族修史的严谨态度和为英雄立传的真诚情感。

  本书选用作者极为慎重,作者阵容强大。八个篇章的撰稿人,无一不是大手笔。第一章作者徐焰,解放军国防大学二级教授,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第二章作者孔令波,《东北抗日联军》主编,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全国近现代史、二战史、抗战史学会会员;第三章作者李倩,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撰写《东北抗日联军》等8部著作,并发表论文30余篇;娄晶,省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已发表论文50余篇;第四章作者王宜田,省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东北沦陷史》编委;第五章作者沈燕,伪满皇宫博物院研究员,有《伪满遗址》等专著多部,发表论文80余篇;第六章作者李茂杰,研究员,《东北沦陷史》常务主编,有相关专著2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58篇;第七章作者赵俊清,黑龙江省党史研究室研究员,著有《杨靖宇传》《赵尚志传》等;第八章作者程舒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著作等身。上述作者,浸润该领域多年,专业攻史,治学严谨,且笔下修养不俗。

  本书史料选择严谨、客观,且信息量大。不完全统计,书中使用各种历史照片达550幅左右,包括人物、驻军遗址、武器、旧战场和重大事件现场,其中百余幅图片属首次披露,极为珍贵。选用文件影印资料近130份,当时地图、战场态势图30余份,包括日军九一八占领沈阳的通告、写给冯占海的劝降信、伪满《盛京时报》中“磐石共匪杀害良民多人当局决计讨伐”的颠倒黑白的报道,等等。既印证了日军侵华的如山铁证,又从侧面反映了我中华儿女不屈服的顽强抗争精神。更有对50余人的现场采访资料,被采访者或是专业历史研究人员,或是有亲身经历的当地百姓,或是抗联英雄的后人。他们或以翔实的史料、或凭惨痛的经历、或通过刻骨铭心的记忆,追缅英烈,抚念思昔。朴实的口述语言,极具真实感和震撼力。该书高水平的作者,丰富客观的史料,严谨的态度,保证了一部信史的含金量,足以使其与诸多高文典册并肩而不逊色。

  立意高远,朴实大气。杨靖宇将军的故事、东北抗联铁血抗争的英雄事迹,大家都知道,东北人更是耳熟能详。今天出版发行《民族魂——东北抗联》,绝不仅仅是讲述在东北白山黑水间,一群英雄的中华儿女爬冰卧雪抵御外侮的传奇故事,更不是如同一个受伤害的怨妇祥林嫂,在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的冤屈。书扉页的背面有两句话:一段历史,光耀汗青,超越了时间;一种精神,历久弥新,润沃了黑土……点题式地提出本书的立意,但是,留下了一个悬念:怎样的历史?一种什么精神?该书封底有一句话作为呼应,明确地给出了答案:14年铁血春秋,铸就不朽抗联精神!一说明抗联精神来自14年的铁血奋争,二说明抗联精神有现实意义而不朽。由此,该书取名《民族魂——东北抗联》,不但其高远的立意顺理成章,而且大气磅礴。阅读过程中,读者时时感受到,该书编者不忘历史、着眼

  当下、关照未来的赤子情怀和深邃思考。

  今天,回顾抗联14年的历史,在于历史的苦难和辉煌不能忘记,日军侵华罪恶不容抹杀。该书的大气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在讲述东北一隅,东北抗联一支军队的事迹,而是把东北抗联的事迹纳入到全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视角中,正告军国主义的罪恶和阴魂不散,义正词严地维护二战以来的国际

  秩序,警示意义很强。同时,立意于东北抗联精神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其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东北抗联将士们,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啊?杨靖宇,河南省确山县人,1929年春由上海派往东北;童长荣,安徽省湖东县人,考取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任河南省委书记;赵尚志,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李兆麟,私立华北大学学生,1932年被派回东北组织抗日军队;周保中,云南大理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留苏……抗联中的核心人物,中共党员,他们大多受过较好的教育,不是衣食无着的穷苦莽汉。以他们所受的教育,当时即使不能出入于大上海的灯红酒绿间,留连于南京的达官权贵中,至少逃亡后方,远离战火,过上渔读耕樵的日子还是可能的。可是,他们偏偏就在林海雪原中,在饥寒交迫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寇浴血奋战,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而不退缩,甚至他们明知进行的是有生之年看不到胜利的斗争,也一往无前。为什么?这是什么精神?书中序言给出了答案: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核主要表现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和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英雄们敌后抗战,既没有实力,更不会得到实利。他们不讲这些,只讲应不应该。只要义所当为,不惜以卵击石,宁愿做投火的飞蛾。先贤所谓勇,不就是义所当为而视死如归吗!他们崇尚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伯夷叔齐手无寸铁,傲然站立于大道上,阻挡伐纣的千军万马;荆轲刺秦,心知去不归,提剑出燕京;田横不降,横剑自刎,500壮士慕其高义,蹈海赴死;唐张巡,率7000将士抗12万叛军,里无粮草外无救兵,食尽树皮鼠雀,坚守10月,城破而死;宋文天祥以招募两三万之众抗蒙古数十万虎狼之师,兵败被俘,唱零丁洋,慷慨赴死。千百年以来,后人为他们建祠修庙,树碑立传。汇聚一缕缕英魂,沛然于天地间,生生不息,是担当,是忠义,是浩然正气。杨靖宇、赵尚志……东北抗联的将士们,民不畏死,共赴国难。守住的,是我们民族的根,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魂。所以序言中说:东北抗联精神是一面理想信念的光辉旗帜,是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标志。

  体例新颖,内涵丰富,融汇贯通。作为一部精品图书,除了内容质量之外,其体例设计是否严谨,篇章之间是否有逻辑性而融汇贯通,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民族魂——东北抗联》在体例设计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本书由序、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书序实质上是一篇思想厚重、视野宽广的政论文章,重点在论,在思想性和理论性。既统领全书,也是全书立意的内核,更是全书的总论点。正文是八篇史论文章,论叙兼容,论多叙少。这八篇文章要为总论点服务,不但显单薄,而且会影响可读性。附录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如果简单地附在全书后面,不作为主体内容,结果就散了,且有续貂之嫌。编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把附录统一置于书后模式,把八集纪录片的解说词有机地与八篇史论文章相配合,并穿插附入历史照片和影印资料。如此,则内容融汇贯通,正文弥补了电视作品表现理性不足的短板,而电视解说词和图片补充了文字难以表达的直观形象,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立生点睛之效,颇具匠心,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而且可读性大大增强,全书结构具备了节奏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民族魂——东北抗联》把冷峻客观的史论作品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作品有机结合,大大增加了知识性读物的可读性,使冷面说教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对影视作品改编为图书后如何更有深度,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足以名于当下,范于后世。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英雄的东北抗联,在遭逢亡国灭种民族浩劫之时,应劫而生,他们宁死不辱保家卫国的浩然正气,彪炳千秋。今天,时逢抗战胜利69周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欲燃之际,出版发行《民族魂——东北抗联》一书,褒扬先烈,昭示后人,正当其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