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哭泣的狂欢者(王扬)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9月04日10:31 来源:北京日报 王 扬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俄罗斯)       叶罗费耶夫著 张冰译        漓江出版社出版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俄罗斯) 叶罗费耶夫著 张冰译 漓江出版社出版

  俄罗斯民族有着很有趣的性格,这或许是他们横跨了欧亚两个大洲的缘故。他们一面豁达粗犷,而另一面却又内敛、强调自省。这样的双重性格同样彰显在文艺作品中,使得无论是读来酣畅淋漓、令人不禁热血沸腾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歌颂个人奉献的作品,还是充满哲思与压抑、对个人剖析几近无情的《罪与罚》、《复活》等作品,竟是来自同一民族的创造。

  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的《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同样是俄罗斯文学的代表作,然而它却又是个十足的异类。它既不热情,也不冷酷,因为它书写的只是一个来自小人物的“玩笑”——这个“玩笑”足够风趣,却并不好笑。

  这本书完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但由于其过于强烈的政治倾向,作者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并无意为它在国内寻找一个出版商。1973年,该书在以色列上市,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出版。有趣的是,当它还默默无闻时,竟被北欧某国政府总理推荐给国民来阅读——只不过是作为“戒酒读物”。

  从故事的梗概来看,这本书也着实像是一本对酗酒者的“劝导之书”。酗酒的知识分子韦涅季克特要乘坐火车去佩图什基看望他美丽的情人和他的儿子——他刚刚从一个通讯技术管理局安装队队长职位上被撤职,原因是他把队员们的喝酒情况用统计图表绘制了出来,惹恼了上级部门。他费尽周折,登上了前往佩图什基的火车,可是,因为他的酗酒,他的旅程充满了惊奇,却似乎永远都不能到达他梦想中的佩图什基。

  莫斯科的人们知道这本书已经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事情了。那时候一个叫戈尔巴乔夫的人刚刚上台,并即将改写这个民族,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一本名叫《戒酒与文化》的杂志刊登了经过严重删节的小说《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显然是出于和那位总理同样的初衷。但同时期重要的文艺评论家谢尔盖·秋普里宁却看到了这本书不一样的意义,他从社会的角度探讨了这本小说的创作意图,这才使得这本奇特并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真正找到了它的“位置”——虽然这并不重要。

  尽管颇具天赋,但除了这本作品,作者韦涅季克特·叶罗费耶夫再无其他完整作品存世。后世多称其生性懒散,但倘若仔细读过这本充满了酒精、胡话和后现代的《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作者如此“挥霍”自己才气的缘故,便显而易见了。如果说创作对于书写者是一面镜子,那么叶罗费耶夫,其实根本不愿意在镜子中看见自己。没有人生来悲观颓丧,但也没有人能在现实生活中抛开不公独立成活。世上本有很多路,你只能选一条,但有些故事很悲惨,那就是路再多,你的选择,却已被他人选定。

  被束缚与被压抑是《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隐含的主题。作者选择了自己的名字为主人公命名显然别有深意。而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的旅程,又或许是他曾无数次规划却不得成行的夙愿。那个有天使和糖果,“乌托邦”一般的佩图什基,是在莫斯科“被吓坏了”的“叶罗费耶夫们”唯一渴望的目的地。他亲手书写下自己的梦想,又真的将这一切安置在“梦”的语境之下,使得一切看上去像是一出恶作剧。他是这个故事里的帝王,却又像孩子一样把自己精心搭建的城堡毁掉。他早已不作希望了,只好幻想,才能聊以慰藉。

  对于《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它的“异色”显然与所谓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人是社会的动物,可是反过来,社会却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换言之,在任何社会环境下,人与社会的矛盾不可避免。它要么衍生创造,改变社会,要么书写悲剧。不同的结局,显然与个人并无关联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可以看做是一曲挽歌。再渺小的生命也不愿默默离开,更何况是叶罗费耶夫这样“并不安分的灵魂”。但我更愿意视它为一幕狂欢——压抑与束缚令这个世界看上去冷酷无情,好在我们还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寻觅天堂:

  “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你要知道,在狂欢里的命运,已经无所谓微笑还是哭泣了。

  坐下来喝一杯,说个笑话吧,亲爱的朋友。佩图什基?还早着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